一直以来,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和停放难是居民反映比较多的痛点问题。近日,在街口街道办事处、荔苑社区居委会以及小区物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从化区街口街荔苑社区荔景园小区新一批20个电动车充电桩投入使用。至此,荔苑社区9个充电站点共计126个充电桩24小时不间断“营业”,源源不断地为居民幸福“续航”。
荔景园小区新一批2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投入使用。受访者供图
居民电动车充电需求日益凸显
荔景园小区自2005年建成以来,已发展成为拥有700余户住户的成熟小区。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小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已攀升至两百多辆。原来的2个充电桩站点共计44个充电端口,已经难以满足业主们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
“以前小区的充电桩总是供不应求,很多人不得不跑到外面去找充电桩,再走路回小区,特别麻烦。”荔景园小区居民陈宝珍告诉记者,还有的居民会为了图方便,采取私接电线或将电动车推上楼的方式充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飞线”、抢占楼道、搭电梯上楼入户等违规充电的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了荔景园物业的高度重视。荔景园物业公司项目经理钟浩锋告诉记者,物业联合街口街综合行政执法队、荔苑社区居委会多次对违规充电行为进行劝导和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并加强了对“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但有序管理只能“治标”,有地停车充电才能“治本”。
合理规划增设充电桩 对原有充电桩升级改造
为此,街口街综合行政执法队、荔苑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等多个部门单位,决定从源头上入手,在符合消防安全的前提下,规划出公共空间,增设新的电动自行车棚及充电设施。
2024年3月开始,街口街综合行政执法队、荔苑社区与物业公司深入小区进行实地考察,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就充电桩的安装位置、监控覆盖、距离居民楼远近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在意见征集过程中,虽然大多数住户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住户对充电桩可能破坏园林景观或存在安全隐患表示担忧。为此,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承诺将在不损害树木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空间位置搭建充电桩,并确保安装位置远离居民楼,同时配备水基灭火器和监控设备,确保充电安全。对原有的充电棚,也进行相关的改造升级。
升级后,充电棚配备了水基灭火器。
引入三方管理,收费合理透明
错峰充电有效满足居民需求
今年4月,在街口街道办事处和荔苑社区的指导下,荔景园物业公司成功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小区玉兰阁对面公共绿化区域的假山背后位置增设了拥有20个充电端口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该充电桩的建设无需业主出资,由物业公司提供场地,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建设并运营。
目前,小区内电动车充电桩的收费标准为0.5元/小时,价格合理且透明。新增的充电桩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充电压力。记者在走访时看到,新增的充电桩前停满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我们大家还一起商量,老人家最好选择白天充电,晚上把充电桩让给上班族。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地错峰使用充电桩,我们大部分时候不用跑到外面去充电了。”一位住户表示,在增设充电桩和相关部门的多次宣传劝导之后,目前小区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到家中或楼道内充电、停放的现象也基本消失了。
新增的充电桩停满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信息时报记者 黄林宜 摄
除了荔景园小区外,今年荔苑社区还在托斯卡纳小区、珠光云岭湖小区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项目。如今,荔苑社区9个站点共有126个充电桩投入使用,进一步解决了小区居民充电难、停车难的问题。接下来,从化区街口街将继续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引导社区居委会、物业小区着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辖区小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便捷的生活环境。
【记者 黄林宜 曾文秀】
【编辑 邓菲菲】
部分图片由荔苑社区提供(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