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都市和广袤乡村,是广州的一体两面。当迈向高质量发展之时,这座超大城市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拓展经济纵深,成为“再造新广州”必须面对的课题。
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乡村向城市靠拢”,让乡村成为城市功能溢出承载地,而是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发展强县富民兴村产业,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既让“诗与远方”的乡愁可寄,也让“激情与梦想”的未来可期。
首期《解码“百千万工程”的“广州战法”》,让我们把目光分别投向广州产城互融之地、城乡交织之处、江海汇流之湾,看三种不同的“广州战法”。
普盛海洋牧场6号在广船国际交付。
产城互融之地:将“小单快返”做成全球大生意
一区一策,因地制宜,走特色路,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广州战法”最大亮点之一。
当前,广州正推动将白云、花都、增城、从化四个区打造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将黄埔、番禺、南沙三个区打造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将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四个区打造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让11个区各展所长、各显其能。
若问番禺南村镇的“产业基因”是什么,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也许是希音。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个全球服装产业链的重要基地,会发现中小服装生产制造企业“铺天盖地”,让“小单快返”模式的顺畅运行。这个故事里,不只有希音。
希音是全球千亿级快时尚龙头品牌,落户在南村镇长隆万博。跳出服装看服装,南村镇将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与信息科技、跨境物流等产业结合,以科创驱动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如今,在龙头牵引下,数千家本地制衣厂与知名互联网平台如欢聚集团、百果园等,跨境物流企业如嘉诚物流等形成较完善的跨境电商全产业链,打造出南村镇时尚产业“出海”强势领域。
南村镇是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做强做优特色镇战略的缩影。“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南村镇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锚定“时尚智造 数字商贸”创新创意特色镇战略定位,引领先进制造、时尚产业、跨境电商等重点业态高质量集聚,助力番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
目前,南村镇已培育经营主体超6万家、“四上”企业773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其中海大集团、希音公司已达千亿级别,时尚服装、建筑、商贸、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业形成百亿级规模。2024年,南村镇获评赛迪顾问“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榜单第20名,为全市排名最靠前的建制镇;2024年前三季度,南村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9.34亿元,同比增长3.9%,总量和增速均排名全区第一。
新的故事仍在书写。南村镇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系列行动,推动世界级商圈万博商务区与广州体量最大的旧村改造项目——里仁洞村旧改连片开发,培育打造长隆万博现代化都市圈,通过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同向发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向全国高水平产城融合样板迈进。
城乡交织之处:村里建起早“研”晚“游”的3A级景区
目光再投向城乡交织之处。位于白云区人和镇的清河村,何以成为广州市“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也许走进这里的人和园乡村振兴农业观光园(以下简称“人和园”),你就会明白。
白天,这里是集体研学好去处。近年来,人和园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少军、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周少川成立院士专家工作室,建设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提高农田生产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随着人和园二期建设推进,周少川水稻研发基地、智慧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和院士林、月季园林等项目渐次建成,人和园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创新农业项目的“试验田”,也成为不少学生了解农业科技的户外课堂。
夜晚的人和园则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唐风夜宴灯会”等主题IP,“时光之旅”“光影艺术展”等夜间文娱场景,吸引游客络绎不绝前来感受“夜精彩”。村园联动下,园区年带动清河村超500户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590万元。目前,人和园3A级景区建设已顺利完成验收,未来将继续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科技+农旅”新业态。
地处流溪河畔,毗邻白云机场,清河村立足本村优越的区位优势,打造产村人文聚合的典型村,更以人和园为平台,探索出早“研”晚“游”、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不只有人和园,升级蝶变的人居环境“颜值”更高。直面环境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人和镇、清河村以典型社海唇社、草地社为核心圈,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如今,5个村庄公园、16个“四小园”星罗棋布,126栋农房外立面焕然一新;对有近百年历史的96栋青砖屋,则以修旧如旧的方式整修;6条巷道重新铺设鹅卵石,青砖、白墙、黛瓦、金稻,描绘出一派岭南田园诗意风光。走下流溪河堤,只见原本遮挡视线的杂草乱林被全部清理移除,开阔的滨江水面跃现眼前,让清河村的绿水青山触手可及。
村里建起3A级景区,是广州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缩影。今年国庆假期,广州接待乡村游游客超648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45%,诗与远方就在眼前,城市与乡村不再遥远。
江海汇流之湾:于大洋深处拓宽产业天地
江海交汇处,奔涌向未来。南沙,不仅是被国家赋予重大战略使命的平台,作为广州唯一的出海通道,它的海洋资源禀赋优越,也为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了独特的助力——来自海洋的新质生产力。
这里有大海深处的“药库”。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达,但人们也许想不到,海洋也是个“大药库”。近年,由南海海洋所主导的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科研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市场应用。该所研究员透露,南海海洋所储备了一系列具有成药前景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如具有减肥功效的洋橄榄叶素、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非典型角环素等,其中多项成果与企业合作进行系统成药性评价研究,3-5年内有望申请临床试验,为广州乃至全球的医药健康产业贡献“蓝色力量”。
据悉,南沙的海洋科创平台体系被称作“1+2+N”。其中“1”是指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2”是指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和国内首艘超深水科考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梦想号”(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领域重大装备建设迈出关键一步);“N”是指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N个大院大所。
“普盛海洋牧场6号”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
这里还有海洋之上的“牧场”。
今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广船国际所属文冲修造建造的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6号”在南沙命名交付,与前期建造的“普盛海洋牧场1号”“普盛海洋牧场3号”共同助力渔业发展“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为全省发展海洋牧场提供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支撑。目前,南沙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水产养殖面积超10万亩,现有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家、省级良种场2家、市级良种场8家。
建立全球海运骨干网络、打造高端船舶与海工产业集聚区、培育邮轮旅游经济新增长点……南沙的“海洋+”,还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如广州立足各地“百千万”特色,打出“百千万”招式,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沙慧谷超级堤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刘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