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广马周日开跑!医疗保障组重要提示:有这些情况者,不建议参赛
2024-12-05 18:10:27
广州日报新花城

2024广州马拉松将于本周日(12月8日)鸣枪起跑。今天,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2024广州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培训班上了解到,本届广马赛事医疗保障团队以“固定+移动”的模式为参赛者保驾护航。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提醒参赛者应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赛前充分评估自我健康状况,心脑血管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赛前两周内曾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等,都不建议参赛。

“固定+移动”模式开展广马医疗保障

参与本届广马赛事医疗保障36家医院的固定点医疗队员、50名骑行移动救护员、急救跑者以及120指挥调度人员等420余人参加了培训。市体育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等院前急救专家们就2024广州马拉松赛赛事安排、运动性猝死的防范与急救、通信对讲机的使用讲解与模拟训练、骑行移动救护员分组技能操作培训等内容开展理论授课和技能操作训练。理论授课和技能操作训练后,参与赛事保障的固定点医疗队员、骑行移动救护员和指挥调度人员前往马拉松赛道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各医疗点的设置情况,并在现场开展了医疗保障流程培训。


培训现场

据了解,为做好2024广州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按照市卫健委统一部署,以“固定+移动”的模式,全力做好赛事期间医疗急救及卫生应急保障工作。成立了广州马拉松赛应急抢救专家组,7名业内专家负责现场指导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按照从起点到终点先疏后密的原则在赛事全程共设立41个医疗点;赛事区域配置固定救护车36辆,配置移动随跑救护车1辆。由各医院遴选具有急症抢救经验的医生50名组成骑行移动救护员,每人配备1辆电动自行车,背负包括 AED、面罩在内的急救设备。

另外,在赛道上每100米安排1名辅助医疗志愿者,便于及时发现紧急医疗情况,并与骑行移动救护员对接。作为整个救治体系的重要补充,40多名具有马拉松赛经验的急救跑者参与在运动员中,根据事先设定的不同配速,在赛道内分段移动,便于及时发现紧急医疗情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比赛前两周内感冒发热腹泻等不建议参赛

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提醒,马拉松赛作为一项极其考验体力和毅力的运动,参加比赛要做好充分准备,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跑者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特别提醒的是,跑步的最终目的是生命的健康,参赛者应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自我健康状况评估。赛前参赛者必须时刻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关注赛前突发的感冒、发热、病毒性感染等疾病。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或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者,赛前一晚大量饮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者,都不建议参赛。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既往病史:包括但不限于冠心病史(尤其是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史及猝死家族史等。

跑者应该确保自己符合组委会参赛办法中的健康要求:

1. 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选手个人承担责任。组委会要求所有参赛者12 个月内通过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主要包括血压、常规心电图或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运动平板试验(三项之一即可),如血压过高或心电图明显异常(例如显著心动过缓等)需加做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不能互相代替。请参赛者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长跑运动,才可报名参赛。

2. 须在领取参赛物品前提交由本人签字的《健康安全责任承诺书》。

3. 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不建议参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如果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者;

(6)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7)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或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者;

(8)赛前一晚大量饮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者;

(9)患有呼吸道或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10)服用或使用精神类药物者;

(11)患有肾功能不全;

(12)孕妇;

(13)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资料图

赛前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

在做好自我健康状况评估的前提下,赛前建议从体能、装备两方面做足准备,并做好开跑前的热身与拉伸。

体能储备

训练不过度,张弛有度。赛前进行系统锻炼,通过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和强度,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同时,注意饮食调整,赛前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确保身体有足够的糖原储备,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的支持修复同样重要。

装备准备

合适的装备是跑马的基础,一般轻量化原则,精简装备。

热身与拉伸

赛前热身很重要,能帮助身体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减少受伤风险。

资料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