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展览馆、岭南园林、创意街区……广州老建筑活化利用火热“出圈”
2024-12-05 17:42:23
信息时报

近年来,广州一批历史建筑、闲置空间经过活化利用打造成为文旅商融合空间,为广大街坊游客提供观光游赏、感知历史、认识广州的好去处。记者走访广州多处场所,探寻不同类别的空间在活化建设后的新变化,展示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新图景。

文化引领促更新,活化利用出新彩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亮丽名片。记者走访发现,海珠区怡乐社区、越秀区广九铁路纪念园、荔湾区锦纶会馆以文化引领城市更新,通过老旧建筑的活化利用,为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捡来的博物馆”

记载广州城中村岁月变迁

走进海珠区怡乐路怡乐七巷,一栋外墙贴满铝制门牌的小屋格外引人注目。透过门口的告示牌了解到,这间被称为“捡来的博物馆”展示着艺术家陈洲和张晓静16年来从广州多个城中村捡拾到的生活物品。


海珠区怡乐社区“捡来的博物馆”。

2008年,学习美术专业的陈洲和妻子张晓静从国外回到广州。闲暇之余,陈洲喜欢到大学城城中村里闲逛,也正是在这里开启了他的“回收之旅”。之后,他和妻子来到林和村、杨箕村、笔村等城中村,在关注城中村拆迁的同时,也从这些地方捡拾各种镌刻着生活印记的物品。“至今为止,我们从城中村收集的门牌有7000块。这些地址不同、颜色不一的牌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像官禄巷、潜龙里、接云大街等路名,背后有许多值得探究的文化和故事。”陈洲说。


博物馆门口贴满捡拾的废旧门牌。

2023年,陈洲与张晓静获悉广州公益慈善书院正在策划社区共建项目。双方一拍即合,找到怡乐社区一处闲置的老旧空间,合力将其打造成为展示广州城中村物件的展馆,并将捡来的2100多块门牌贴在场馆外墙。今年初,“捡来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游客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在观展过程中了解广州发展历史,领略羊城的岁月变迁。林和村的出入证、广州农民粮油供应证、燃气供气牌、餐票……博物馆内,一件件老旧物品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凝结着街坊们的宝贵记忆。

不少在广州生活、工作过的街坊也将自己觉得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捐赠出来。“这块布料是在康乐村从事布匹行业人员捐赠的,是他们自主设计的布料花样,至今已有快20年的历史了,见证着来穗人员在广州打拼、扎根、成家的历程。”陈洲指着柜子里的展品介绍。

广九铁路纪念园

绿皮车厢里的铁路记忆

地处广九火车站旧址的广九铁路纪念园,被评为“广州最具创意的口袋公园”。2016年,广九铁路纪念园建成并对外开放,时隔多年绿皮车厢再回旧址。园内放置了旧式“建设型”蒸汽机车和两节绿皮车厢,还原了当年广九车站的场景。

2024年,广九铁路纪念园经过翻新改造再次与公众见面。“园区绿皮车厢内陈设有当年的《行车时刻表》,园内还以石刻的方式再现《广九铁路路线全图》。车厢里还会定期更新主题展览,打造了餐吧,让游客重拾当年‘广九餐车’的记忆。”纪念园运营方负责人郭小敏说。


绿皮车厢营造复古怀旧氛围。

记者来到广九铁路纪念园,走进绿皮客车车厢,这里正在举办大湾区旧照片展览,生动展现了若干年前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和生活场景。车厢另一侧,用照片记录了广九火车站的发展历程。另一节车厢里,保留了旧时火车上的座椅,并设置了文创展示区域、港式餐饮区域,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美食、订购火车元素文创产品。

今年以来,广九铁路纪念园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文艺活动,吸引大家走进园区,感受广府文化,了解铁路文化历史。

锦纶会馆

行业会馆成为香云纱展览馆

镬耳山墙、青砖石脚、绿灰筒瓦,在荔湾区康王南路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锦纶会馆。这里是广州市目前唯一完整保存的行业会馆,也是广州丝织业对外输出、发展、繁荣的物证。如今,锦纶会馆被评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为以香云纱为代表的非遗传承展示窗口。


锦纶会馆。

锦纶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2005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葺后重新对外开放。2021年,香云纱企业“香云故里”携手多方力量,将其打造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香云纱展览馆。走进锦纶会馆,可以通过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保存完好的碑记了解有关会馆的历史。同时,还能通过全新打造的香云纱展览馆,从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实物、现场体验等方式,感知广东丝织行业变迁、香云纱文化发展的故事。

如今,有着300年历史的锦纶会馆成为各类会议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地,承载着新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这里先后举办了“海丝文化暨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荔湾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启动仪式”等活动。主办方还通过举办丝绸香云纱文化讲座,开设手工教学公益课程,吸引更多群众主动了解非遗文化。


锦纶会馆内展示的香云纱服饰。

因地制宜促发展,文旅融合展新颜

在探索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中,1906科技园、越秀公园秀名城、药洲遗址等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各自特色资源和文化底蕴,因地制宜构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新场景,激活文旅发展新业态,推动原有空间转型升级。

1906科技园

老旧厂房“变身”创意街区

1906科技园是荔湾区“五老”物业(老旧厂房、老旧仓库、老旧园区、老旧楼宇、老旧专业市场)提质增效的首批试点项目之一。这里原为广州卷烟二厂,2011年后这个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厂区一直闲置。2022年,荔湾区引进扬韬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落户园区,闲置10余年的旧厂区迎来新变化。经过1年多的改造,1906科技园在2023年底全面开园。

改造期间,1906科技园将原有的运货隧道重新塑造为高空连廊,连接园区内高层建筑,实现园区的功能转换。园区内还保留了原有的竖排圆窗、遮阳挑梁、横向长窗,让过往行人可以领略老旧建筑的风采。重新开放运营的1906科技园成为城市里没有围墙的开放式街区,容纳办公、文旅、餐饮、文创等功能。

走进1906科技园,工业风与时尚风的设计十分吸睛。明亮的橙色建筑极具工业风格。园区打造了广州首个公园式穹顶立体街mall、独栋科技先潮体验空间、Live house潮玩乐趣沉浸场、榕树里漫游街、赛博朋克茶饮街、夜肆烟火里等六大特色主题街区,汇聚网红餐饮、酷玩运动、生活配套等多元先锋业态。


1906科技园内的公园式穹顶立体街mall。

“园区里的‘时空隧道’连桥内部空间和窗口,拍人像好出片,很有时空穿梭感!”不少街坊到场体验后,纷纷在公众平台上推荐。据游客分享,曾为广州卷烟二厂实验工坊的功能区,现改造成为1906科技园“10号工坊”,该片区通过建设广州首个穹顶立体街mall,“在榕树下叹茶饮咖”的场景成为现实。

升级改造的1906科技园荣获国际级建筑设计大奖,并被评选为“广州市2024年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入选“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新型消费文旅线”。目前,园区进驻文娱演艺品牌——音乐唐人馆,文旅科技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数字创意文化品牌——跨粤文化等文化类品牌。园区持续举办科普大讲堂、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底蕴,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品牌。

越秀公园秀名城

登临城楼品茶饮赏美景

作为明代古城墙的一部分,位于越秀公园东门门岗的城门楼部分于2010年前后复建,但一直没有对外开放。直到今年9月,东门城门楼经过重整向市民开放。城门楼内全新打造的“秀名城”综合空间也正式与游客见面。游客在登临城楼的同时,还可以在“秀名城”品尝广式糖水,打卡潮流茶饮。

秀名城以“广府文化传播窗口”为项目运营核心,将不同楼层设计成“特色茶饮区”“文化交流区”“文娱体验区”等不同区域。“在设计改造方案时,我想让游客能从多方面认识广州。”秀名城主理人孙大勇表示。为此,他将具有岭南特色的单丛茶作为茶饮原料,在菜单中加入南瓜莲子桃胶、杨枝甘露、芝麻糊等广式糖水风味,既满足了食客的味蕾需求,也进一步展示广府美食文化。


游客在秀名城感受非遗文化。

走进秀名城,室内绿植与画作互相点缀。登上秀名城高层,可饱览东秀湖、越秀山、花果山电视塔等风景。在二楼文化交流区,不时有书画名家、非遗艺术家在此分享广府文化知识,与游客们互动。到目前为止,秀名城共举办广府饼印制作、点茶体验、手作螺钿、汉服展示等活动。未来,秀名城还计划开展粤语学习与文化交流沙龙等项目,让游客深度体验广府文化、传统文化,感受“寓教于乐、乐食同享”的获得感和趣味性。

药洲遗址

在岭南园林里体验茶文化

在人来人往的北京路文化旅游区,隐匿着一座皇家园林遗址——药洲遗址。园区汇集历史、园林、书法、文学于一体,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新风貌。药洲遗址是五代时期南汉王朝的南宫御苑旧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地上遗存。明代还曾把“药洲春晓”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如今,从越秀区教育路走进药洲遗址,仍可以领略到韵味十足的岭南园林。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园区内,亭台、楼阁、水榭、石桥相互衬托,勾勒出一幅古色古香的山水画。湖面一侧的碑廊里展示着关于九曜石诗文的碑刻。药洲遗址先后入选首期“读懂广州”系列文化旅游30条精品线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名录。


药洲遗址里环境优美。

近年来,药洲遗址将岭南园林与茶文化巧妙结合,引入特色茶饮,打造“凤凰单丛药洲体验馆”。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凤凰单丛茶的十大香型,也能坐在竹编藤椅上、油纸伞下,一边品味单丛茶饮,一边饱览园林美景。不少喜爱古风的年轻人身着汉服,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间取景拍照,在镜头前留下俏丽身姿。

展望未来

这些地方也在悄悄“变美”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当前,广州多地正着力推动老旧建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整合资源打响文旅品牌。

记者获悉,广州邮政博览馆即将启动修缮工作,预计明年年中面向公众开放。修缮后,计划将该建筑作为展陈、活动、发布、时装秀、宴会(轻餐饮)等功能空间。

如今,东山口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推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今年,越秀区东山街启动“绿美东山,最美一角——社区微景观创作大赛”,结合“绿美东山,艺聚文心——艺术创作大赛”,将绿美东山的焕新过程运用艺术的方式予以呈现,促进整个东山街道成为鲜活、流动的艺术展馆。

撰文/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佘铄嘉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