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我们帮!”在广州南站地区,志愿者身披“战甲”,手举标牌,乐此不疲地为旅客提供服务。
今年68岁的唐伟是广州南站地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志愿者都亲切地称呼她“唐姨”。自2012年参加广州南站春运志愿服务以来,唐姨便在南站当志愿者,目前其志愿服务时达2万多小时。她不仅自己当志愿者,还带动丈夫、儿子、孙子一起为旅客服务。
唐伟(左)在广州南站为旅客服务。
以细微之处的服务温暖旅客
据了解,广州南站地区志愿者开启志愿服务始于2010年,最开始时只有20余人。2015年,广州南站地区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其后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架构。志愿服务队由共青团番禺区委员会、共青团番禺区石壁街工作委员会、广州市番禺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管理。目前,队伍已发展至6000余人。
作为队长,唐姨要统筹整个南站地区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每天早上6点半,她从家里出发,8点前到达南站,安排好志愿者值守岗位。晚上志愿者下岗后,她还要整理物资和资料,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一名年过六旬的长者来说无疑是高强度的,但唐姨不觉得辛苦,她说:“每天和志愿者一起帮助他人,我觉得很开心。”
在广州南站西广场,有一间“暖心小屋”,这里是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的阵地。旅客可以在这里咨询出行事宜,寻求帮助。“旅客手机没电了,在这里可以免费充电;旅客遇到困难了,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唐姨告诉记者,广州南站的志愿者主要分布在站内地铁出入口、西广场“暖心小屋”、公交站、出租车上落客点等地,工作包括指引旅客进站、乘车等。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服务,温暖了行色匆匆的旅客。
快速回应旅客咨询的“活地图”
“在2017年的春运服务中,有一名孕妇在客运站因不适晕倒,我立刻将她背到一楼,把她送到医疗站。在暑运中,一名老人以为自己已经到了武汉,下错了站,在南站转了几个小时。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想办法,把他送上开往武汉的列车。然后我们又和武汉的救助站取得联系,把他所乘的车次、车厢号和下车的站台通知对方,让当地可以第一时间准确对接。”提起过往的志愿服务经历,唐姨如数家珍。
唐姨就像一张“活地图”,旅客咨询交通出行情况时,她都能快速准确地向对方推荐最优路线。帮失物寻找主人、帮失主寻找不知遗留在何处的救命钱、帮错过列车的旅客改签……这些都是唐姨的工作日常。这些工作十分繁琐,需要志愿者以真诚、热情、耐心和毅力一一应对。谈到当志愿者的初衷,唐姨说:“希望退休后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发挥余热,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广州南站地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为经常
十多年来,志愿服务早已成为唐姨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她把志愿服务视为生活习惯,融入日常、化为经常。
有一次,唐姨结束志愿服务后乘坐公交车回家。路上,一名旅客的食用油壶破了,车上到处都是油。她担心乘客在车上摔倒,于是和司机商量开到附近的一家商店,向商家要了一些纸皮铺在公交车过道上,避免乘客滑倒。
唐姨还分享了一个让她感触颇深的小故事。2019年春运,一名9岁的男孩和父母走失了。刚开始男孩对志愿者十分抗拒,问什么都不回答。在唐姨的细心安抚下,小男孩终于说出个人信息,志愿者也帮他找回了父母。2020年春运,这名男孩的母亲带着家人专程到广州南站看望唐姨和志愿者,还邀请大家去家里做客。“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助人的快乐。你付出得越多,就会越快乐。”唐姨说。
人物简介
唐伟,今年68岁,现任广州南站地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在她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先后获得2018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优秀志愿团队、2018年广东省志愿服务集体奖铜奖、广州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和称号,她本人也被推选为2019年度“番禺好人”候选人。
文字/信息时报记者 吴芷明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李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