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创办的城市党报之一,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前6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中度过的,这片土地又叫西瓜园。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三大起义之一的广州起义爆发,第二天即在广州建立苏维埃政府。当日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的举办地,就是广州日报后来的所在地——西瓜园广场。△ 广州日报社西瓜园旧址。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1927年12月12日上午,丰宁路西瓜园广场红旗猎猎,锣鼓声喧,广州起义领导人张太雷在这里向全世界宣布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同时宣读和颁布了一系列苏维埃纲领。国内外的媒体纷纷把从这里获得的消息,传向国内和世界各地。广州苏维埃政府出版的机关报,印刷发行5万多份,记载了这个伟大的时刻。1952年12月1日,广州日报进驻西瓜园,中国新闻业史上无数个第一在此诞生。《广州日报》创刊不久就搬入西瓜园,从此一代代广州报人在这里挥洒青春、追逐理想、传承着红色基因,续写着党媒传奇;广州日报和它的系列媒体,几乎全程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岭南乃至祖国不断发展、走向繁荣昌盛的历程,用各个时代最好的传播方式向世界介绍广州、讴歌祖国;同时为广州打开面向世界的信息窗户,传送和交互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涛。2019年,随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事业的发展壮大,报社搬到了建筑宏伟的琶洲珠江之畔,继续书写党媒的百年梦想,而西瓜园永远是广州报人的精神家园。我们甄选了广东省老记协广州日报分会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支持下主办的社史回顾与征集栏目《我和西瓜园》里的珍贵片段,一起回顾广州日报走过的72年历程中那些难忘的瞬间。文/张文藻(广州日报原群工部记者,广州文摘报原副总编辑)1975年我进入广州日报,1978年被分配到群众工作部(简称群工部)。群工部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受群众的来信和来访,并从来信和来访中发现一些典型的问题,然后派记者去调查采访,如果属实就公开报道。我们的报道阵地有两个,一个是每周半个版的《读者来信》版,另外一个就是每周若干期的小专栏《五层楼下》,由此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后来,我因为村里祠堂被占用的报道和东圃公社珠村大队的农民潘景练成了朋友。1980年的一天,潘景练邀请我到他的农场参观。原来珠村大队有一个名叫白果山的农场,由于经营不善,吃“大锅饭”,农场年年亏损。大队做出让私人来承包这个农场的决定。农场承包两年后,潘景练认为党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必须长期发展下去的政策不会变,于是果断决定,把承包“协议书”改为承包“合同书”,承包时间由5年延长至20年。1982年10月6日,这份合同在珠村大队正式签订,这是一个大新闻。这份合同的签订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二大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是广州市第一份“一定20年”的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1982年10月7日《广州日报》打通报眼位置刊登《本市第一份“一定二十年”合同在珠村大队签订》。1982年10月7日,这份合同签订的第二天。广州日报就在一版显著位置以《本市第一份一定二十年的合同在珠村大队签订》为题报道了这个消息,是广州地区甚至广东省最早报道此事的媒体。此后,省内外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纷纷报道此事,甚至中央电视台也派记者来到农场做专题报道。“我们沿着中山路从东山口走到烈士陵园,路边就有52个贴报栏!”这句话来自1988年《广州日报》刊登的读者征文《漫步街头看报栏》,文中从出差来穗的辽宁青年的口中描述了当时广州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风貌。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由于用纸紧张,报纸印数有限,贴报栏便成为广大市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1992年元旦《广州日报》扩至12版,街头贴报栏一时未能跟上,以至于有些版面贴得太低,不少读者只能蹲在地上或弯着腰看报。由于贴报栏前读者众多,这个新情况立刻反馈回报社,成为“大事”在头版进行了报道。
△1992年《广州日报》刊登的读者在贴报栏前冒雨读报的场景。办报人要想知道当天读者喜读和关心哪些新闻,看看贴报栏前哪个方位站的人最多便知。有些地方集中建有多个贴报栏,贴出多家报纸,看看哪张报纸前面站的人多,哪份报纸最受欢迎也便一目了然。
△1979年《广州日报》刊登读者来信,足见贴报栏的重要性。1958年年底,广州何济公制药厂青年女工向秀丽,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奋不顾身,勇蹈烈火,用自己的生命制止了一场爆炸事故的发生。直到1959年1月21日,也就是向秀丽逝世以后,我才从一个通讯员口中得知这个消息。通讯员说,因为有个别人对向秀丽是不是英雄还存在异议,因此没有对外宣传。当时我想,新闻报道既要准,又要快,必须靠深入采访,用事实来辨明是非。要拿到有充分说服力的材料,宣传才能收到效果。于是,我马上赶到下九路何济公制药厂采访,先后访问了数十人,并勘察了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确定搞清楚了事实,应该还向秀丽一个公道。1958年12月13日,化工车间发生了意外,无水酒精流向附近煤炉引起失火,情况危及附近的易燃易爆化工原料金属钠,整个厂房和周围的繁华商业区居民都受到严重威胁。在此危急时刻,向秀丽把自己的安危完全置之度外。她让工友去叫人来救火,自己则坚守现场,不顾烈火烧身,尽一切努力去制止爆炸事故的发生。为了截止酒精流向金属钠,她的双手沾上了不少酒精,以至于几乎被烧焦。当人们及时赶到时,向秀丽己被烈火烧得奄奄一息,但她还是用能动的嘴巴,对前来抢救她的人重复地说:“不要理我,快去救火。”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她一直处于生命垂危状态,昏迷三天三夜后,醒来一连串问话就是:“工厂受损失了吗?金属钠安全运走没有?工友们有没有受伤?”就是没有问及她自己严重烧伤的后果。这些事实让我再无怀疑:向秀丽是“纵身扑火不犹豫”的英雄,具备舍己为人的最可贵的品质。通过深入采访,我理清了前因后果,用事实排除了杂音,我确信向秀丽是救火英雄,自己也在她的事迹中受到深刻教育,因此写起来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就在采访完的当晚,我以《向秀丽同志共产主义风格高尚》为题,赶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消息送至总编室,引起值班编委的高度重视,马上配发了社论《向秀丽同志精神不死》,并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深入报道。△1959年1月22日《广州日报》二版集中刊发了向秀丽事迹,并配发了社论、向秀丽丈夫的悼念文章等,成为全国第一家报道向秀丽事迹的媒体。1月22日,《广州日报》二版刊出社论、消息、通讯和向秀丽丈夫的悼念文章,这是全国首家媒体以强大的声势全面、多角度地报道了向秀丽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1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电讯稿;26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新华社稿,并为向秀丽事迹写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编后语。随后,许多地方报纸都作了报道,广泛号召向向秀丽学习。1999年8月,中央电视台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周年之际,在《新闻联播》 节目中,向全国播出了《共和国不会忘记向秀丽》。文/保延熙(广州日报原交通旅游部主任、原特刊采编中心常务副主任,原《美食导报》社长)当年,广州市与日本福冈市结成首个友好城市,时任广州市主要领导的杨尚昆率团访问了福冈,访问团中就有报社的黄向青副总编,这次出访结下深厚情谊。之后,日本福冈市进藤一马市长也作广州回访,我全程随陪同进藤访问了时任市委书记欧初。正是依托这层特殊情谊,在作为改革开放标志的内地第一家五星级高级宾馆——白天鹅宾馆开业之际,报社就有了争取独家访谈霍英东先生的难得机会。1983年2月5日,采访在白天鹅宾馆的玉堂春暖小亭内进行。倾谈之际,我们问霍生答,他语速不快,侃侃而谈,每句话都似经过深思熟虑,铿锵有力。是晚完成采访已近十时,霍生还吩咐端来一盅炖乳鸽作宵夜。广州日报当年的夜班截稿规定是绝对不能超过晚上十二时。我便和黄副总一道直奔其家中,就在他家大厅饭桌上铺纸开写。按照商议好的架构,边组织文字,边打开那台报社当年仅有的小型录音机,仔细核对准确霍生所述,再作段落的铺排及适当的文字润色,不到十一点便已交卷。在旁的黄副总略加修改便签发,我又即刻带回编辑部交差。
△1983年2月6日,白天鹅宾馆开业当天,《广州日报》头版刊发霍英东独家专访,这份剪报如今在白天鹅二楼展示。这篇《我们要坚信中国人自己的力量——与霍英东先生一席谈》,尽显霍英东的殷殷爱国情怀与拳拳赤子之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展现。“一个酒店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改变”,这一声音随着这篇文章,在白天鹅宾馆开业当日向世界传递。这是广州日报为改革开放书写的耀目一笔,也是送给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开业厚礼。2008年1月24日正值春运高峰。当晚,一场罕见的冰雪大灾难突降广东,让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韶关段(简称“京珠北”)瘫痪长达8天之久。那年冰雪灾害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几个珠三角新闻中心佛山站的记者被紧急派往湘粤交界的韶关市乳源县、湖南省郴州一带支援灾区采访。那时,当地交通中断多日,百姓陷入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的原始社会状态,这里是受灾核心区域。2008年2月2日,一个无比寒冷的日子,也是令我难忘的一天。当天早上,我和同事王广永、摄影记者何波乘坐采访车,在严寒中,沿着军警强行打通的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往北行进,我们此行是去村里了解群众生活情况。那些时日,我们每到一处,总有大量群众倾诉自身遭遇,有求助的,有表扬好人好事的,我们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起到连接群众与有关部门的桥梁作用。采访车行进到京珠北云岩路段,路边冰雪堆积如山。在瘫痪停摆多日的绵延的车龙中,一台挂着河南车牌的大巴车引起了我的注意。凭经验推断,从元月中旬开始广东灾情日益加重,到此时堵车已有10余天,车内乘客肯定度日艰难。异常严寒的天气车内没有空调,空气不流通,满车厢弥漫着浓郁的酸臭味,车内挤满了不同年龄的乘客,没有一个空位,乘客们眼神空洞,目光痴呆,被困路上十余日,他们早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而何时能够开通道路,没有人知道。我和前排的一名男乘客交流起来,对方说堵了十多天,他们已经麻木了,何时通车没有人知道,但他们相信政府不会让路上的人们饿肚子。“记者,后面有一个老太太带了8个孩子,其中有些孩子生病了,情况很不好,你能不能帮她们一下。”大巴车后部,一名老妇紧紧抱着一个不停咳嗽的幼童,老人依窗而坐,满眼泪水望着迎面走来的我,她身边还有另外8个孩子或坐或躺,有气无力,不时发出咳嗽声和呻吟声。老人名叫袁安娜,年近六十,河南南阳人,她的几个儿女都在深圳打工,按照惯例,每年春节,她都会带着五个留守老家的孙辈到深圳与儿子们团聚。十余天前,袁婆婆带着自己5个孙子孙女从南阳老家出发了,临走时,村里的邻居又将3个孩童托付给她南下投靠各自的父母。“正常情况18个小时就能到深圳,现在10多天了还在路上,我带来的1000多元路费早都花光了,这样下去,我们老少9人只有饿肚子了。”袁婆婆哭泣着说,她目前已经走投无路,全靠车上的乘客们接济,手机早就没电了,与深圳的亲人完全失联。核实有关情况后,我与在场的同事王广永立即请示报社领导,获批用两台采访车将袁婆婆和8个孩子转移到乳源县城检查身体,吃顿饱饭,然后决定租车送其前往深圳与儿女们团圆。一路上,获知情况的执勤警察、武警和解放军战士一路特事特办,特批我们两台车辆全程走应急车道,尽管速度依然缓慢,但是一路基本畅通无阻。时代在变化,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现在我们更倾向于第一时间考虑如何用视频来记录呈现,这是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迭代的必然选择。但新闻照片所能带给读者瞬间的力量,犹如新闻“钢印”一般,在当今传播环境中依旧强大且不容忽视。2008年年初南方的冰雪灾害中,我拍摄并刊登在《广州日报》上的《四个站着睡着的解放军战士》也是类似的单幅新闻照片。它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十年、十几年后的今天,作为那一场冰雪灾害的凝固的印象,仍时常被提起。△ 《四个站着睡着的解放军战士》
当时,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50年难遇的冰灾,造成京广铁路南段大面积列车晚点,近20万返乡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我在灾难即将结束的时段记录下这四名解放军战士换防站着休整的照片,照片本身是对当时环境情况的浓缩和记录,新闻记者在灾难现场是厨师的角色,通过寻找采集素材,通过相机这个工具将最具有代表性的瞬间定格下来。
这张照片最成功的地方是报社领导对其后续的宣传策划,经历了全城寻兵的过程,让一张好照片的影响力,通过报纸传达给每一位读者,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为此刻的他们感动心痛,为寻找到他们振奋欢喜,让这一刻成为了广州人民抗击冰雪灾害的缩影和典范。
文/王晓云、黄颖怡根据黄景仁(广州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采访整理
不同时代的党报头版各有特色。在改革开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新闻不上头版头条”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但1987年12月9日和1988年8月21日的《广州日报》都用国际新闻做了头版头条。“破例”是蓄谋已久的。之前有一年,我去沈阳,参加一版(头版)编辑工作研讨会,当时会上已有普遍反映,读者看的报纸四个版,往往由第四版看起,看第一版,则往往由下半栏看起。为何?值得深思。怎样把一版办成真正的要闻版?冲破国际新闻不能上头版头条的惯例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广州日报搬离西瓜园前最后一晚,邀请黄景仁(抱瓜者)等老报人来到报社。1987年12月8日我值班,当晚的一版已经签印,半夜里传来了《苏美签署销毁中导条约》的消息,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大新闻,而且我国政府也支持这一条约的签订——这两者,新闻价值和宣传责任是高度统一的!当晚的头版头条改成了《苏美签署销毁中导条约》,成为打破国际新闻不上头版头条惯例的第一次尝试。第二次把国际新闻放在一版头条(1988年8月20日晚),是两伊战争正式停火。1988年底,报社负责人谢烽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介绍了这两次做法,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后来人民日报社的内部刊物《编采业务》介绍了这两次做法,过了很久之后,其他地方报纸才慢慢开始这样做。文/据中大学生对黄卓坚(原广州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的报道整理第一,1987年第一家在全国地方报纸中从4版改成8版。此举被广州市民评为当年“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之一。它使得报纸更加突显了新闻纸的功能,可以做到“两头满意”(即领导满意、老百姓满意)。《广州日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努力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认可。第二,1996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积极探索报业产业化。不止是报纸出彩,而且印刷、发行、广告等全链条都带动起来了。当时我们建设了印务中心,购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机;自办发行,做到了“你住几楼,我送到几楼”;广告则在此前后连续二十几年位居中国平面媒体第一位。报纸有了可贵的积累,为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第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当天推出97版,开启了厚报时代。7月1日的《广州日报》别出心裁分上午版、中午版、下午版出版。结果全城出现了抢购《广州日报》的奇观,因为许多读者特别想收集齐97个版。一时买不到报纸的读者将报社围得水泄不通,最后只好请公安维持秩序。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广州日报》7月1日的报纸一周之后重印,在全市的所有售报点,都出现了排队购买报纸的景象。97版为什么会这样成功,我想就是四个字:顺应民心!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厚报满足了当时读者对资讯的需求,在正确舆论导向的大前提下,各式人等各适其适。所以报纸深受欢迎。《广州日报》有三个特点:第一,视野宽广,有世界眼光;第二,胸怀祖国,与神州大地一起脉动;第三,深植广州,久久为功做城市进步的记录者。以前国内媒体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国际新闻不上头版,但早在1987年,《广州日报》就率先把苏美签署中导条约放在了头版。之后《广州日报》尽量不缺席世界大事,比如利比亚战争、伊拉克战争、印尼海啸、日本福岛地震等,都派记者奔赴一线作报道。除了采写新闻事件,从2000年开始,《广州日报》不断派记者出国做“看世界”的专题报道。在国际版开辟《热点问题看他国》栏目,就人类文明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互鉴、探讨。说了国际说国内,《广州日报》的报头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毛主席一共写了三幅供挑选,非常珍贵,真迹在国家档案馆收藏。在《广州日报》报头下面是“追求最出色新闻,塑造最具公信力媒体”一行字,每天都鞭策着广州日报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前辈有采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珍贵记录,有全国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的记录,有记者跟随解放军抓特务的精彩故事。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后几分钟,我们接听来自四川的报料电话,于是立即派记者奔赴机场。同时搜索有没有记者在四川,结果有两位,一位刚好在成都采访,一位在老家休假,他们接到任务后,箭一样奔赴现场,两个小时抵达重灾区。他们一边用电话口头发稿,一边用车参与运送伤员。这次重大报道延续了50多天,我们积累了采访重大灾难的经验,也吸取了教训。2008年春节前后有关冰雪灾害的报道也很经典。当时广州火车站广场堪称恐怖,冰雪导致北上的铁路不通,一百多万想回家过年的人挤在广场,每天吃喝拉撒清理出来的垃圾以数吨计,我们采访指挥部设在流花宾馆,记者到广场和站台采访回来,身上都是臭的,这不重要,最担心的是人群中发生踩踏事件,政府非常希望劝说民工留下过年。我们以“平安是对家人最深切的爱”作了大量报道,对疏散火车站广场人群起了积极作用,被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称为“伟大的创举”!黄天骥老师是广州西关人,他曾应邀在《广州日报》开设了一个专栏《生猛广州 淡定广州》,从2013年元宵写到2014年秋分,他结合自己在广州生活的经历,写下75篇千字短文,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美不胜收、活力四射、隽永绵长的广州,受到了读者的热捧。我想《广州日报》对广州的意义就是:总在这里,久久为功,与城市一起成长。
花市盘桓,令人撩起一种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我们和这一切古老而又青春的东西异常水乳交融。就正象北京人逛厂甸、上海人逛城隍庙、苏州人逛玄妙观所获得的那种特别亲切的感受一样。看着繁花锦绣,赏着姹紫嫣红,想起这种一日之间广州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深夜赏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
——《花城》
秦牧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老记协广州日报分会
统筹/赵小满、王晓云
部分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有贵、王晓云、赵小满 (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