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沥滘城中村改造一期首批复建安置房交楼;短短5个月,海珠湾隧道项目居民动迁和建筑物征拆完成;广州创投小镇、海珠同创汇、海尚明珠智慧园等一批创新创意产业载体不断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海珠区南洲街道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契机,持续创新探索实施“重党建+强管理+促发展”工作模式,奋力谱写新时代南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海尚明珠智慧园
从握手楼到小区房 千年古村展新颜
9月10日,沥滘村首批复建房交房。走进全新交付的西海茗苑小区,一栋栋高楼相邻而立,社区道路平坦宽敞,园林景观优美。“从握手楼到小区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我家这次分到了4套房,总共约250平方米。”村民陈姨高兴地说。
据了解,位于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滨水区的沥滘村,改造范围总用地面积151.42公顷,改造后的建设总量436.2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0亿元。为加速推进沥滘村改造,海珠区南洲街建立“街道主导+村社主责+企业主推”工作机制,组建上门服务、综合执法2支队伍,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难题3大工作重点,推动7个新地块开工建设,年内将实现首批1516套房源回迁安置、2个复建住宅交付,签约率近八成。
在城市更新中,南洲街不仅推进旧村改造,还通过强管理让辖区环境好起来。该街坚持基层党建与提升城区品质同谋划、同推进,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工作。2018年首创消防安全“南洲模式”;2023年再创首个全员入格、全员执法消防网格模式,大力建设消防站、“双集”点等基础设施,以街道、企业、屋主各建一点的方式,至今已推动建成314个共1.97万平方米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推动建成“3分钟应急救援圈”,被作为优秀经验在海珠全区推广学习。
抓党建促发展 推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
“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离不开党建引领,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此,近年来,南洲街坚持把抓党建作为头等大事,补齐短板,强攻弱势,不断夯实党建根基。深化“红映南洲”党建品牌建设,在海珠同创汇建设广州市首个新型市民大课堂和海珠区首个“羊城红旗手”爱心驿站。建强村社党建,完成联社“大党委”组建;成立全省首个“海珠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委”,并先后打造海珠新智荟和海珠同创汇党群阵地。
在党建引领下,近五年南洲街地区五大行业增加值总量、五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额、“四上”企业总数和新增数等经济指标连续四年保持在海珠区前三名。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南洲街还支持引导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与国企深度合作,打造广州创投小镇、海珠同创汇等一批创新创意产业载体,完成16个产业园区整治提升,引进1226家高质量企业,年营业收入从0增长至776.01亿元(2023年)。
位于海珠区沥滘路100号的海尚明珠智慧园,曾是有着50年历史的城安围船厂,经过微改造升级,如今变身一个现代都市工业园区。“原修船厂连年亏损、高能高污、坪效低下,亟须转型。园区自2018年改造升级运营以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设计技术服务、高端智造三大主导产业定位方向引入相关上下游企业入驻。”广州中远海运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9月,海尚明珠智慧园租赁面积为3.75万平方米,出租率达93%;入驻企业84家,“四上”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2021年,园区实现营收69亿元。
根据今年公布的《海珠区后航道服务型制造创新带产业发展策划》,海珠区后航道沿线将作为西翼,着力构建以产城融合为特色的发展新引擎,全区形成“一心两翼四组团”的产业空间格局。目前,南洲街正依托后航道服务型制造创新带,打造后航道数字科创湾,形成集科技、配套为一体的科技企业集聚区。为稳步落实新中轴线改造,南洲街以“一村一策”“一村一专班”的工作机制,稳步核查清退悦来置业、交海监测站、客轮厂、看守所、新华园、春华学校6个地块共11.2万平方米建筑量的旧厂项目,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增强后劲。
数说“百千万工程”
●2023年,南洲街五大行业增加值214.81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全区第二。
●4家企业入选2023年广州市“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榜单;1家企业入选广州市“隐形冠军”孵化企业榜单;专精特新企业33家。
●截至2024年二季度,南洲街有固投项目47个。新增“四上”企业27家,近三年的新增数量在全区保持第二。
街坊说
沥滘村村民卫泽恒。
“很高兴收到第一批复建房,现在已经拿到了新居钥匙,过段时间就能搬进去了,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开心。复建房周边规划配套有学校、医院等,以后孩子上学、就医都很方便。小时候,村周边都是农田,交通也没有现在便利。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沥滘村通过城中村改造项目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沥滘村村民卫泽恒
记者观察
在新中轴上见未来
沥滘村首批复建安置房的交付使用,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还为沥滘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南洲街,除了古村焕发新活力,一个个旧厂房、村级工业园,也通过微改造升级变身为创新产业园,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汇聚于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南洲街在新中轴上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一个安定有序、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南洲”,将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来此筑梦。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