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少年评论员-张晋轩|丰收的画卷——我心中的丰收节
2024-11-28 16:39:50
广州日报新花城

9月22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人们将舞台搬进稻田,用歌声、舞蹈、农耕文化表演等形式,宣传粮食安全,共庆粮食丰收。

我们收获粮食,我们收获蔬菜,我们收获瓜果,我们收获牛羊,我们收获鱼虾......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徜徉在丰收的色卡里。从海南到黑龙江,广袤的粮区地头绘着五彩斑斓的画卷。吉林白山的蓝莓蓝,山东泰安的樱桃红,安徽滁州的芡实白,青海海东的辣椒红,四川甘孜的青稞黑,内蒙古通辽的向日葵黄,天津滨海的盐场青;香草紫、秋茶绿、海鱼蓝、甜蜜橙,还有那绵延着中国大地的稻谷黄。神州大地,一片丰收笑语。

丰收节的举办,是庆祝丰收,更是对辛勤耕作的农民朋友们一次深情致敬。麦浪滚滚,稻香动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粒都饱含着劳动者的汗水。

与此同时,绿色生态理念吹遍田野,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的持续推进,让曾经的荒山野岭一次次反复穿上更绿的浓妆。我注意到,今年的丰收景象格外不同,科学技术和农业也同时向一个中心点靠拢——农业科技现代化。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收割稻田、无针注射器、茶叶采摘机,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新技术被引入到农业生产中,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环保。这些高科技的加入,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更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丰收增添了科技的翅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直播带货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农产品展销会、乡村旅游文化节、趣味十足的农村庆典活动等,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试吃、品尝、参观。家长们趁着闲暇时间带着孩子体验了农村的生活,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让乡村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网络博主的注入,让外地不能前往的朋友们也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农产品。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丰收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我们农业的挑战。近年来气候的变化、水资源的短缺、土壤环境的污染等问题,需要我们更加注意环境的保护;怎样推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站在这一片片丰收的田野,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未来和责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少年,我不仅要珍惜这一片土地,更要接过农业发展的接力棒。请我们一起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去感受和体验每一分粮食的艰辛和不容易,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更加持久,把丰收的故事永远传承,生生不息。

学校:广州市天河区天英小学

班级:三年(1)班

姓名:张晋轩

指导老师:谢路君、郑淳玲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