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国学思政——《贫贱骄人》解析
2024-11-14 15:50:30
广州日报新花城
“贫贱骄人”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话说战国初年,儒家代表田子方被魏文侯聘为国师。一天魏太子击前往中山,狭路相逢碰上了田子方。太子赶紧引车回避,并下车施礼。可田子方正眼都不瞧太子,扬长而去。太子挺生气,追上前问:“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亦即“是富贵的人可以傲慢?还是贫贱的人可以傲慢?”田子方说:“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亦即贫贱的人才可以傲慢,富贵的人敢傲慢吗?理由是“富贵者”拥有很多,有钱有势有地位。一旦傲慢,将失去士的支持,一切皆可失去。如国君骄傲则失国,大夫骄傲将失家。楚灵王骄傲亡了国;智伯瑶骄傲被灭了族。反之,贫贱者反正一无所为,即使骄傲,也没什么可损失。最多人主不听他的话,他拂袖而去。这就象丢弃破鞋一样,有什么损失?太子击听了赶紧施礼致谢。这个典故颠覆我们“富贵骄人”的传统认知,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的节操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至今尚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视频来源: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运成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