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亚运会再次在中国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与地区过万名运动员参赛,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99金、119银、98铜位居金牌榜、奖牌榜首位。广州亚运会创下设项、吉祥物、赞助金额、办赛规模等多个亚运会之最、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成为广州向亚洲、向世界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契机,对广州的经济、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连续八届位列金牌榜首
1990年,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时隔20年,亚运会再次回到中国。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海心沙广场开幕。在为期16天的比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99枚金牌、416枚奖牌收官,超越北京亚运会的183金,创造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亚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连续八届位列亚运会金牌榜榜首。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体育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见证中国体育健儿登上金牌榜第一,2010年广州亚运会继续助推中国体育全面发展。
在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传统强项上继续巩固在亚洲体坛的绝对优势,并涌现多位新秀,展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中国羽毛球队夺得5金,夺得男单金牌的林丹荣膺世界羽坛首位“全满贯”。中国举重队夺得8金,中国射击队收获21金,中国拳击队斩获5金。在田径和游泳两个大项,中国体育健儿在广州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和发展。刘翔在广州跑出13.09秒的个人第四好成绩,中国队夺得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金牌。中国游泳队夺得24金,在12个项目中游出当年世界前三的佳绩,孙杨从广州亚运走向世界舞台。三大球项目,中国男篮、中国女篮、中国女排夺得金牌。12名广州籍运动员在家门口夺金,包括日后成为奥运冠军的刘诗雯、雷声等。
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屡创佳绩的舞台,也见证着亚洲体育共同进步,29个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比2006年多哈亚运会多三个,中国澳门代表团以及孟加拉国代表团夺得历史上首枚亚运金牌,韩国代表团与日本代表团继续守在金牌榜前三位置。
广州亚运城是一大创新
亚运会是广州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而亚运场馆与设施是承办城市形象最直观生动的载体。亚运设施中的亮点之一是广州亚运城,这是一座包含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的大型综合性设施。
广州亚运城规划面积约2.73平方公里,包括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媒体中心、后勤服务区、亚运公园、体育馆区七大部分,可容纳运动员1.4万人,媒体工作人员1万人,技术官员2800人,其他工作人员1.8万人,体育馆可容纳6000名观众。整个亚运城分为六大部分,巧妙地利用现有的河涌和规划道路进行分离,形成类似岭南水乡的“围”式组团。亚运城各建筑之间有连廊互通,即使雨天也不会妨碍彼此往来。岭南水乡景观设三大景点,包括龙吟浅滩民俗风情区、木栈垂钓水乡文化区、渔唱水乡文化区。亚运城秉承绿色亚运、环保亚运的办赛目标,启动真空垃圾收集等12项新技术应用研究,让亚运城建设成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样板”。
广州亚运城的规划建设是广州亚运会一大创新。亚运城的建设着眼于广州的长远发展布局,与广州“南拓”战略实施相结合,规划建设为集体育、文化、会展、旅游、商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为启动规划居住100万人口的广州新城开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海心沙开闭幕式打破传统
今年夏天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塞纳河上举行,“流动的盛宴”惊艳世界体坛。实际上,早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已经突破传统,率先把开幕式从体育场馆搬至珠江上的海心沙,广州亚组委在开闭幕式理念上比巴黎奥组委超前14年之多。
2009年,广州亚组委确定,亚运会开闭幕式主会场设在珠江上的岛屿海心沙,打破前十五届亚运会均在体育场馆举行开闭幕式的传统。“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最大亮点。开幕式从封闭的体育场馆走向更加开阔的空间,延伸了时间与空间,是大型综合运动会上的首创。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分为珠江巡游、开幕仪式和文艺表演三大部分。运动员一改往届抵达开幕式现场的传统方式,而是乘船从白天鹅宾馆出发,由西向东驶往海心沙的开幕式现场。来自45个国家与地区的运动员乘坐45艘船在珠江缓缓前行,沿途收获数以万计广州市民的热烈欢迎。开幕式文艺表演《启航》分为序曲、上篇《大地之水》和《海洋之舟》、中篇《白云之帆》、下篇《花城之邀》三个篇章。其中,《白云之帆》被公认为开幕式上最精彩的节目之一。180名悬空演员在1000多名地面演员的合力牵引配合下,在80米高的空中吊钢丝进行9分钟的拼图表演,背景是四座八面风帆屏。演员们在空中摆出百舸争流、鲲鹏展翅、海底世界等造型,沿着垂直的LED屏幕做出飞奔、攀登等动作,挑战人类高空表演极限。在最受关注的点火环节,跳水奥运冠军何冲高举火炬,在两个小孩子的“怂恿”下,以点燃中国爆竹的传统方式点燃广州亚运会主火炬。
时任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称赞,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非常成功、非常漂亮,是亚运史上最好的开幕式。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观看开幕式之后表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是他所见过的顶尖级开幕式,非常值得祝贺。
亚运提升广州市民幸福指数
2010年,在广州亚运会的助力下,广州实现GDP突破1万亿元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也是首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省会城市。广州亚运会不仅创下多项亚运会之最、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更对广州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广州市民的幸福指数。
广州市委、市政府借助亚运会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提升城市的品质形象,让群众生活更美好,让城市的未来更美好。在筹办亚运会的过程中,广州提出“四个环境”的综合整治,包括水环境、空气环境、人居环境和交通环境。以交通环境为例,广州公共基础设施显著提高,白云国际机场全面升级,武广客运专线使武汉与广州之间行车时间大大缩减。广州地铁在亚运会开幕之前相继开通2号线、3号线、4号线、8号线的延长线,有效缓解市区地面交通压力。借助亚运机遇,广州的城市建设加快5年至10年,广州市民提早5年至10年享受到城市建设现代化的成果,进一步提升广州市民在“后亚运”时代的幸福指数,增强市民对广州城市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广州亚运会已经过去14年,除了打卡海心沙、逛吃亚运城,要勾起大家对这个亚运体育盛事的美好回忆还有一个极佳去处,那就是位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为了更好地保存和集中展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珍贵遗产,经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原广州亚组委办公大楼组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并于2012年5月正式落成开放。广州亚博馆建筑面积4358.18平方米,内有四大常设展,包括广州亚运会展、广州亚残运会展、“冠军之家”体育雕塑展以及广州马拉松赛展,展出珍贵藏品、图片、影像资料2000多件。
亚运会面面观
·3项世界纪录
广州亚运会在举重、射箭等项目打破3项世界纪录,刷新15项亚洲纪录和27项亚运会纪录。
·特色项目
在广州亚运会的非奥项目与新增项目上,台球、围棋、藤球、板球、龙舟、轮滑等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观赏性彰显吸引力。
·53个场馆
广州亚运会一共使用53个比赛场馆、17个独立训练场馆,其中,改造升级58个,新建12个。
·44朵镂空花
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外壳设计借鉴牙雕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由44朵各不相同的镂空花纹装饰。“潮流”还采用纯度达90%以上的商品丙烷作为燃料,既达到广州亚组委要求的火焰高度、饱满度和飘逸感,也更加环保安全。
广东威水史
·广东运动员名列第一
在广州亚运会上,共有148名广东运动员参加32个大项120个小项的比赛,182人次获得79枚奖牌,其中93人次获得金牌41枚、28人次获得银牌17枚、61人次获得铜牌21枚,金牌、奖牌总数均在中国代表团中名列第一。
·中国亚运第1000金
2010年11月13日,中国选手沈宏/梁瑜洁勇夺广州亚运会华尔兹和探戈两项冠军,获得中国亚运会历史上的第999枚金牌和第1000枚金牌。在广州亚运会之前,中国健儿在参赛的9届亚运会上共获得991金。
·赞助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广州亚运会的赞助企业共有52家,包括7家高级合作伙伴、6家合作伙伴、5家赞助商和34家供应商,赞助产品类别主要包括交通、通信、电力、银行等。赞助企业为亚运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广州亚运会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的资金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5倍、2002年釜山亚运会的3.5倍。
·吉祥物数量历届之最
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一共有五只,数量是历届亚运会中最多的。
·赛事规模历史之最
参加广州亚运会的代表团来自亚洲45个国家与地区,仅运动员就超过1.2万人,赛事规模与北京奥运会相当,创当时历届亚运会之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敏
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