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言广语 | “对症下药”,网络问诊方能长久
互联网时代,生病了上网查询病因、网络问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不可否认,足不出户就能看病、拿药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网络问诊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医生资质真假难辨、诊疗“货次价高”……诸多乱象频发,不仅损害患者利益,也阻碍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有序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办法当然是有的,但在具体执行中,却未必落实到位。就以网络处方药销售为例,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下发通知,允许医师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网络售药的相关管理办法。但就笔者实际体验来看,在网络购买处方药时,根本不需要提供处方和病历,只需点击一个“确认”,一分钟不到便能开方拿药。诚然,患者未必会为了买药乱填信息,但有时病情变化、药物用量用法等并不是普通用户能准确判断的,如果医生开方开药只需要病患“自说自话”,那出了事谁来负责?
寻医问诊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规范线上问诊刻不容缓。监管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进一步细化平台主体责任和各级审批机关、执业登记机关的监管责任,堵牢漏洞;面对线上问诊平台杂、网络售药主体多等难题,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如利用大数据回溯处方开药记录、加大网络售药监测力度等,重拳出击、依法处罚违法行医行为。有力有效遏制乱象、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方能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文案/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