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广州市加速培育人工智能“种子教师”,推动中小学AI跨学科课程普及
2024-10-22 18:45:29
广州日报新花城

为进一步推动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广州市电化教育馆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及腾讯教育,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了2024广州市中小学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种子教师”培训活动,来自广州市11个区和省、市属学校的260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集中培训。

广州多所学校展示AI融合教学的案例

活动中,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老师黎娜展示了小学四年级课程案例《校园情绪AI(人工智能)伙伴》,并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情绪管理方面的创新应用。

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老师陈泽鸣展示了如何使用邻近算法来预测“什么类型的土壤适合种植哪种类型的植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基本技能。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老师易锡添以“AI+铜壶滴漏项目”为例,介绍了该校在跨学科融合教育项目式学习中的设计与实施经验。

“人工智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主题分享中,温州科技高级中学老师谢作如,通过今年的诺贝尔奖热点问题带大家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并在现场通过模型训练、代码编辑等方式,演示了神经网络作为万能的拟合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人工智能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詹泽慧向老师们分享了“C-POTE”模型(“金字塔”模型)理论,即在核心素养目标的导向下,结合学习进阶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核心思想,以“概念群→问题链→目标层→任务簇→证据集”为核心,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并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

培训活动中,140位教师获得了优秀课例奖项。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基建和装备中心、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广州市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及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获得了优秀组织单位奖。

参加培训的老师围绕小组科创实践主题进行互相讨论

“种子教师”培训内容逐步进阶

据介绍,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种子教师”培训目前已开展到第四期。培训内容逐渐从平台的普及操作、教师的角色定位进阶到人工智能算法、跨学科教学等深层次核心部分,主题内容难度呈上升趋势。针对一线教师的需求,培训内容涵盖了“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中的各个方面,既包括AI核心技术知识的教授,也包括不同教学模式的实践。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罗胜涛表示,当前广州市电教馆正积极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师资培养、工具创新及资源共享,助力“种子教师”利用创新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跨学科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推动“种子教师”成为连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桥梁。

此前,自2022年9月起,广州市启动人工智能课程的全面推广普及工作,广州编制的全国首部通过省级审核的人工智能教材已在全市1500多所中小学校落地使用。广州市电教馆与企业合作打造了“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并联合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教研团队力量,面向全市中小学开展专业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推动人工智能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加速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柯清超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希望未来广州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达到“三个高”的目标,即“高效能平台、高质量资源、高素质师资”。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项目已步入第三年,广州市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部署,多措并举,聚焦核心,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懂技术、会教学、善引导的人工智能教育骨干力量,全面提升全市的人工智能教育水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欣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霞虹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