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昔时毽球世界冠军 今日番禺乡村教师 ! 全国模范教师”胡健平的 以毽育人 故事
2024-10-21 17:09:27
广州日报新花城

在番禺区化龙第二小学的体育馆内,一间不大的陈列室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牌,它们见证着一位世界冠军的传奇转变,也诉说着一个个乡村孩子的励志成长故事。这些乡村孩子励志成长故事的书写者就是“2024年度全国模范教师”获得者胡健平,一位曾多次代表中国征战世界毽球锦标赛并勇夺女子团体冠军和女双冠军的传奇人物,如今,她是乡村孩子们心中的明灯,用毽球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胡健平荣获“2024年度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荣获“2024年度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胡健平接受少先队员赠花

一战成名:世界冠军带出全国冠军

胡健平与毽球的缘分始于小学六年级。那时,因身高较高、身体灵活,她被体育老师选中参加毽球选拔,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毽球。小小的毽球却有着千变万化的踢法,让她大开眼界。而她的出生地中山市小榄镇毽球运动盛行,培养出不少出色的毽球运动员,优秀的前辈们让她对参加毽球比赛萌生了憧憬。

胡健平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经常代表省市区参加各级毽球比赛

胡健平很快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2002年,她在第三届世界毽球锦标赛上首夺冠军,随后,夺冠对她来说渐渐成了“家常便饭”。由于过硬的实力,她大学还没毕业就被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副校长“预定”。副校长希望她能在学校发展毽球运动项目。胡健平深知毽球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作为世界冠军,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项运动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参与到毽球运动中。

胡健平在学校体育馆开展毽球训练

2010年10 月,从国家队退役后,胡健平放弃了留任国家毽球队当教练的机会,如约来到东沙小学当上临聘教师,担任体育教学和毽球队教练工作。然而,美好的愿望很快被现实“打脸”。

当年的东沙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艰苦,学校没有门卫、没有饭堂,更没有规范标准的训练场地。胡健平这个住惯了城镇的大姑娘,一下子来到四周都是农田的乡村,住在只有一个人的宿舍楼里,晚上经常因为害怕而失眠。“离开!”成了她这段时间唯一的想法。

但是朴实懂事的乡村孩子们很快改变了她的想法。孩子们规定早上七点训练,时间未到就在校门口等着;场地条件不好,他们从无怨言;训练再艰苦,都会咬着牙努力完成。有一天,胡健平生日,孩子们一起买了蛋糕给她庆祝。那一刻,她决定要挑战自己,留下来,做出成绩。

自此,胡健平开启了人生的“困难”模式。她舍弃休息时间,每天下午放学后带领学生训练到六点半。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上学日毽球队每天训练 3.5小时,周六训练 6 小时,寒暑假训练 15 天,风雨无阻。

胡健平带领毽球队队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荣获多项好成绩

东沙小学的学生们进步神速,陆续在区、市、省的比赛中崭露头角。2014 年,在江苏省举办的全国少儿毽球比赛中,东沙小学女子毽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女团冠军。世界冠军带出全国冠军,让这次比赛成为胡健平的“成名之战”。

从零开始:毽球运动成学生学习“助推器”

2014 年,胡健平被调到化龙第二小学担任体育教师,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化龙二小的学生数量是东沙小学的三倍,这意味着她有更大概率能选到适合踢毽球的好苗子。但代价是,此前四年累积的成绩将“一笔勾销”,新学校的学生毽球零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胡健平带队参加比赛

怎么让孩子们接受毽球这项运动?如何获得班主任的支持?怎么搭建适合毽球运动的场地?一个个问题困扰着胡健平,但她很快找到了“最优解”。

胡健平定下一条规矩,只有身体符合要求且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进入学校毽球队。作为世界冠军,胡健平在乡村学校里“自带流量”,不少学生希望跟她学习毽球。很快,加入学校毽球队成了一件“威水”的事,每到毽球队集训时,体育馆外总有学生驻足观看。

有的学生成绩不达标,进不了毽球队,胡健平就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入队。即便顺利入队,一旦成绩下滑,就会失去参加比赛夺冠的机会。“能忍受高强度毽球训练的学生,只要拿出一半的精力去学习,一般不会差。”胡健平说。不少学生为了练好毽球努力学习,成绩提升了,也使她成为班主任眼中的“红人”。大家渐渐乐于把优秀的学生输送到毽球队参训。

新的队伍“人才济济”,胡健平从纠正学生的错误技术动作开始,手把手带学生训练,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盘踢、磕踢、拐踢等关键技术。2014 年下半年,胡健平带领组队还不满 3 个月的毽球队参加广州市比赛,“小试牛刀”,获广州市第八名。

随后,化龙第二小学毽球队不断取得突破。2017 年 1 月,在首届亚洲少儿中国区毽球赛女子团体赛中勇夺冠军;2018 年,在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儿童组女子双人赛、男女混合赛上获第一名;2019 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儿童组男子双人夺金……

与化龙二小毽球队一同“飞跃”的,还有化龙镇的体育事业。毽球运动逐渐成为化龙镇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当地为推广毽球运动提供大力支持,化龙二小的学校设施也不断翻新,新改建的体育馆让学生训练不再受天气影响。

再迎挑战:推动更多学校将毽球作为特色体育项目

如今,化龙第二小学体育馆的陈列室内已“塞满”奖杯和奖牌。面对这些荣誉,胡健平却感到担忧。“想要冲刺更好的成绩,需要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发展梯队。”胡健平说。

胡健平用心用情用功以毽育人

她动员丈夫到化龙担任化龙中学的体育教师、毽球教练,由此形成中小学一体化发展模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不断提升毽球技能,在比赛中夺得更好成绩。

14 年以来,胡健平看到毽球运动对乡村学生的改变:有的学生沉迷手机游戏,为了夺得毽球冠军成功戒除网游;有的学生为了高中也能加入毽球队,努力学习,最终在中考时第一次踩上普高线;有的学生青春期叛逆严重,在毽球运动训练中逐渐学会团结精神,改善了和家人的关系……

目前,番禺区毽球运动发展迎来新挑战,区内接收毽球运动特长生的学校有限,对当地毽球队伍的建设造成不小影响。

面对新困难,胡健平决定继续“迎战”。她从不均匀的运动员分布调整到每个年级实现阶梯式发展;从学生各项技术学习到比赛场上的掌握运用,形成系统的教学手段。

胡健平比以往更“卷”了,她努力争取奖项,站上一个个领奖台:获全国毽球锦标赛“优秀教练员”称号、广东省大中小学生毽球锦标赛“优秀教练员”称号、“广州好人”称号等。

同时,胡健平不忘磨炼自身技能,退役后依然参加各种比赛,在全运会等赛场上屡屡夺金。她希望吸引更多“聚光灯”,让更多人关注毽球运动,以此带动乡村体育事业发展。

“我希望推动更多学校将毽球运动作为特色体育项目,帮助更多孩子通过毽球特长‘叩开’名校大门,真正成为乡村孩子人生的铺路石和引路人。”胡健平说。

以毽育人: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

在化龙乡村学校这块热土上,胡健平既教学又育人,展现为人师表的风采。

胡健平的弟子全力以赴投入比赛

曾有一位毽球队员觉得毽球队训练辛苦,又沉迷于手机游戏,于是就提出要退出毽球队,家长对此也束手无策。胡健平深感惋惜,于是找到这位队员语重心长地说:“老师也知道训练是很辛苦的,玩游戏是很轻松的,但如果你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参加训练,你将会获得莫大的进步,将来必定能够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每一个困难。”“胡老师做学生的时候,别人一个上午进行两场练习,但我会进行四场练习,正常训练结束后还会针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进行加强训练,所以老师获得了世界冠军的荣誉。如果你能像老师一样刻苦训练,相信你以后也会成为世界冠军。”经过胡老师多次和学生的详细谈心,与家长沟通,最后他重返毽球场并获得了全国冠军。

胡健平和丈夫张迪在进行毽球训练

缘于对毽球的热爱和对番禺毽球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胡健平除了自己在化龙任教,还动员自己的丈夫张迪也到化龙任教,担任化龙中学的体育教师、毽球教练。他们夫妻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番禺的毽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毽球运动已在化龙镇生根发芽并逐渐吐露出淡雅让人愉悦的芬芳。

胡健平所在的化龙第二小学校园充满毽球元素

谈及当年自己的选择,胡健平坦陈:自己从一名世界冠军到一名普通农村小学的体育老师,当时还是“临聘”身份,心里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胡健平回忆当时她的宿舍在学校 5 楼,晚上漆黑寂静的校园就只有她一个人,总担心会有坏人闯进学校,甚至害怕得连厕所都不敢上!面对这样的环境,“离开”是她当时的一个真实想法,她曾想过回国家队当教练、趁年轻去考公务员又或者放手一搏下海经商……

但胡健平深知,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是相当匮乏的,如果她离开了,是很难再有像她这样的专业人才再来任教的,对于毽球技术才刚刚入门的学生而言将会彻底打回原形。正因为对毽球的热爱,“弘扬毽球文化”的初心让她留下来了,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把爱挥洒在番禺的乡村深处,成为乡村孩子人生的铺路石子和引路人。

化龙教育指导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胡健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位教育者的担当和奉献。她以毽球为媒介,不仅传授给孩子们技能,更教会他们坚持、努力、团结和奋斗。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为乡村孩子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她的引领下,更多的乡村孩子将在毽球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价值,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潘伟璘 通讯员 陈理 区体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