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百千万见闻录丨粤汉铁路旧站 文旅融合新宠
2024-10-15 14:18:27
广州日报新花城

唯有在英德的这个两江汇合之处,你才可以目睹北江的船舶、铁路火车和公路汽车同框的奇妙画面,甚至在这里的一个废弃的小火车站,你还能同时打卡到新京广线和老粤汉铁路的遗址。这里就是英德连江口镇。

打卡粤汉铁路老站

英德连江口镇,地处北江、连江交汇处。它因奇峻幽深的浈阳峡而出名,民间又叫盲仔峡,是北江流经英德波罗坑至连江口的一段狭窄河道,由浈山、英山夹岸对峙而成峡、全长10公里许,从后人发现的绝壁古栈道来看,相传这里可能就是荔枝北上进贡通道的一段。《唐诗三百首》开卷第一位诗人张九龄,年轻时赴试广州,船过浈阳峡,挥毫写下诗句: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重林生五色,对壁耸千寻。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清代名人袁枚、汪广洋、朱彝尊等人也相继游览此处,留下绚丽诗篇,浈阳峡的奇异风光因此流传千古。

相比古代的文人骚客,今天的游客不仅可以在景区乘坐旅游观光船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北江奇峡风光,更能踏寻粤汉铁路的旧址,感受先辈开山劈岭筑路强国的情怀。

现在,最能缅怀粤汉铁路史的当然就是连江口镇老车头站旧址了。从铺着碎石的铁轨到老式火车头再到重建的火车站,这里的一切又仿佛重现了当年车站的面貌,停放在轨道上的一列旧式的蒸汽火车头是其最为明显的标志,它长25.5 米,高4.9 米,犹如沉睡的黑金刚,最初命名为“工农型”,1959 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厂与唐山机车车辆厂联合研制。在江涛和船笛的和声中,享受着不再风雨奔驰的安静“晚年”时光。在离此地不远处的工务段附近,如今还残存一段废弃的粤汉铁路。那里现在是一处小型的木材加工厂,与新京广线仅隔着一道竹篱笆。路基不长,残剩三十多米,枕木朽烂。

“今天,站在连江口老站,铁轨虽已消失,但耳边似乎还依稀响起列车的悠远鸣笛。”一位游客在火车头前,深有感触地说。京广铁路的前身是粤汉铁路,曾在英德的连江口镇设站,被当地人称为车头站,其旧址位于现浈阳坊内。如今的车头站成为了古镇的一处网红打卡点,与不远处的两株巨大的玉兰树,一起见证着当年粤汉铁路在此修筑时的峥嵘岁月。

玉兰古树见证詹天佑挑灯夜战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京广铁路浈阳峡这段地貌堪称京广铁路最美风景线之一,沿途江流湍急,崖壁森然,融山水奇峻、地势险要为一体,途经的游客无不被窗外的壮丽景致所震撼。

据史料记载,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北江沿江峡东岸修建了粤汉(现京广)铁路,在1936年9月1日首次通车,由广州黄沙出发,历时44小时抵达武昌徐家棚。当年詹天佑在英德段的铁路修筑工地项目办公室就坐落在现在浈阳坊老机车的位置,而牌坊门前两棵挺立200多年的白玉兰古树今天依然挺拔苍翠,它们与“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有缘,当年粤汉铁路修至连江口,因此段江流湍急,怪石嶙峋,“桥多、洞多、弯多、水多”的四多挑战,令工程进展受阻,而詹天佑就常披衣挑灯,在白玉兰树下苦思冥想施工攻关方案。1913年,英德黎洞至连江口线路竣工,古老的连江口,被一条钢铁巨龙隆隆前行时拉响的汽笛唤醒,千百年来与世隔绝的浈阳峡从此开启了铁路、公路并举的新时代,它的奔腾江河与千刃绝壁也被更多的世人所知晓。史载民众在浈阳峡火车站月台的两株高大的玉兰古树(詹天佑从山中亲手移栽在此)之间建立“浈阳坊”,以感其恩。


连江口镇老车头站旧址

今天的连江口镇,围绕粤汉铁路老站旧址,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化主题街,除复原了老火车站、蒸汽火车头、粤汉铁路铁轨外,还兴建了火车主题客栈、连江口站情景雕塑群、詹天佑雕塑、人字形铁路等,成为粤北纪念粤汉铁路的一座颇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古镇还积极挖掘北江疍家风情,打造北江游船、河鲜美食项目,兴建仿古文化街建筑,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直让人流连忘返,人们在此体验1927火车头客栈,参观当年庆祝粤汉连江口站通车的老照片,乘船游览北江峡谷,寻觅古人在绝壁留下的崖刻墨宝,而粤汉铁路老车站前的古老蒸汽机列车头,似乎寓意着古镇文旅经济的重新启程郁郁葱葱的百年白玉兰树,也在暗示着詹天佑的强国梦想与精神,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并未消失在时光隧道的尽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曹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吕惠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