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心传星愿丨从股市赚钱?还需看“心力”!
2024-10-15 23:36:41
广州日报新花城

image.png

金钱观很重要;财富于人生很重要;而人的性格与情绪,对于我们的投资成败,同样十分重要。

最近,身边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有无接触过经济学相关知识,似乎都在热火朝天地谈论投资。从债券、股票、基金、到房地产,总感觉要是不参与,就落后了。

图片

其实,投资热不仅仅是经济现象,背后也藏着许多有趣的心理学原理,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市场和做决策。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通过两位对两位散户的经历,以及专家的分析,来一起探讨:为什么很多人会热衷投资股市,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状态适合进入股市等等问题。

“认识自己最重要”
尽管投资市场上的确有不少赚钱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决策是否受到心理的影响。因为投资不仅仅涉及金钱的进出,同时也是心态的博弈。

图片

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采访到一位开户已近20年的老股民青姐,她笑言:“最近股市大火,据说吸引到一大波00后跑步入市。这个场面,我熟。2005年股市也大火,我就是那一年开的股市账号。”

青姐称2005年她尚在某高校读研,当时常常上天涯论坛看人气很旺的“股市论坛”栏目,她看后决定开户。“我们校门口就有一家证券营业部。跟我同时在办理开户的还有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年轻的,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三个开户的就有两个是学生,你看这个比例”,青姐大笑起来。

“我一直是自己瞎摸索,股市很多名词我懂,但实操、技术我其实不太懂”。那两年青姐买的股票几乎都是涨的,她还花钱给自己宿舍拉了一条网线,就为了避免校园网在炒股时卡顿。但她没算过到底赚到了多少钱,“我那时候股本也就2万块嘛”。

青姐说,其实股票没有清仓卖出并转钱到银行卡里,都不算赚钱。“在股市里赚了一点钱以后,很难真正止盈。往往会继续往里面投入更多钱,期望赚得更多。人性如此。每个人心底里都有赌性。最好不要唤醒它。”青姐后来不断往股市投钱,“到2008年股市大跌时,已经在里面亏了十八万元了”。挣扎了好一阵子,她最后忍痛斩仓出局。

图片

到那个时候,她终于明白了那句话:股市本身并不创造新的财富,它只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地方。“当大多数人都认为在股市里能赚到钱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即、马上退出了。要不然,你的钱就会变成那些可重新分配的财富被极少数人赚走。” 青姐提醒道。

青姐进而言之,“最成功的投资者往往不是那些赚得最快的人,而是那些能冷静分析、克服情绪干扰的人。因此,当你考虑投资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真的看懂了这个市场,还是只是为了跟风?理性投资,管理好情绪,才能走得更远”。

“别人买了我也得买”

作为一名“95后”非经济学专业的年轻人,今年仍在股市“小有收获的”广东女孩晓雪,向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透露,她第一次入市是在2015年。

“当时的股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只要是绩优股,几乎一路高歌猛涨,给人的感觉就是看准了、下手了,就没有不赚钱的。看着一波又一波股民在这股热潮中或多或少赚了些钱,我也心动了。”于是,晓雪与父母商量,将从小到大存在银行的“利是钱”拿出来,看看能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钱生钱”。父母全力支持晓雪的行动,不仅帮她把钱提了出来,还带着她到证券公司开了户。

晓雪入市的初衷,也是很多散户进入股票市场的缩影。也许大部分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身边的朋友赚了钱,心里就痒痒的,忍不住跟着买。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告诉我们,当看到很多人做某件事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觉得自己也该这么做。特别是在投资市场里,大家常常觉得“别人赚了,我不能错过”。

图片

这样的举措,有利有弊。如果你不是一个喜欢随大流的人,但依然跟风一股脑冲进了投资热当中,可能赚更可能赔。每当热搜或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日暴赚几十万”等词条,大家就会开始担心自己错过了发财的机会,于是急匆匆地进入市场。这就是心理上的“错失恐惧症”,代表的是人们对错过好机会的焦虑感。

在投资热潮中,这种心理非常普遍。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心理让我们更多地基于情绪做决策,而不是经过理性分析。总想着“再不买就亏了”“既然有人成功了,为什么不能是我?”,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很有可能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我肯定能抓住机会”

在经济市场中,波动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在投资过程中,过度自信并不少见,尤其是当我们经历了几次小小的成功后,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无懈可击。

上面说到的晓雪在2015年入市后,趁着当时一波股票红利,确实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让多年以来的利是钱翻了一倍,“当时,我觉得自己可厉害了,有种年纪轻轻就能赚到自己第一桶金的错觉,但我果然还是‘图样图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不久以后,我就得到了来自盲目自信的教训。

在保持翻倍盈利的势头不到一个月,股票市场突然开始急速大跌,晓雪以为这只是达到高位以后的阶段性调整,并不会持续多久,于是对此没有过多理会,让她始料未及的是,竟然在七八个交易日后,晓雪的账户几乎回到入市时的初始状态。

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没有经济学知识的人来说,投资中很大一部分靠的是运气,并不是每次都能靠直觉赢利。研究显示,投资者越是过度自信,越容易忽略潜在的风险,最后可能陷入困境。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会让我们忽视市场的波动性,盲目扩大投资规模。

比起冷静分析、理智研判,很多人投入了并不熟悉的投资市场,更多是为了赶上别人的脚步,显示自己“我也能行”。

图片

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或心理状态会更有利于进入投资市场呢?中学高级心理老师、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理事李艳月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投资行业是在不断变化的,新的投资机会和策略不断涌现。因此,投资行业需要多方面的性格特质来塑造一个成功的人才。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性格特点:

1. 具备分析与逻辑能力:

投资分析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这种性格的投资者能够深入研究市场趋势、公司财务数据等,这种分析的能力对长期投资的成功至关重要。

2. 冷静沉着:

拥有冷静理智性格的人更适合投资分析。他们能够在市场波动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市场波动所影响,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3. 具有耐心和毅力:

性格有耐心的人更能承受市场的波动,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不轻易受到短期市场噪音的影响。

4. 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投资者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谨慎处理每一个投资决策。

“亏了钱我真的受不了”

股票涨的时候,总认为还没到顶,舍不得抛出;而一旦跌起来,也不会轻易接受“沉没成本”,同样可能舍不得放手。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手里的某只股票连续跌了几天了,为什么还耗着,不找个机会立刻卖出呢?晓雪回顾十年前的那波“先赚又失”的经历,在后期的反思中,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更多的是不甘心自己原本赚了的钱,一点点‘随风飘散’了。”

现在,我们来试试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赚100块钱的开心程度,远不能平息掉亏了100块钱的痛苦?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损失厌恶”这种心理便控制了你。

人们天生害怕损失,宁愿冒更大的风险,也不愿意承认已经亏了钱。很多人不愿意及时止损,认为“再坚持一下,肯定会涨回来”。但实际上,越是不理性地持有,可能最终损失会更大。这种“怕亏怕承认失败”的心理,让很多投资者在市场中走得越来越偏。

图片

投资行业是在不断变化的,

新的投资机会和策略不断涌现。

面对投资起伏,

人们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李艳月就此说道,“投资是一项需要理性和冷静的活动,而情绪的波动常常会对投资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投资起伏,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接受市场波动是常态,理解市场周期性变化,不因短期波动而恐慌或过度乐观。其次,接受风险,理解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并能够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再次,乐观和自信,相信自己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并相信市场在长期中会给予回报”。


心传信札

写给梦想一夜暴富的人

首先我不会批评你。人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只要不违法,谁不想富裕一些呢?

只是,生活的现实与梦想,常常是两回事。

个人认为,比起赚很多钱,更重要的是具备掌控金钱而不是被金钱控制的能力。有人曾经追踪过美国和加拿大中彩票巨奖的人们,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未能真正享受金钱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有的盲目投资失败,负债累累;有的家庭破裂,比未中奖时更穷;有的夫妻分钱分道各买豪宅,却先后暴毙;有人被突然多起来的朋友蒙蔽,走上了不法之路,最终钱财尽失甚至吃上了牢饭;有的因暴富而给了子女不少钱,有的孩子游手好闲很快穷了,还有的染上毒瘾最后失踪。如此等等,他们还不是最惨的。

当然在上述的调查中,“美加”也有中大奖后“锦上添花”的人,他们占比很小,都是在中奖前已有着较好的金钱观、懂得合宜把握财富去做有意义的事,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奖后很低调。有的为了不被打扰而迁居;还有一个餐厅服务员,在领奖后换了辆好车,却依然在餐厅工作,其淡然态度,令其老板都怀疑其中了个“假奖”。

人生在世,不能被任何事情“冲昏头脑”,这也包括突然到来或者不断积攒得来的大额金钱。对金钱的把控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生的把控力。心中理想、价值观、规划力、执行力、想象力、奋斗的心与吃苦的精神、必要的对社会的回馈、洞察人性的思辨力等等,都因金钱这根隐形的线,而汇合到了一起。

在具备掌控力的时候,金钱可以带来很多便利,也可以实现很多梦想;但在六神无主的时候,金钱也会带来各种骗局,以及各怀心思接近Ta的人。

如果一个人已经习惯了追求浅层的快乐,对于未来没有长久的规划,同时也没有什么梦想,没有为家庭和社会付出的心,那么Ta得到再多的金钱,也很难活出精彩人生,更难把握金钱的未来走向。是的,金钱是“有脚”的。

“财商”当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风险可担的范围内自己合理追求和支配金钱、并教给孩子适度运用金钱,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是的,我们不能够只要求孩子分数高,不能只强调智商情商的“双商”,还有“财商”也不容忽视。金钱的发展史、其运作逻辑,其后都有值得学习的深度知识。确实,读书有用论,在金钱上也是通用的。如此,当孩子衣食无忧的时候,不会问出“何不食肉糜”的话;贫穷的时候,也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长远的未来。

穷与富的差距,除了其他因素,还有思维方式的影响。有调查显示,美国人花在彩票上的钱远远超过花在电影、音乐、游戏和书籍上的钱的总和。而底层家庭平均每年花在彩票上的钱是高收入家庭的4倍。其后是两个阶层对“延迟满足”效应的态度,即为了长远一些的目标放弃眼前的部分需求。而“延迟满足”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行为和情绪进行合宜把控的自控能力。

此刻若无太多财富,没有关系。如果你未成年或仍在校,那好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老道理,绝对其来有自;如果已经进入社会了,那就凭自己的努力与特长,去好好赚钱并尽量存储一部分,为未来打算,为赚中钱和大钱做准备。在此过程中,去观察这个时代,也多去了解自己,去寻找合适自己的一条路。

若你已经有不少的财富,记得一句话: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譬如说,炒股一定不要加杠杆。

祝大家都过上欣欣向荣的人生,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一路前行。

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阿岚
2024年10月15日

每周二晚,我们不见不散!


出品: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
策划:赵素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意聆、胡群智、兰岚
统筹:史勇、王圆媛、陆凯声、黄馨怡、车超进
视频:全欣欣、梁意聆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圆媛、吴一钒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