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牵着经济发展,既关系着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需求,也积蓄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广州市政协聚焦医疗卫生领域开展协商议政,助力广州实现医疗事业和医疗产业互促双强。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工作多年的广州市政协委员叶理,立足专业领域,先后就广州化妆品行业、医美行业的整体发展建言献策。
日前,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化妆品检测中心,叶理告诉记者,“今年,我还酝酿就企业出海和人才培养的话题准备提案,希望从更小的切口入手推动化妆品行业、医美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建议整合优势打造大湾区医美名片
自2012年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皮肤屏障的研究,2018年来到广州的叶理开始兼顾化妆品安全性与功效评价的工作。从他的观察来看,近年来化妆品医美等“颜值经济”中不用动刀的轻医美项目正在持续快速增长。
叶理指出,医疗美容的定义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所以这也决定了医美所需要的专业性和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就伴随很多不规范的问题。
“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监管标准,医美机构完全以商业收益为唯一的出发点,而忽视求美者的皮肤和所处的状态适合哪一类型的医美项目,会导致医美项目的错误或过度使用,最终可能导致很多的皮肤问题。”他指出,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敏感肌出现,可能与化妆品、医美项目的不科学使用有关。
“医疗美容,医疗是前提。”为此,叶理在今年广州市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推动广州市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认为,“针对医美的行业,公立医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专业的培训、标准的制定、行业的引领,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比如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已开展多期的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培训班,为广东地区培训专业医美人才。
“这也是广州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医疗机构众多,也汇聚了较为全面的医美机构及上下游相关的产业集群。”立足广州,放眼湾区,他建议,整合大湾区各城市的优势,打造一张面向世界的“医美名片”。以广州为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发挥公立医疗资源与医美相关产业链汇聚的优势;联合深圳医美机构的数量与体量优势,结合香港澳门地区的国际化视野与外籍人士的医美需求,打造全链条的医美产业集群,服务大湾区,面向全世界,打造享誉海内外的医美名片。
该提案已于两会期间立案,提案获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联合多个协办部门,于近期正式给予了回复意见。叶理了解到,广州的相关政府机构已开展了诸多工作,如增加对医疗美容机构的抽查频次、组织从业人员参与培训活动等。他坚信,未来在医疗美容机构、监管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下,能够齐心协力推动医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使更多求美者受益。
中国化妆品出海具备技术与质量优势
从宏观政策制定出发,叶理今年关注的问题更为微观和细致——中国化妆品的出海和行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中国的化妆品相关法规堪称全球最严,符合中国的化妆品法规基本满足了出口的条件,这为中国化妆品的出海提供了技术与质量优势。在化妆品出海的热潮之中,叶理认为,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既是化妆品的集聚之地,又具备产业链优势,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政府应与优质企业共同谋划,助力国产化妆品出海。
另一方面,化妆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支撑。“广州虽然产业规模庞大,但以中小企业居多,缺乏有国内外优质化妆品企业研发与管理经验的人才,同时也未搭建国内一流的化妆品学科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与品牌打造。”
对于化妆品行业的人才培养,叶理近年来深有体会。“无论政策多么优良、设备场地多么专业,最终都需人才来予以落实。”他建议,从高校培养的角度进行底层设计,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化妆品专业,并通过人才落户政策吸引具有丰富研发与管理经验的化妆品领域人才。
呼吁关注中老年和放化疗后人群皮肤健康问题
除自身擅长的专业领域之外,叶理还始终关注人民健康这一议题,时常参加一些公共科普活动。“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期望通过自己的呼吁,让大家关注包括皮肤健康在内的身体健康问题。”
从体重健康管理到中老年人对于身体的关注和慢性病的管控,今年他还计划继续关注皮肤的健康管理和宣教。“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一直通过屏障功能维持我们身体的免疫稳态。我们很多中老年的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老年瘙痒症等其实都跟皮肤的健康有关。我们在社区义诊、数据流调中发现,最需要进行皮肤护理的中老年人群,其实还是没有科学的护肤理念。”
在叶理的研究中,他还特别关注放化疗后人群的皮肤护理问题。“我们的调研发现,很多患者存在放化疗后皮肤瘙痒的术后不良反应。”因此,他也在努力和团队从合理护肤等健康宣教等方面,改善这些人群的术后皮肤健康问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胡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