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回乡养锦鲤,富了一个村 | “最后100米”百名记者蹲点社区(村)
2024-10-09 15:03:46
广州日报新花城

“来喽,开饭喽!”在广东水天骄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天骄”) 峡石村养殖基地,负责人蒲诗其一边说着,一边用水勺敲响装有鱼食的塑料桶。只见水池里,锦鲤成群结队快速浮上水面,“听话”地朝她游来。一勺勺鱼食洒落,水面泛起点点涟漪,色彩斑斓的锦鲤大口争食,如朵朵繁花盛放,情形喜人。

“我们依托进口种鱼进行自家繁殖,目前养了20多个品种的锦鲤,根据品种、长相来定价,一尾锦鲤可以从几百上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蒲诗其介绍说,基地同时还养殖鳗鱼、桂花鱼、水鱼等食用鱼,“将食用鱼与锦鲤混养,不仅能提高养殖质效,由于锦鲤价格相对稳定,混养还能一定程度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说起锦鲤养殖,蒲诗其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而鲜为人知的是,她涉足这一行业仅两年多时间。“之前的十几年,我在广州、佛山的商业旺地有3家餐饮门店,规模挺大。”蒲诗其称,在从事餐饮行业其间,她接触了水产养殖的行家,对这个行业生出兴趣,“2021年底,我结束了餐饮生意,回到家乡江高,当起一名‘新农人’。”

“江高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水源充足、水体和水质稳定,很适合淡水养殖,养出来的锦鲤、鳗鱼等鱼类的品质高,经济效益更高。”站在峡石养殖基地的观光连廊上,不时有白鹭在眼前展翅飞过,蒲诗其指着远处说,“峡石基地背山(峡石岭)面水(巴江河),生态环境相当好;水天骄深耕江高镇20多年,成立了锦鲤专业合作社,积淀深厚;大股东又是水产养殖的老行尊,这些都让我充满信心。”

2022年4月,蒲诗其加入水天骄,成为合伙人之一,并负责峡石村锦鲤和鳗鱼养殖基地。然而,信心不能当饭吃,半路出家的蒲诗其边埋头苦干,边努力学习。在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江高镇农办等的指导下,水天骄定期邀请科研机构、高校的渔业专家来开展培训,指导合作社社员不断优化养殖繁育技术。“这些讲座理论联系实际,很实用,让我收获很大”,蒲诗其说道。

“要把事情做好,得讲究方式方法,只有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才能焕发生机。”蒲诗其和团队着手对峡石养殖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发展设施养殖,提高养殖设备和装备水平,推行“生态净养”绿色养殖新技术,克服了传统水产养殖“靠天吃饭”的局限,提升鱼塘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建起“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发展发展环境友好的现代养殖业;引入智慧渔场信息化平台,提高养殖生产质效,降低养殖成本……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鱼类的存活率和经济价值。

2016年,水天骄创办了锦鲤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养殖,打造水产养殖品牌,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致富。“2022年我加入了水天骄锦鲤养殖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家报团取暖,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合作社社员、养殖户陈桂前开心地说,合作社会对养殖户的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给大家提供鱼苗、饲料、技术,大家只需要专心把锦鲤养好,连销路都不用愁,我承包的鱼塘有20多亩,如今,每亩年收益实现翻倍,这是很可观的。”

目前,水天骄共有6个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养殖面积800亩,年产优质高档锦鲤1000万尾,优质高档食用鱼280万斤,年产值8000万元。蒲诗其以峡石村养殖基地为例说道,锦鲤养殖带动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就业,辐射养殖户50多家,还吸引了一些外地的养殖户前来加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峡石村是一条传统的纯农业村,村集体收入低。”江高镇峡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杰湧介绍,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峡石村这些年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农业现代化为主动力,积极引入特色水产养殖、现代花卉产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条鱼”“一朵花”经济,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转型发展。“以前一整片鱼塘一年收益10万元左右,水天骄落户峡石村一年多,联农带农成效显著,集体收入提高到30万元。”朱杰湧举例道。

回乡养殖锦鲤两年多时间,曾经皮肤白皙的蒲诗其已经晒出了健康的小麦色,“我们还将探索锦鲤孵化、研学与鉴赏一体化的示范基地建设,尝试打造水产养殖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让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打造集智能养殖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水产养殖基地,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蒲诗其感慨道,“广阔农村,大有可为!个人成长能和家乡建设同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

报道统筹:肖桂来 董业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通讯员:谭札烽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