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胡一川与新中国:“到前线去”与“开镣”
2024-10-10 12:52:02
广州日报新花城

胡一川(1910-2000)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美术家与美术教育家,中国新兴木刻先驱,革命美术家,中央美术学院主要创始人之一,广州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恰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联系胡一川的艺术人生,从1925年考入厦门集美学校到2000年他走完最后的人生旅程,他在美术与美术教育事业上亦走过了75年。75载风雨兼程,胡一川始终走在艺术的前线、战争的前线、教育的前线、时代的前线、人生的前线,始终向着“开镣”奔赴在最前线。

在集美学校学习期间,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荷属学生会主席的胡一川,深受鲁迅的影响,在杭州国立艺术院学习的他追随鲁迅的步伐,参加中国最早的左翼美术团体“一八艺社”并担任组织委员,随后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并担任执行委员。

1930年,20岁的胡一川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生大道。

回顾胡一川的艺术人生,作为文艺战士的他亲历了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共产党为夺取革命胜利不畏困难与险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见证并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进程。作为美术家,胡一川创作出大批红色美术作品,相关富有时代特色与民族特征的艺术名作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经典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胡一川是新中国美育与美术教育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并且为新中国艺术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代表作版画《到前线去》和油画《开镣》可谓是其一生的写照。

1932年,参加新兴木刻运动的青年胡一川亲历了“一•二八”事件,空袭中他直面上海闸北惨状,陆续创作出《闸北风景》《恐惧》《到前线去》等革命美术作品。极具代表性的《到前线去》可堪中国新兴木刻的经典力作,在邮电部发行的纪念新兴版画运动六十周年邮资信封上,邮资图案正是《到前线去》,该作品也被美国的教科书《与艺术共存》收录。

作品生动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美术青年在救亡运动中的精神风貌,兼具艺术性与革命性,整个画面简单有力、粗犷朴厚,黑白明晰的风格、粗简刚毅的线条透射出强烈震撼的力量。


《到前线去》  木刻    胡一川

在《到前线去》作品署名与标识上,胡一川将自己的名字从原来的“胡以撰”改为“胡一川”,以此来激励自己要时刻走在时代的最前线。作为艺术青年,胡一川以木刻刀为武器,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以螺丝钉的精神活跃在工人题材的版画创作中,深刻体现出“到前线去”的初心与使命。诚如他在1937年1月25日的日记中所写,“你应该勇敢地跑到时代的前头当旗手,而不应该握着时代的尾巴。”

“七七事变”后,28岁的胡一川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发起人之一并任候补执行委员,担任“延安抗战剧团”副团长并赴国统区宣传抗日救亡。

1938-1941年间胡一川先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木刻课教员、“鲁艺木刻工作团”团长、《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木刻记者、木刻工厂创办人、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党支部书记等职,期间积极探索艺术民族化道路,他认为,“没有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在国际上是不易立足的。没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家是很容易被人忘掉的。”(1957年7月11日日记)他坚持“为时代画作为人民书写”的创作导向,创作出大批木刻宣传画,创新实践出大批水印木刻新年画和套色木刻宣传画,深受百姓喜爱并得到朱德、彭德怀、陆定一等领导人的肯定。

1942年,毛泽东亲自主持延安文艺座谈会,胡一川有幸被邀请参加座谈会,期间深受鼓舞并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将如何为人民而作的方法论贯彻到底,随后创作出油印套色木刻《牛犋变工队》等大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悬挂在延安毛主席窑洞会客室墙上的《牛犋变工队》作为礼物送给来到延安的外国记者。

胡一川“到前线去”的姿态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勇毅而坚定。

1945年胡一川离开延安到张家口华北联大三部(文艺学院)任总支组织委员,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三部美术科副主任,期间带领师生深入民众,收集素材,创作大量速写、套色木刻、宣传画等美术作品。

正式回归到教育工作者身份的胡一川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1949年他率领华大美术科与徐悲鸿北平艺专合并组建中央美术学院,任党组书记、教授,合并与重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胡一川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方向,以最快速度处理与协调各方力量,全力推动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一川对新的时代充满激情,经历过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他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解放”和“自由”,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思索怎样再次拾起心爱的油画笔,用最真诚的作品礼赞新中国。在煤渣胡同六号中央美术学院教职员工宿舍的小房子里,他用最真挚的情感与最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了《开镣》这幅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经典,揭开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悲壮而动人的一幕,表达了无数革命先辈在敌人监狱中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坚守着对党的坚定信仰、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同时也传递出中国人民因打开了身上的脚镣最终得解放的欢欣。


《开镣》  油画    胡一川

1953年3月,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百废待兴,上级党组织调任胡一川到武汉组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开拓党的艺术教育事业。对于一心想投入创作的他来说,南下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到筹建工作中。然而,胡一川再一次作出了重要的抉择,毅然只身南下。他在日记中写道,“党决定我去,我就服从决定,到那里去好好工作。”(1953年3月1日)

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南迁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作为首任院长的胡一川,以满腔热情投身到美术教育工作中。他号召全校师生发扬“体验生活、接近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教学改革上不断“开镣”,创建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带领师生创作出大批描绘生活气象、反映时代脉搏的现实主义作品。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延安精神在一代代学子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回顾胡一川的一生,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他勇于站在人生的前线与时代的前线,用澎湃的艺术激情与高昂的革命热情创作了一幅又一幅振奋人心的作品。在数十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胡一川主动站在艺术的前线与教育的前线,他坚持以创作带动教学,无论工作如何繁冗,他始终努力挤出碎片时间,用画笔记录生活、描绘时代、讴歌人民,践行着一名人民艺术家的坚守与担当。他用生命与热血诠释了“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将伟大的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播撒到了祖国大地。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胡一川晚年创作了很多书法作品,特此引用其中的两幅——“川流不息”“源远流长”来表达对这位“大先生”的崇敬:历史川流不息,精神源远流长。




文/卢秀峰(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2024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以胡一川艺术思想为载体的高校美育创新实践”(编号:2024GXJK473);2024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以胡一川艺术思想为载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2024JGXM_115);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艺术类高校课程思政的整体性设计”(编号:6040323148)。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运成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