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不仅省内自驾游升温,一些名人故居也在假期迎来了游客量的猛增。在清远英德的一座古村内,就深藏清代抗倭名将吴光亮的故居。黄金周的第一天,不少省内游客在游览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来到这位抗倭名将的故居参观,听吴光亮后人讲述先辈浴血抗倭、保卫台湾的故事。“当年,我的曾祖父吴光亮带着200位乡勇前往日本抗击倭寇,这些乡勇最后都战死在台湾,所以,台湾同胞和我们自始至终都是一家人,每年都有很多台湾同胞来到我曾祖父的故居这里参观。”在清远英德市文物保护单位——吴光亮故居,吴光亮第四代后人吴祖西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说。如今,这里已成为清远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经常有台湾同胞和台湾的青年人,来到这里,寻访这位历史名人的事迹。
吴祖西向游客们介绍吴光亮的事迹
吴光亮故居位于清远英德市黎溪镇松岗围村。这是一座保持着传统风貌的古寨。在吴光亮故居,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的个人物品以及详实的文字记录将吴光亮先生的一生展现在游客面前。吴光亮第四代后人——吴祖西带领我们参观了吴光亮故居,并介绍了吴光亮故居建筑的特色以及内部装饰。
吴光亮故居的一砖一瓦都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吴光亮后人吴祖西如今是故居的专职讲解员。“今天是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天,能有这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我很高兴。”吴祖西向记者介绍说,曾祖父吴光亮是英德黎溪人,早年投军,屡有升迁。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奉命赴台湾,统领“开山抚番”事务。光绪元年(1875年),擢记名提督。三年出任台湾镇总兵。治台20余年,颇有政绩。督办开通的八通关古道是台湾岛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现为台湾一级古迹。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吴光亮奉命赴台抵抗入侵倭寇,与倭寇血战数月,终因援军不至而被迫撤离。他曾被授予“建威将军”“诚勇巴图鲁”等称号,其事迹在台湾影响甚广,被收录入《台湾先贤先烈专辑》,并出版发行《吴光亮传》。《吴光亮墓志铭》记载:“吴光亮光绪五年(公元 1879 年)署理福建建宁镇,十一月补授福建南澳镇,赏给三代正二品封典”。
吴祖西向记者介绍,吴光亮治军有方,爱兵如子。《英德县续志》载:“治军台湾时,凡病亡士兵,悉令其亲属携骸归里安厝,捐廉仁欠给,数逾钜金万,其好学乐善,为诸将所罕匹。”现存于吴光亮故居的一座“功勋碑”详细记录了此事。“我的曾祖父不但捐资抚慰病亡战士,而且在家乡创建慰忠祠,祠内墙上刻有随他征战而牺牲的战士姓名,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吴祖西说。
为纪念吴光亮,2021年11月30日吴光亮故居“广东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在英德市黎溪镇恒昌村松岗围组举行。在吴光亮故居的清台经贸文化交流中心专门为学生设计了生涯教育课程。通过专业的辅导和交流,游客们可以了解了两岸经贸文化的深厚历史。
在吴光亮故居门前的地上,摆放着两块石头。吴祖西介绍称,这是练武石,当年他的先祖吴光亮在松岗围村内办学,私塾不仅要求学生学文,还要求学生学武强壮体魄。而这种习武之风也为吴光亮后来招募老乡前往台湾抗倭提供了基础。“当年跟着我的曾祖父一起到台湾保家卫国抗倭的很多乡勇,就是从小就习武,才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吴祖西说。
吴祖西告诉记者,近年来,广东省有关部门拨专款用于启动吴光亮故居古建筑群修缮,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先后投入1500万元对古村进行改造,当地生态旅游也发展得有声有色。如今,吴光亮故居改造项目已建成落地,建有吴光亮台湾史迹馆、铜像广场、松山书屋古建筑群、古代军用遗址公园等宣教功能平台。随着吴光亮故居“广东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挂牌,这几年,前来参观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每年都有很多台湾同胞前来“寻根”。“很多台湾同胞都是在台湾的部分史料中看到有一位抗倭名将曾经浴血保卫台湾,前来瞻仰这位抗倭名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区子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区子晴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区子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