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赛场上,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组队项目)往往是最具“科技感”的项目之一。近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蒋家俊和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队友方灿豪配合默契,拿下第47届世赛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在该项目上的“三连冠”。
丨比赛:逆风翻盘 以总分0.1分的优势排名第一
本届比赛以农业机器人为原型,要求选手完成“果蔬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与调试”和“播种机器人设计与调试”两个综合任务,涉及设计、原型制作、导航和定位、视觉、机器人环境交互、测试和故障查找、综合演示等模块考核。
本届项目名称中新增“自主”二字,给原本就是多学科融合的科技性项目赋予了更高的技术含量。比如在元器件配置上,增加了深度相机与激光雷达。
比赛过程虽然充满波折,蒋家俊与方灿豪这对“技能双子星”同心协力、配合默契。当比赛进行到模块D“机器人导航与定位”时,选手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基础检查和故障排除。由于D 模块给出的时间由赛前公布的三个小时到现场只给两个小时,时间非常紧凑,两人完成编程时只剩下约20分钟时间进行程序测试和参数调整。
现场测试时,机器人顺利通过起始区,进入导航与定位区域,此后一直“转圈”寻找入口。场外的空气似乎凝固,教练们的内心从满怀期待到焦急万分……最终自主导航的机器人停留在入口处,丢掉了原本以为不会丢的分数。
比赛还要继续,方灿豪与队友顶住巨大的心理落差,积极准备后续比赛的任务内容。最终方灿豪与队友蒋家俊相互配合,凭借良好的总体发挥,特别是在模块F“机器人环境交互测试”中成为全场唯一获得满分的队伍。
最后,两人以总分0.1分的优势排名第一,荣获金牌,实现了逆风翻盘,也守住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三连冠”。
比赛中
丨比赛模块增加,两人配合默契
“他(方灿豪)挺有责任感。”“他(蒋家俊)挺有担当的。”当记者让两人互相形容对方性格时,两人给出答案也颇有默契。
“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是双人项目,与单人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需要与队友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完成任务。”方灿豪表示。因此,两人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机制,确保双方能够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需求。
早在2023年5月,两人便开始搭档参赛。“去年6月我们第一次搭档参赛,大家比较生疏,一些要做的工作没有互相提醒,不知道对方做了什么步骤。”蒋家俊说。后来他们把工作清单列出来,让大家清楚哪些做了,哪些没做。到去年9月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时,两人的配合已十分默契,并顺利拿下金牌。
第47届世赛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教练、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教师章安福表示,本届世赛比赛模块从5个变成了9个,要求选手能够适应多种变化的赛场,更加强调选手能力的全面性。因此,在训练上,由原来的几个单一模块训练,调整成了综合模块训练。
因此,赛前训练的重点是综合能力和团队默契度的提升。“在比赛中,突发状况是难以避免的。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和队友会提前制订应急预案。我们会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机器人故障、传感器失灵、通信中断等,并针对每种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会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这些突发状况并实践我们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在真正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解决。”方灿豪说。
蒋家俊和方灿豪
丨蒋家俊:初中一度迷茫 看到师兄夺金燃起斗志
2018年初中毕业时,蒋家俊并没有想过能够在世界大赛上夺冠。他跟很多普通的技校生一样,只想着到技校学习一门技能。彼时,在广州工作生活的父母为蒋家俊选择了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入学一年后,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勇夺金牌的师兄胡耿军载誉而归,学校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运动场上看着师兄向全校师生发言,蒋家俊心中燃起了为国争光的斗志。他主动提出加入学校的精英班,开启了冲击世赛的征途。
“专业不对口”,“没有软件编写基础和英语底子”,“小白”蒋家俊唯有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蒋家俊每天的时间精准到以分钟来计算,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有时甚至凌晨3、4点才休息,是公认的“拼命三郎”。业余时光,蒋家俊亦毫不松懈,学编程、刷英语。训练期间,他精心编写了数千个代码文件,历经上万次的动作演练,不断循环往复着编程、调试与演练的过程。最终,蒋家俊在层层严苛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国手为国争光。
征战世赛五年,蒋家俊不是没有遇到挫折。“当每天都在重复做一件事情,又没有突破时,就感到乏味。”蒋家俊举例说,去年备战国赛时,一个移动模块一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让他倍感失落和焦虑。后来他听从教练的建议,让自己“放个假”休整心情,最终克服过来。
如今,蒋家俊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在同样的学校运动场上接受嘉许,成为别人的榜样。“学习技能的刚开始可能是兴趣支撑,但到了训练的后期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坚持下来,你就是冠军。”蒋家俊表示,初中时他一度迷茫自己要做什么,现在他有了更清晰的目标——留校给师弟师妹们传授经验,培育更多技能人才。
丨方灿豪:三次冲击世赛终圆梦
方灿豪比蒋家俊早一年入学。2017年,方灿豪报读了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我平时就喜欢拆解机器人等机械设备。”方灿豪对机器人抱有浓厚的兴趣。了解到师兄们在世赛中为国家争得荣誉,方灿豪也渴望自己能够登上技能之巅。为此,方灿豪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成功留在了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精英班。
2018年,方灿豪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选拔赛并获得移动机器人项目第三名,在随后的广东省选拔赛夺得二等奖、在全国选拔赛获得第四名的成绩,成功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然而,在“三进一”选拔中,面对新赛题、新内容,方灿豪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最终仅获得第三名,成为备选选手,无缘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方灿豪并没有灰心。他在与第45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正选选手的一同训练中,对不同机器人的性能有了更多了解,学习优化了调场方式。他着重训练上场测量,在场下规划路径,通过计算弥补机器人运动的误差,减少上场调试的时间,争取上场就能跑。在程序上,他狠下功夫掌握三轮底盘运动学公式,进一步提升编程水平。
作为第45届世赛国家集训队前三名的选手,2021年4月,方灿豪和来自云南技师学院的队友杨志凯直接进入第46届世赛中国集训队。方灿豪与队友一起努力比赛,每个星期参加三次测评,最终顺利通过考核,进入第46届世赛中国集训队移动机器人项目前三甲。但由于国家集训队未进行最终的考核,方灿豪再次与世赛舞台失之交臂。
但方灿豪依然无比坚定,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为梦想再次拼搏。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9月,他和队友蒋家骏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此后,两人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参赛选手。
“我们在比赛中有一定程度的失误,但是我们沉住气,战胜自己,也战胜了对手。我相信,这次宝贵经历一定会让自己在技能之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走得更好。”方灿豪在获得第47届世赛上夺冠后表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何颖思 通讯员:方常亮、刘泱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