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就是王振义的百岁生日。走过风雨百年,如今回望,最让王振义无法忘怀的,依旧是1986年的那一段时光,他与一众研究人员利用全反式(维甲酸)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其首创的白血病疗法被国际公认为“上海疗法”,使得APL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基本治愈的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更是被无数人称为“神药”。
这一生,王振义勋章无数:他是无数白血病患者心中的“药神”,是“一门四院士”佳话的缔造者,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如今,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这一生,他又放弃了很多:他放弃了血液学著作的稿费,放弃“神药”专利,捐掉几乎全部奖金,至今仍一身清贫——他所居住的地方,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为他租的房子,“以后要还的”。
王振义院士在上海家中收看颁授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副院长赵维莅陪同。
“一生只做四件事”
出生于1924年的王振义,祖籍江苏兴华。因笃信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王振义的父亲在给家中5子起名时,分别冠以“仁义礼智信”,王振义是家中次子。
回顾百年之变局,王振义见证了上海的起起伏伏,1927年的上海光复起义、日占时期的山河破碎,1949年的上海解放等。“为国为民”深入到家族每一个人的心里,王振义的兄弟姐妹们不少从事的都是电力、交通等实业,而王振义本人则是毅然选择从医的艰苦之路,将救死扶伤的使命刻在心里。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当时还是青年医生的他,足迹遍布皖南、嘉定各地,可以说是“哪里需要就跑去哪里”。王振义曾这样深情表白:“我最盼望国家富强,百姓安稳,我能做一个好医生。”
王振义肖像
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振义形容自己“一生只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解放舟山群岛之际,他为在太湖练兵的战士们治疗血吸虫,立下三等功;第二件事,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前往东北中朝边境,为患上“肺吸虫病”的战士们进行治疗,立下二等功;第三件事,是发现了全反式维甲酸可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第四件事,是开卷考试,“我来做年轻人的拐杖”。
“只想病人好”
时间回到1959年,当时的青年医生王振义第一次“见证”白血病对患者的折磨后,便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一疾病。历经十多年,他带领团队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成正常细胞。
1986年,王振义接手一位生命垂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在众人都表示无力回天之际,他顶住压力,建议女孩服用研发七八年且还处于试验阶段的“新药”——全反式维甲酸。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症状明显缓解,治疗一个月后更是逐渐康复。
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攻克凶险的白血病
那一年,他又继续开展临床试验,诱导分化疗法一次次得到验证。他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很快在国际范围内引发了巨大轰动。随后,在此前的研究基础上,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一起探索,进一步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这一方法被国际公认为是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APL也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成人白血病,王振义则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要赶紧让全世界患者吃到药”,为了这一想法,当时的王振义几乎无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交付给当时的医药市场,并放弃专利申请,“钱或者名誉的问题,我不会去想,我只想病人能好。”他说。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1994年王振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但身处高峰之时,他却一度想全身而退,主动把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让位给学生陈竺。他说只有把学术财富留给年轻人,整个社会才能向上,“人才就像是抛物线,你到了高峰,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就要让贤,让更年轻的人才顶上去。这样整个抛物线才能不断向上。”
1987年3月23日,王振义(左四)参加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
从医执教76年,王振义培养了多名硕博人才,更带出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名院士,留下“一门四院士”的佳话。他还坚持给自己“加试”,主动邀请年轻医生提出疑难病例,然后提前翻阅资料,每周四再与他们共同讨论,这一传统延续了20年。这些讨论也被集册成《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至今已出版十多本。
因为“只想病人能好”,王振义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以百岁人生诠释医者仁心;因为要“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他甘为人梯,为年轻人引路。
“做一只清贫的牡丹”是王振义的人生哲学。王振义最爱白牡丹,开时热烈,又清丽淡泊,回望一生,他做到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程依伦、张慧琪
图/新华社、新民晚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