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人民工匠”许振超:传承“劳模精神”,推崇“工匠精神”
2024-09-30 12:31:50
广州日报新花城

近日,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

在全国第一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墙面上写着许振超的寄语:“国家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离不开科学家,也离不开工人。既然当了工人,就得干绝活,当个能工巧匠,同样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

对于获得“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他说,这个称号是奋斗在各行各业工匠们的共同荣誉,是党和国家对中国工人群体的认可和鼓舞。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是传承“基因”

今年74岁的许振超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但说起话来仍铿锵有力,也总会流露出爽朗的笑容。

在“许振超大师工作室”,他向记者讲述起了自己从“劳模”到“工匠”的故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劳动竞赛,比的就是吃苦耐劳,作为普通劳动者,就是讲究干活的。”许振超说,当时国内的许多建设物资都是从国外进口,港口也没有半机械化、机械化,港口工人的劳动强度是非常大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工人都在努力为国家建设尽到一份自己的责任。

一艘拉了上万吨化肥的船靠岸,怎么才能尽快卸完?靠的就是工人们的劳动竞赛。“每个班你干400吨,我干500吨,他干600吨,就是这样玩命干、拼命比。”

“谁干好了就留住了流动红旗,没什么物质奖励。”许振超说,当时的港口工人是将自己当作国家建设的“主人翁”去干活,而他也是深受这种精神感染,“正如我之后经常说的那句话‘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实际上就是青岛港码头工人的精神传承。这种精神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

弘扬“劳模精神”,不一定是吃大苦、耐大劳

2001年,青岛港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跨入综合性国际亿吨大港的行列。到2005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1.87亿吨,成为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大港,集装箱吞吐量631万标准箱。

“效率”一直被看作港口的生命线,是衡量国际航运枢纽能力的关键指标,而被称为码头“心脏”的桥吊又是重中之重。

2003年4月27日晚,许振超和工友们经过6小时27分钟的艰苦奋战,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仅仅5个月后,振超团队又刷新了这一纪录,单船效率达到每小时381自然箱。到2019年,他们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时,单船效率已经提升到514.7自然箱/小时。

“劳模精神当然需要弘扬,到了现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劳模精神也不一定是就是吃大苦、耐大劳,更需要拿出智慧去掌握现代化的装备和技术。”许振超说,这并不是奋斗个三五天就能够学会、掌握的,需要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他看来,“劳模精神”在当今时代,除了需要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外,更需要有定力、有毅力、有悟性。

他解释,现在很多技术学习是非常枯燥的,有些人学着学着就学不下去了,如果没有定力一点点学习,没有毅力坚持下去,就很容易半途而废。“要成为一位比较优秀的工匠,没有悟性是不行的。”许振超说,对于老一辈传授下来的东西需要有“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也是最需要悟性的地方,分辨出哪些技术可以继续坚持,哪些则需要被抛弃了。“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中,放大仔细地去看,就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再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一步步创新,一直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中)和工友在一起

推崇“工匠精神”,激发劳动者内心对工作的热爱

“我觉得要大力推崇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激发劳动者的内心去热爱这项工作,敬畏这项工作。”许振超说。

在一茬又一茬不同时代的工人培养方面,许振超也在不断总结着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独特的思维和看待事物的方法,坦率地讲,有些思维方式方法我教不了也管不了。”他说,但是有一条他会明确地告诉这些年轻人,要学会怎么干活,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在情感交流方面,他觉得一个年轻人到了单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安全感”,当初来乍到的年轻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单位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

“‘爱’有时候并不是清风细雨,表现出来的方式可能年轻人会接受不了。”许振超坦诚,如一些涉及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以及工作上的监督,他都会非常严厉。他说,年轻人到了他这里学习、劳动,他要对年轻人的父母负责,他有责任保护年轻人的安全。“如果我保护不了,我都没脸见他们的父母,所以这是底线。”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其他技术工作方面的问题,他会试着和年轻人平等交流。“如果是我做错了,我也绝对会道歉,不会维护所谓队长的‘面子’。这样做我觉得效果反而更好,最起码我们之间可以平等交流。”

他告诉记者,他还是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年轻人心中还是要端正对劳动者的正确认识,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力气和汗水投入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要去纠结昨天,也不要过度奢望明天。明天一定会很美好,但也不要不着边际。踏踏实实做好我们自己应该做好的工作,你会活得很充实。”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孙静芬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孙静芬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孙静芬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