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
南沙将高举开放大旗,依托区位、空间、开放和功能等方面独特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高站位落实《南沙方案》、高水平推进“五港联动”、高质量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高品质推进未来城市试点,加快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新引擎。
南沙灵山岛尖。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广州的使命任务、发展阶段、改革历程系统谋划改革举措,开启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当好排头兵的新征程。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南沙作为广东、广州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将扛起使命、奋发先行,以首创式创新、集成式改革推动南沙工作全面展开,奋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南沙力量。
高站位落实《南沙方案》,加快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
用足用好省南沙工委、省南沙办机制,锚定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推动《南沙方案》落地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性成果。强化《南沙意见》《南沙措施》《南沙条例》等配套衔接,推动南沙总体发展规划、“南沙金融30条”、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等落地。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充分利用涉港澳官方、半官方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优势,发挥港澳“超级联系人”作用,深化与港澳在投资贸易、市场准入、专业服务和民生等方面的合作。打造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深中通道南沙线、南中高速、狮子洋通道、南沙枢纽站等项目建设,争取地铁15号线、32号线建设规划获批,完善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抓住深中通道通车重大机遇,建设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
高水平推进“五港联动”,释放系统集成改革乘数效应
依托“海港”,健全临港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构建以“航运物流—临港工业—现代服务—智慧科创”为核心的临港产业体系,推动“港—区—城”融合发展。联动“空港”,加强与白云机场、宝安机场、香港机场等大湾区机场群互联互通,将机场部分功能延伸到南沙。打造“信息港”,积极推进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以全球溯源中心为基座探索数据确权、可用、可信、可流通实现路径。建设“金融港”,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做大做强广期所、广数所、航交所,争取推动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国际商业银行落地。打造“人才港”,深入开展“图南筑梦”行动,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使用、合作的软硬件环境。
高质量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标自贸港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五外联动”全方位改革,深化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粮食、钢材、油气等大宗商品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推进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实体化、专业化运营水平,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为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服务。
高标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更好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完善“2+5+2”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力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等平台建设,布局打造一批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源头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造科技产业“创新雨林”。
高品质推进未来城市试点,建设广州未来发展核
贯彻“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理念,以头号工程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释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活力,加快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推进省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聚焦住宅(社区)、园区、公建、公园等领域,全流程探索新理念、新技术、新场景应用。编制广州南沙总体城市设计优化提升方案,科学融入“水”元素和岭南文化元素。构建“一轴三带、一心四区”空间格局,建设最中国、最岭南、最现代、最国际的“未来广州”。
南沙游艇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