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性别困窘、成本计算…一名90后单亲、独生子女的“陪护”记录
2024-08-31 19:08:43
广州日报新花城

“‘90后’第一次进医院当陪护儿女,要准备些什么?”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这一词条,你将会看到的无数的“细枝末节”:从看急诊需要的折叠椅、可循环使用的软吸管到爽身粉、尿不湿、一次性内裤……社交平台上,类似的“陪护心得”有很多,写下或正在搜索这些心得的,多是一群还未做父母、却不得不先当“陪护儿女”的青年人。

当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开始面对父母突然病重住院等意外时,他们要经历的不只是“生死第一课”,还有在“照料与被照料”这一课题下的角色互换以及成本选择等困惑。


“90后”独生女楚滢(化名)是在自己30岁生日前一天突然成为“陪护子女”的。今年8月2日,在广州工作的她突然接到电话,得知父亲因急性心梗被紧急送医,便火速请假赶往父亲身边。

8月3日到8月15日父亲住院期间,楚滢一边摸索着如何更好地陪护他,一边还要兼顾手头的工作。她与不少朋友交流时发现,原来平时看似独立的同龄人,他们也都经历过陪护住院家人的“迷茫时刻”。她感慨道:“如果有一篇攻略可以告诉我,作为陪护儿女会面对什么,需要准备什么,或许在陪护时我不至于那样无助。”


深夜病房的尽头,站着一位陪护家属


以下为楚滢自述——

当单亲、独生子女

第一次遇到陪护难题

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身上插着临时起搏器、尿管、氧气管和输液管,在他的皮肤底下,还藏着刚刚安装好的两个心脏支架——这样的父亲,我从未见过。

父亲今年只有50多岁,尽管平时他爱抽烟,一天一包,偶尔喝酒和熬夜,但由于他经常会锻炼身体,因此身体一向不错。每年我都会督促他进行体检,从断断续续他发来的体检报告来看,他除了存在肠胃问题之外,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每次的电话询问中,父亲也多会说“好着呢”。

心血管问题或许是“难以被察觉”的。到达医院后,我从医生那里拿到了父亲的造影结果,显示出那两根被搭建了支架的血管,分别出现了100%和80%的堵塞,“这可能和他抽烟有关,也可能和他最近熬夜压力大有关。”医生也在推测。但如今回顾起来,或许从父亲的状态来看,心梗前兆还是有迹可循——今年6月,父亲52岁生日期间,我从广州回到家,带父亲一同前往了一个牧场旅游了几天。爬台阶时,父亲稍有些吃力,没走多久便直呼太累……当时我们刚爱上骑行不久,我还在和父亲约定要一起锻炼好身体,年底了再一同去青海湖环湖骑行。

“这下计划要泡汤了,你都成钢铁侠了。”走进病房,看着病房里马上要委屈得快哭出来的父亲,我努力用调侃的语气缓解他的情绪。尽管表面故作轻松,但刚接到消息时,我却十分错愕和无助。因为我原本以为,“父母重病”的情况可能五年甚至十年后才会到来,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在那一刻,我也才突然发现单亲家庭孩子的“苦”。我似乎没有一个人可以求助:起初想打电话给妈妈,但想到父母离异多年,给她电话也只是徒添烦恼而已。最终,我只能打电话给单位的领导,她一边帮我请假,一边告诉我准备证件、买机票、同时帮我联系了一些广州的心血管医生以备咨询;同时我通过小姑联系上医院的主治医生询问手术费用,取出我自己平时攒下的备用金,在当天休整好状态后,8月3日一早我便飞往了西安。

陪护第一关:

女儿照顾父亲的性别困窘

一切前期筹备只是开局。在24小时的急救病房里,患者和照护者之间,还有许许多多具体、深入和难以言明的事情。性别困窘,是摆放在我和父亲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由于父亲无法起身,插着尿管,加上护理床上不带坐便区。面对洗澡、擦身、大小便这样的事,尽管偶尔有亲戚前来帮忙,但毕竟我陪护父亲的时间较多,加上医生需要每日查房多次,前来询问大小便和饮食情况,因此我亲自去操作更合适。

但父亲为人好面子,还有洁癖,住院后的他,索性变成了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开始他坚持不肯在床上排便,甚至为了避免排便,可以减少食量;直到住院第三天,医生显然对他“憋便”这个事情有些生气,告诉他一定要认真排便。8月5日,父亲终于愿意排便,只是过程相当混乱:他先是盖住自己的整个臀部,待我放好塑料坐便器后,他又坚持让我走出病房;等到他终于完成整个排便过程,喊我拿走坐便器后,他又趁我去倒便的间隙强撑着自己擦屁股,以及甩掉了垫在下方的一次性隔尿垫和床单,一顿操作下来,原本平稳的50心率瞬间飙升到了110……同样的窘境,还有他因长时间卧床闷出湿疹,却不肯让我帮忙擦药膏等等。

于是我去向朋友和网友讨经验,为了让他排便时更舒畅,用了除臭精油,同时理解他的心理转变:当一个男人突然生病,可能他就是没办法什么都靠女儿。后续,我与他进行了耐心协商,也算达成一致:一方面父亲要听医嘱认真每日排便,允许我参与适度协作,包括妥善放好坐便器、收拾床单和尿垫;另一方面,也让父亲保留自尊,在调适好床头高度后,允许他在正常心率范围内尝试自己擦便,同时让护理人员清理私处卫生。

从家属到患者

均需做好心理调适

陪护的过程琐碎而冗长。

从大小便、吃药、换药,到喂饭、盯点滴进度等等,加上父亲住院期间需要戴着临时起搏器,时不时我还需要观察他的心率状况和临时起搏器的工作情况。但相比这些实质性操作的繁琐性,作为一名陪护者,更难以调适的其实是自己和患者的心理状态。陪护期间的时间总是会切割得格外零碎,有时我会觉得,陪护的过程是家属被抽取时间和体力的过程,且这种状态极容易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失衡——大概是陪护的第三天,我在医院开始难以入睡,肩背疼痛的老毛病也开始出现。

家属的状态当然也极大程度地会影响患者的状态。看到我白天需要照护自己,晚上还要在护士站工作的状态,父亲的内心也格外自责,甚至有过几次催我说“你就回广州别管我了”。我开始意识到,作为家属也需要找准自己的状态和节奏,只有当家属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时,被照护者的心态才能逐渐变得积极起来。因此,在父亲住院的第四天,逐渐能自主动手吃饭之后,我也开始尝试放下那种“什么都让我来”的思维和心态,让父亲主动发挥自我的积极性,比如让他尝试自己记录每日三次的护士查房时内容,包括大小便情况,用药和饮食情况等等


楚滢一边在护士站工作,一边盯着有父亲心率的显示屏

当父亲开始主动关注到自己的用药和大小便情况后,一些令人欣喜的信号也开始出现,他开始学着放弃自己作为病人要依赖他人的被动状态,不再只是自顾自躺在床上玩手机,而是开始主动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起初别人喂水时他才喝水,到后来会主动设定喝水量;此前,由于关掉临时起搏器时父亲出现过停博问题,他的心态曾一度较为悲观甚至暴躁不安,但后续他会根据自己使用的药量的变化,自主在上网查资料,从而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了解自己的病后护理及注意事项等。

利用能喘口气的机会,我则会在医院里通过跑步和爬楼梯来释放压力。

记录病情、了解政策:

当一个会学习的陪护家属

尽管可以做好心理调适,但在陪护期间,最为核心的目标还是康复。尽管父亲从8月2日入院到8月15日出院,只有两周的时间,不过最初医生对于父亲病情的判定却并不乐观,甚至曾经告知过我,不排除父亲最终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概率六七成”。

父亲离退休还有好几年,又是从事消防安全类的工作,日常少不了要与电机房、电子设备打交道,因此安装永久起搏器对他的工作存在不小的影响,这也一度让父亲的心态格外撕裂:一会儿,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对恢复一事盲目乐观;一会儿又会陷入焦虑,甚至对安装永久起搏器抱有抗拒心理。

为了观察父亲是否恢复了自主心率,自8月7日开始,医生便会偶尔前来关掉父亲的临时起搏器。然而第一次关掉临起不到半小时,父亲就经历了一次令人心惊肉跳的停,这也让父亲后续一度害怕闭眼睡觉,“担心再也醒不过来”。为了打消父亲的顾虑,我便将父亲的病历整理成word文档,其中包含父亲的每一次检查报告结果及父亲每日的状态,用于询问分别位于广州和武汉的两位医生,尽管并没有得到什么有效建议,却得以教父亲正确客观地认识了自己的疾病,父亲的心态也逐渐好转,甚至有时候会开玩笑说,“我来给你变个‘停博一秒’的魔术”。

幸运的是,父亲的身体素质确实不错。经过医生的考察,他真的成为了那“三分之一”。

绕不开的账本:

陪护成一次“社会学”课程

除了疾病方面的变化要记录,“钱袋子”也是要记录的。

尽管我的父亲属于职工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住院费及医疗费,但由于父亲使用的是进口心脏支架,加上他平时自己并不怎么储蓄,只是偶尔会转账给我帮忙储蓄,因此父亲住院期间,“算医疗账”成了我的主要任务。除却预留后续可能要做永久起搏器需要的几万元,我还在网上第一次了解到关于家庭共济账号、亲情账号、慢保、异地医疗等相关内容。

其中尤其是“家庭共济”账号。所谓家庭共济即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可以用同一个人(共济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不包括统筹基金部分。只是它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共济的家庭成员仅限于父母、配偶和子女;二是共济的家庭成员必须参加了基本医保。 

但对于跨省是否可以使用这一功能,为此我也给陕西省、广东省医保局打过多个电话确认,才算搞清楚原来目前这个功能仅限同一个地区或同省,跨省无法申请。

对于我们这批独生子女而言,我们的消费观、人生观大多强调“活在当下”,以至于此前我们都很少了解到类似于家庭共济等医保功能。在这一次陪护过程中,我也有询问身边好友,发现大家或是因为自己医保卡内的个人账户额度本身不多,因此并不关注;或是因为自己和父母都属于跨省异地,因此对于政策并不了解。

一次陪护,似乎不仅仅在修复我与父亲之间过去的关系,更是给我上了一次“社会学”课程,这个课程刚好发生在我人生30岁之际,它关乎的不仅仅是陪护常识,还有身体健康、爱与陪伴,抗风险能力,以及“除却生死,一切都是小事”的人生体悟


深夜时分,楚滢在陪护床上观测父亲的心率是否异常


  记者手记  

8月15日,楚滢的父亲出院,她也已回到了广州。但“远程陪护”还在继续:她给父亲买了一个运动手环,并绑定了亲子账号,以便随时可以看到父亲的心率;如今,在广州的她,也依然保留着之前陪护期间的习惯,偶尔凌晨时分会突然醒来;用手机端查看一下父亲的心率;早上睁眼第一件事,也是看看父亲前一晚的睡眠情况,每当看到那些“还算漂亮”的正常数据,她心里才会多一分安定。

除了通过科技来获得对父母身体的“及时监测”,她还做了两件事:一是为自己与身体尚还比较健康的母亲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二是搜查和关注医疗方面的最新相关政策,比如本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及政策解读中提及,将“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展到近亲属;此外,共济地域进一步扩大,先是今年年底之前力争共济范围扩大到省内的跨统筹地区使用,明年则加快推进跨省共济。“这意味着,未来我的‘心愿’或许将能实现。”楚滢说。

从此前关注独生子女“养老焦虑”,到独生子女为“银发一族”父母找工作,再到如今关注独生子女的陪护故事……正在开始面对养老困境的独生子女,还有哪些具体的困惑?我们也将继续关注,也欢迎您评论区留言,或邮件(gzrbjdjzb@163.com)分享您的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程依伦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