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未满月重症宝宝飞机转运回国治疗,“中国速度”让家长心安
2024-08-28 13:30:13
广州日报新花城


落地白云国际机场后,宝宝在停机坪上即被护送上救护车。

“下飞机的那一刻,我心里就踏实了。终于把孩子送回国了,看到希望了。”半个月前,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广东茂名的温先生在跨境医疗转运团队的协助下,带着尚未满月、正上着呼吸机的宝宝跨越国境,从柬埔寨金边回到广州,再在救护车和医务人员的护航下抵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据悉,这是该院院史上首次接治跨国转运的重症新生儿。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了解到,这名宝宝患有先天淋巴管畸形,颈部右侧长了成人拳头般巨大淋巴管瘤,同时还患有超级耐药菌感染,经过半个多月治疗后,目前全身情况稳定,将在近日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淋巴管瘤。

未满月宝宝长巨型淋巴管瘤 需气管插管机器辅助通气

温先生的儿子7月12日在柬埔寨金边出生。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被查出患有淋巴管畸形,出生后就没离开过当地医院。“那时我就在网上查资料,看到这个病一般不会威胁到生命,治疗难度也不大;加上他刚出生那段时间,呼吸、喝奶其实都还好,所以一直没有太紧张。”温先生说。7月17日当地磁共振检查显示,瘤体的体积已经达到15毫米×30毫米×60毫米。

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入血管瘤科专科主任李海波主任医师介绍,淋巴管瘤是淋巴管畸形、扩张后,里面积蓄了大量淋巴液体导致;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千分之三,总体的预后比较好。治疗一般都建议在孩子五六个月大,“要看出生后对孩子呼吸、饮食有没有影响,不一定要马上干预,因为任何治疗都要衡量获益和风险,新生儿各方面生理机能都不成熟,手术包括麻醉、护理都是挑战。”

不料到了8月2日,孩子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接受了气管插管,需要在呼吸机辅助下通气。眼见宝宝病情越来越严重,焦急的温先生当天晚上便通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互联网医院,与李海波团队取得了联系。“之前上网查的时候就知道这家医院介入治疗淋巴管瘤很有经验,”温先生说,“当地的医生告诉我,因为人口基数小、他们遇到这样的病例不多,做手术没有把握,他们不太敢。”

“我们目前每年进行1000多台淋巴管瘤的手术,其中40%和这个患儿一样长在脖子上。”李海波解释,淋巴管瘤的囊壁有可能自发性出血、导致瘤体张力增加,颈部的淋巴管瘤就可能会压迫到呼吸道,“这种是最危险的”。通过互联网医院诊疗初步评估,李海波认为这个孩子可以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孩子爸爸想让孩子转回国治疗的决心非常大”。

“中国速度”让家长备感心安


未满月的重症宝宝上着呼吸机,坐飞机回国

决定从柬埔寨送孩子回国治疗开始,到孩子进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温先生只用了七八天的时间;转运当天8:30从医院出发,飞机13:13起飞、15:37落地,不到18:30已经进入广州病房。这一过程中的“中国速度”让温先生感到踏实、欣慰。他告诉记者,一开始联系东南亚当地的第三方转运公司,手续流程耗时比较长;最终找到一家国内的第三方公司,3天内办好了手续。宝宝的入境证件在大使馆的帮助下有惊无险地及时办妥,“一开始我们想找个摄影师进ICU给宝宝拍个证件照,但那边ICU每天只允许一个家属探望。后来大使馆特事特办,说我们用手机给他拍一张就可以了。”回国的入境查验也十分顺利。“国内的医疗水平肯定是比那边先进很多。我相信孩子回来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温先生说。 


宝宝下飞机后通过救护车前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图片翻拍自电脑屏幕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医学中心增城院区病区主任孙轶主任医师表示,颈部的巨大淋巴管瘤是孩子最主要的病情,但根据对孩子病史的了解,孩子出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柬埔寨当地医院已经用了15天最高级别的抗生素,肺部也有阴影,所以入院后首先要排查是否感染、是什么病原体导致。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感染了一种超级耐药菌,因此需要首先处理的是感染问题。8月28日记者获悉,经过半个多月的悉心治疗后,孩子的血培养结果已转阴、体温正常,全身情况已经稳定。接下来将通过新生儿科、介入血管瘤专科、影像科、麻醉科多学科沟通评估,确定孩子介入手术治疗颈部巨大淋巴瘤的时间。

李海波介绍,介入手段治疗淋巴管瘤是微创的,在DSA与B超引导下放置引流管,抽干里面的液体、打入硬化剂破坏囊壁,“里面还有多少液体、药量都能看清楚”。淋巴管瘤一般都可以根治,但它本身是一个先天畸形,需要多次处理,李海波估计这一次的治疗要一个月的时间。“引流管大概要放一个星期,每天把液体抽出来、再往里面打药。之后根据瘤体缩小的程度、呼吸的情况决定何时拔引流管、撤呼吸机,待到生命体征稳定后,就可以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转到专科病房,经过评估后就可以出院。”

广妇儿一年转运患儿数千例 首次接治跨境飞机转运患儿

据悉,在8月2日晚上温先生通过互联网医院联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团队后,该院经过多学科讨论研究,当晚就决定:可以接收这名孩子回国治疗。据介绍,从国外到该院治疗的病例近几年已不鲜见,其中也包括淋巴管瘤患儿,最远有从美国、加拿大前来治疗。“但之前的患儿都没有出现压迫气道的情况,是家长自己带回来或者抱回来的。病情这么重、上着呼吸机、需要跨境转运团队的,这次还是第一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转运中心主任王强副主任医师说。

自1998年广州市儿童医院成为广州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后,患儿转运就成了该院日常工作一环。2001年起,该院在国内三甲儿童专科医院中较早成立专职转运组,当年转运患儿400多例;2022年该院配置有直升机停机坪的增城院区启用后,该院转运中心主体搬迁到增城。去年一年该院与其他医院间转运患儿2000多例,7成是广州市以外的医院,主要是省内外市,另外还有8%是和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邻近省份。“救护车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转运交通工具。车程过长的话,也不利于途中病人的安全保障。得益于我们国家强大的高铁网络,去年11月到目前,我们已用高铁转运了16例患儿。”

但接治飞机转运的重症患儿还是该院首次。王强介绍,最大的难点在于保持孩子的人工气道。因为孩子的气道已经被压迫变形,假如转运过程中遇到颠簸导致气管插管脱落,在途中的环境重新建立人工气道将会十分困难,“我们对患儿调动了全院的医疗资源。新生儿科、介入科、转运中心的医生远程对孩子进行了多次转运前多学科会诊。曾经考虑过孩子从白云机场下飞机后,坐直升机直接飞过来。最后经过和家属沟通,考虑到兼顾安全和时效,最后还是决定由救护车来完成机场到医院的这一段转运。”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周密、张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周密、张文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周密、张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魏丽娜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