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赏油菜夏赏荷,
秋观候鸟与稻浪。
近年来,
黄埔街的大吉沙岛
跃升“网红小岛”,
人们称它是
“广州的世外桃源”
“最安宁的角落”,
是“候鸟的天堂”,
是“广州日落最佳拍摄点”......
街道供图
大吉沙因何成为了网红小岛?
岛民日常生活如何?
未来将如何规划?
近日,记者登上了这座江心小岛,
一起来看看最新的大吉沙岛吧~
大吉沙岛简介
大吉沙岛位于珠江江心、主河道以南,周边岸线长6.02千米,与长洲岛、黄埔港对望,面积约1500亩,其中1329亩为农田。此前,岛上有居民101户,户籍人口529人,常住人口380人。据悉,大吉沙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原本的大吉沙岛分为三地,分别是剑草围、大吉沙、生鱼洲。后来,将大吉沙与生鱼洲分隔的小河被填,小岛遂成一体。
大吉沙岛没有路桥与外界相连,进出岛唯一的交通方式是渡船。居民就医看病、孩子上学等均需搭船出岛。2018年以前,大吉沙岛还是少人问津的江心岛。2021年,大吉沙岛年度上岛游客突破22万。2023年,大吉沙岛闭岛建设至今。
大吉沙的岛民由何处而来?
据介绍,1949年前后,番禺、新滘、增城、裕丰围等地的居民在大吉沙定居,以捕鱼或耕田为生。时光流逝,多个姓氏的周边群众在此落地生根,岛上村落逐步成型。定居岛上以来,不同姓氏的居民互帮互助,共同搭建出供人渡江的码头,一起开垦出片片肥沃的农地。
漫步小岛,果香与稻香交织
搭乘地铁13号线至裕丰围站A出口,沿着车流的反方向直走大概两分钟到路口左转,再步行大概两分钟即可到达乌涌码头。由于大吉沙岛已闭岛建设一年有余,在周边围蔽设施的遮掩下,乌涌码头的入口并不显眼。下午15时许,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穿过围蔽区,在码头穿好救生衣,登上了前往大吉沙岛的客船。
随着轰隆隆的马达响起,船身溅起一道道浪花,凉爽的海风迎面而来,迅速驱散烈日当空的炎热。扶坐桅杆边上,壮观的云墙下,黄埔港停靠的船只缓缓退后,不出十分钟,便抵达了江心小岛。站在岛上,遥望对岸的黄埔大港,珠江边密集停放的各色集装箱和繁忙作业的起重机吊臂愈发衬托了这座江心小岛的静谧。
在村民冯永祥的陪同下,记者坐上了电瓶车,开启了大吉沙岛的环岛之旅。不足两米宽的环岛小道一边砌着五颜六色的石墩墙,另一边是原生态的各类农作物,居民亲切地称这条环岛小路为彩虹路。电车穿过,枝丫低垂的龙眼树、番石榴等特色果树将车棚摩挲得沙沙作响。“如果是往年这个时候过来,路边都是龙眼、荔枝、番石榴和芭蕉,今年广州的雨水多,挂果少。”冯永祥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穿过小路,齐整成片的稻田映入眼帘,微风不时吹来阵阵稻香。眼下,大吉沙岛成片的试验田和智慧农场进入收割与翻土阶段。
据介绍,大吉沙岛现有160亩试验田被确定为第三代杂交水稻示范点,是广东省唯一纳入全国28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点的项目;还有“无人农场”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利用相关技术实现约100亩无人农场水稻种植。
在袁隆平院士试验田中央,一名工作人员正驾驶农业耕地机穿梭在田间,随着机器的一来一往,觅食的鸟群随之一起一落在田间追逐。
很快,矗立在试验田中央的大吉粮仓进入视野。这座极富传统特色的岭南钟楼,大有来头。“杂交稻大吉稻隆平稻,稻稻可解苍生苦。禾下梦振兴梦中国梦,梦梦皆为百姓甜。”一副由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名的对联刻在大吉粮仓的木门旁。
推开大门,沿着旋转梯拾级而上楼,一楼粮仓内的稻谷烘干机正在作业,二楼粮心驿站内的各色照片无声地陈列着大吉沙的前世今生。如果登上大吉粮仓的最顶层,开阔的视野让整岛的风光一览无遗,大吉粮仓成为岛上当之无愧的打卡首选地。
金绿相间的稻田与田埂,穿梭往来的农用耕地机,编织成一幅丰收的多彩画面。在稻田中央,还矗立着一座造型奇特的雕塑,名叫“禾下梦”。2021年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黎明创作的袁隆平主题雕塑“禾下梦”在大吉沙岛正式落成。
岛上生活美中有不足,就医入学存在不便
现年45岁的冯永祥是第三代岛民,据他介绍,多年来,岛上的居民沿袭着传统的农耕方式,家家户户种水稻、栽果树、驾船打鱼。有几年,村民还在岛上挖起了鱼塘围塘喂鱼。
早年,岛上居民的经济收入单一,但治安状况很好,停放道路两旁的摩托车、电动车等工具即使不上锁也十分安全,有的村民甚至“夜不闭户”。同在岛上生活长大的李伟峰向记者介绍,他在大吉沙岛的童年时光欢乐淳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以前,除去搭乘渡船前往市区采购生活物资、就业、就医、上学外,一条狗、一辆电摩托、几条船,打鱼、种菜和耕田便是大吉沙岛民的日常。
“除了农产品和生活物资都要靠渡船外,不方便的地方应该就是岛上没有学校和医院,遇到台风天或者居民有什么突发疾病,如果天气不好,渡船停航,那就很麻烦。”说起岛上的起居不便,冯永新和更年轻一点的李伟峰都深有感触。
据介绍,1958年,下沙小学曾在大吉沙设分教处。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在大吉沙就读,四年级就回下沙小学读书,由下沙小学安排老师来岛上教学,一个班大概有十几个小孩。到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岛上小孩少,大吉沙分教处撤销,岛上的孩子们仍旧搭乘渡船出岛前往下沙小学读书。
小岛蝶变:
三大项目同时启动,三年跃升为“网红”小岛
大吉沙岛的变化始于2018年。黄埔区政府大力推进示范社区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社区建设三大工作在大吉沙岛同时展开,岛上的面貌和岛民的居住环境有了极大改变。
改造后的大吉沙岛,保留了“都市田园”和“广州后花园”的独特风貌,油菜花、向日葵、田间小火车、江边落日等独具特色的都市田园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度假、休闲。由袁隆平院士谋划、选址和题名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一期项目——大吉沙岛隆平稻香园还成为2023年春晚#旅行兔圆圆#宣传片的取景地。
短短几年,原本落后且鲜有“外人”涉足的大吉沙岛焕然一新,岛上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不断迭代升级,一跃成为广州市极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许多网友称它为广州的“世外桃源”。据介绍,大吉沙岛上的鸟类多达150余种,成为许多摄影发烧友的绝佳拍摄天堂。
据悉,2020年,大吉沙岛全年登岛人次达35000人,而2021年,猛然跃升至22万人,单日游客数突破7000人。
自2018年大吉沙岛都市锦田计划实施以来,大吉沙村集体及村民就业率显著提升,工作岗位增加近百个,岛上合作社种养管护等服务及船票带动村社及居民增收近500万元。大吉沙岛成为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
“大吉沙岛上空气清新,沿着田间小道骑行,还可以闻到稻田的香味。让我印象最深的还属岛上日落,红彤彤的太阳慢慢沉入大海,像一幅油画。我觉得大吉沙的日落是我在广州见到的最美的日落。”曾多次游览大吉沙岛的游客崔小姐向记者说道。
小岛未来:
打造国家级农业公园
据《珠江国际慢岛总体规划(2022-2035)》披露,大吉沙岛将与周边区域的红圣沙-白兔沙,以及赤坎桥-金洲大道-长洲,串联成慢岛观光体验主通廊。大吉沙岛目前正在开展多方建设,暂时没有对外开放。岛上现状怎样?未来将如何发展?当地政府有哪些民生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下沙社区第一书记蒙绪辉。
据介绍,2018年,大吉沙岛都市锦田计划启动后,岛上农田以集体出租盘活的方式,实现地租收入由832元/亩跃升到5000元/亩,此外,还给予了一次性青苗补偿金额。随着旅游、研学等项目的发展,村民的收入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交通、医疗以及教育资源的短缺,成了大吉沙岛发展的短板。
街道供图
“2020年春节前夕,岛上挖泥船不小心破坏了唯一的供电枢纽,导致全岛断电。”聊起岛上的突发情况,蒙绪辉历历在目:“有时候台风天气来临,需要全岛居民紧急撤离,街道、社区也必须在第一时间安排妥当。”
记者了解到,2022年,为彻底解决驻岛居民出行交通不便、公配设施不足等问题,黄埔区委区政府在大吉沙岛启动人居环境提升搬迁安置项目,引导村民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
蒙绪辉介绍:“目前,岛上居民大部分已搬离。根据规划,大吉沙岛正在按照国家级农业公园的标准建设,等到此轮建设完成,欢迎广大市民和游客前来美丽的大吉沙打卡。”
【记者 李龙】
【编辑 方珧】
【摄影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