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1日下午结束的2024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跳水比赛中,中国队的全红婵/陈芋汐以359.10分夺冠,领先亚军43分,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7枚金牌,也为中国跳水队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3金,并实现了该项目的奥运会7连冠,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设立双人跳水项目以来,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了女子双人10米台的全部7枚金牌,该项目也是中国跳水队在奥运会上唯一从未失手的双人项目。
全红婵是广州与湛江联合培养的运动员,因此,该枚金牌也是巴黎奥运会的“广州第一金”,值得一提的是,上届东京奥运会,为广州赢得首金的同样是全红婵,当时她拿下单人10米台冠军,3年后实现了单双人项目的包圆。
这样,全红婵也连续两届奥运会问鼎,这不仅是她个人首枚双人跳水奥运金牌,也是中国跳水队的奥运第50金。令人自豪的是,此前,全红婵还赢得过中国跳水队的世锦赛第100金。那是在2022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中,全红婵和白钰鸣联手摘取混合全能跳水的桂冠,为中国跳水队迎来自1982年参加世锦赛以来的第100枚金牌。
奥运40年,中国跳水队50金辉煌历史,广东选手总共参与了其中的15金,共产生了12名奥运会冠军,其中广州选手参与了其中6金,来自杨景辉、张雁全、陈艾森和全红婵4位奥运冠军。
东京奥运会周期,为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水平,创新培养模式,广东省体育局出台了《“省级示范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依据《办法》,广州市可以与省内其他地市共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其中就包括跳水项目。得益于一纸青少年运动员“联合培养”协议书,被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慧眼识英才”的全红婵才得以成功留在了广州并随省跳水队训练,天赋+努力+时机,最终缔造了全红婵“光速成长”“出道即巅峰”的神话。多年来,广州体育各方也是积极做好全红婵的各项保障工作,为其在省队、国家队训练提供地方服务。
7月31日下午,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联合培养运动员全红婵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跳水决赛观赛活动。作为奥运史上最成功的跳水队伍,中国跳水队巴黎奥运会的目标是包揽全部8枚金牌,其中,女子10米台是最有把握的项目,因为全红婵、陈芋汐正是巴黎奥运周期在世界女子跳台上拥有断层式的领先实力,因此女双10米台的比赛堪称“赢硬”,而单人的比赛则是全红婵与陈芋汐的又一次“神仙打架”。
在观赛现场,不仅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跳水队的小朋友来看比赛,学院其他项目的小朋友都来捧场,正在参加广州市青少年跳水锦标赛的各区跳水队员也来助威,红色助威棒、“全红婵加油”“中国队加油”的标识牌高扬,加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喝彩声,气氛非常热烈。全红婵/陈芋汐不负众望,每轮得分均遥遥领先,她们不仅动作神同步,动作质量与规格都非常高,特别是全红婵的状态神勇,入水效果一流,再现了“水花消失术”,最终她们超过40分的优势夺冠。
12岁的钟皓天、刘道恩分别是花都区、荔湾区输送到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跳水队的小选手,练跳水接近6年,比赛期间,两人一直疯狂为给“红姐”加油,拍烂手掌。全红婵夺冠后,两人更加兴奋,觉得“红姐”太厉害了,更希望“红姐”在单人比赛中继续拿金牌。他们还说,3年前全红婵姐姐回到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时候,他们很幸运地与她合照,他们都将全红婵当作偶像,并立下目标,梦想着像她那样成为奥运冠军。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跳水教练、奥运冠军陈艾森的教练谭静瑜在全红婵/陈芋汐夺冠后高兴地跳起来欢呼,她祝贺全红婵成就奥运会单、双人冠军,5轮动作都非常漂亮,显示了精湛的技术。她更表示,学院的小运动员看到偶像夺冠非常受鼓舞,因为他们也是带着梦想来到学院训练的,也向往参加奥运会,观赛活动可以激励他们刻苦训练,设立冠军目标,让广州跳水涌现更多人才。
记者再次连线全红婵的省队教练何威仪,何指导坦言本场比赛心情还是挺轻松的,但不是跟3年前的东京奥运会相比,而是相对接下来的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而言。毕竟全红婵和陈芋汐是当今最顶尖的两位女子跳台选手,在动作与技术的配合方面不存在问题,两人都是第二次参加奥运会了,彼此信任、互相扶持,站在一起就不慌,况且对手跟她们的确有差距。
展望全红婵与陈芋汐的“神仙打架”,何指导认为两人水平相当,比的是临场的发挥与心态,相对而言,陈芋汐的成功率比全红婵要高。从双人比赛看,全红婵的状态比陈芋汐好,不仅是动作的表现,还有场下放松准备时的面部表情,都显示全红婵比较放松,双人比赛是单人比赛的预热,拿下这枚金牌对全红婵应该有帮助。当然,从过往的比赛看,陈芋汐习惯慢热,到最后的决赛才出状态,而全红婵则有点高开低走,因此巴黎奥运会全红婵更多是跟自己比,要战胜心魔,专注做好自己的就可以了,不要受太多外界的干扰,战胜自我就是胜利。毕竟,她东京奥运会已经拿过单人金牌了,只要确保巴黎奥运会这枚金牌是中国队的,她已经完成任务了,她完全可以放下包袱。在比赛中,无论是先跳还是后跳,压力都无法比面,她要做的就是直面它、解决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婉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