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能实时监测疗效!“液体活检”新技术让抗癌更精准
2024-07-26 20:56:01
广州日报新花城

通过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中的游离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即cfEBV DNA)的含量,医生就能实时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7月2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召开发布会称,该院医生孙颖、马骏、吕佳蔚团队在国际顶级肿瘤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上发表了这项利用“液体活检”技术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无创实时风险动态监测的新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成功实现了对患者治疗的和疗效转移复发的实时监控,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物标志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肿副主任马骏表示。据了解,这项研究的成功,不仅为鼻咽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其他癌症的无创检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周冠群副主任医师、陈雨沛副主任医师、马骏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吕佳蔚博士、徐凌芯博士、李智轩博士、林丽副主任医师、吴晨飞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拓展新兴“液体活检”技术应用范围

作为肿瘤精准医学的新兴工具,“液体活检”是利用人体体液作为标本来源检测获取肿瘤相关信息的技术,是一个无创的疾病诊断和监测工具,目前主要应用于疾病筛查和残留病灶检测。“液体活检”能否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疗效和疾病复发风险的实时监测?中肿副院长、放疗科教授孙颖率领团队就此进行了探索。

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触发肿瘤细胞及其所在微环境的不断演进,导致影响疗效,令肿瘤出现复发转移。为了动态监测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重复进行肿瘤组织活检是最为可靠的方案,但因为它属于有创检查,导致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患者也难以接受。

利用鼻咽癌细胞可以释放游离病毒DNA进入血液的特性,中肿团队通过开展一项前瞻性、大样本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共收集了1000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12个时间点的外周血,并首次完整地绘制了诱导化疗以及放疗过程中cfEBV DNA的动态变化图谱。这12个检测时间点分别是:治疗开始前、每程新辅助化疗后、放疗期间每周、放疗结束后1周以及放疗结束后1-3月。

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做“加减法”

据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吕佳蔚介绍,通过检测鼻咽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阶段cfEBV DNA在外周血中的清零情况,可以反映患者的治疗响应性和复发转移风险。研究发现,cfEBV DNA快速清零的患者,肿瘤迅速缩小,治疗响应性好;而cfEBV DNA持续升高的患者,肿瘤则不断增大,治疗响应性差。此外,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会随着cfEBV DNA清零的延迟而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见下图)

团队还探究了在化疗各时间点cfEBV DNA清零和未清零患者潜在有效的治疗策略,提出利用检测结果帮助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策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对治疗方案“做加减法”。

中肿副院长、放疗科教授孙颖表示,该研究成果已经在中肿临床常规使用,该院正在牵头该检测的国家标准建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实习生:黄拓洋 通讯员文朝阳、陈鋆、郑敏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