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香港作家葛亮:嶺南文化經世致用 開放而包容
2024-07-24 13:06:25
廣州日報港澳記者站

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上,香港作家葛亮榮獲「藝術家年獎(文學藝術)」。此前,葛亮憑藉小說《飛發》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成為香港首位奪得該項殊榮的作家;其作品《燕食記》進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提名前十。這兩部作品中均有着濃重的嶺南文化元素。

「當我越來越熟悉香港這座城市、越來越熟悉嶺南文化,乃至於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的文化語境時,常常會想要為它們做一點什麼,讓更多朋友體會它們的好。」葛亮近日在香港書展期間接受廣州日報港澳記者站記者採訪時表示,嶺南文化有着經世致用、留舊而佈新、開放而包容的特性,在其接下來的寫作中,嶺南文化仍是一個重要切入點。


希望讓更多人體會嶺南文化的好

葛亮於近期出版了新書《靈隱》,他表示,新書是他開啟《南方圖志》系列作品的一個開端,也是其在長篇小說寫作領域的新起點。

葛亮介紹,他所著的《朱雀》《北鳶》《燕食記》被合稱為「家國三部曲」,這三部作品關注的更多是人物在浩漫歷史背景下的命運迭轉,作家和讀者都需要在龐大的歷史脈絡中去定位人物。而對於《靈隱》,他解讀道:「在其中,每個人都是一段歷史,每個人的命運成為主角。我們可以依據個人的經驗去觀照歷史,而非把自己嵌入歷史之中。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我看到的並非大風的意義,而是青萍的意義。」

近年來,嶺南元素在葛亮的寫作中佔據極大版圖,如《飛發》一書圍繞香港理髮行業,書寫傳統行業的變遷、歷史的無常推進,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燕食記》一書聚焦粵港飲食文化,勾勒出嶺南文化的守正出新,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提名;新書《靈隱》中,故事的重要情節也發生於香港。

談及創作歷程,葛亮表示,自2000年到香港以來,他在港生活已有24年。在這一過程中,他於內心不斷積聚對這座城市的情感。「作為一個出身江南的人,我逐步進入香港這座城市,體會嶺南文化的氣象乃至於一方水土的脈絡。」

在他看來,香港作為一座現代城市,既有來自維多利亞港等明信片式的璀璨背景,也有非常古老而充滿煙火氣的一面。「有一段時間我在研究楊侯誕、太平清醮這些香港傳統的節慶、民俗,在這一過程中你會發現,其實香港是有它的根的,它有非常深重雄厚的根脈,也有其民族文化的獨特肌理。」

在新書《靈隱》開篇,葛亮借用了元代詩句「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他解釋,這代表了他對這方水土的感知,「雖然在香港你是一個都市人,但你身後實際上還有着非常浩漫的歷史。」

葛亮說,對他而言,家鄉南京如同文學的溫床,幫助自己形成了多方面的文化積澱;香港則如寫作的磁場,常常突然給予他一種強烈的寫作衝動。近年來開始寫香港,是因當他越來越熟悉香港這座城市、越來越熟悉嶺南文化,乃至於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的文化語境時,常常會想要為它們做一點什麼,讓更多朋友體會它們的好。

嶺南文化經世致用 開放包容

葛亮在新作《靈隱》中大量而嫻熟地使用着粵語,隨意翻開一頁,都可見「撐台腳」「好彩」「一支公」「阻手阻腳」等地道方言表達。「語言是把一座城市的文化氣韻表達到位的重要路徑。」在葛亮看來,語言負載了很多,對作品情感表達而言,語言是有力的工具,是讓讀者進入書中「煙火氣」的顯要通道。

對文化理解而言,語言也是文化特性的重要隱喻。葛亮解釋,粵語裏的九聲六調保留了原始的中古唐音,其中有非常古雅的部分,同時粵語裏也有非常俗俚的部分,相當接地氣,這正體現了嶺南文化的包容特性。

「就如在海外中式餐廳吃到的粵菜,往往和廣東本地的大相逕庭。粵菜會根據當地的文化和口味去不斷變化,這是嶺南文化中經世致用的體現,到了每個地方都能因地制宜,和當地文化相融合。」葛亮舉例道。

在寫作中以字傳情、講好嶺南故事的同時,葛亮也十分注重對細節的考證。如寫《燕食記》時,他常常查考相關歷史資料,有時是一道菜餚,有時是一句俚語、一首民謠,甚至於一個古字。在他看來,寫作者既要兼顧與讀者之間的共情,也要做到有「無一字無來處」的堅持與底氣。

從古籍修復、陶藝、理髮到粵菜文化,葛亮的作品頻頻聚焦不同的傳統手藝。他解釋,這與其作為研究者的身份有關。近來他的研究方向之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嶺南非遺,因此自己有關非遺文化的小說創作與研究可謂並駕齊驅。例如作品《燕食記》中的粵菜,也是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更透露道,目前其已開啟了新的《南方圖志》系列長篇小説寫作規劃,將繼續圍繞嶺南文化進行寫作。

文/廣州日報港澳記者站記者:林欣潼、曾毅
圖/廣州日報港澳記者站記者:羅知鋒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雷與虹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