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地处珠江入海口、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区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是历史悠久的岭南水乡。为发展生产,番禺人民自古就筑堤建闸,兴水利除水害。全区目前共有水闸190座,其中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3座,小型水闸176座,主要分布在沙湾水道以北的石龙围、市石围、石北围、沙滘围和南大围。
水闸,一头连着水利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地方群众的民生福祉。它已不仅仅是一座水利设施,更成为一个地方的地理标志、一种人文象征,是水利工程融入百姓生活、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缩影。
番禺区水务局负责人表示,番禺区各水闸管理单位将更好地担负起自身的水利职责,继续发挥好水闸的防洪排涝、灌溉通航作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作出新的贡献。
七沙水闸文化景观平面概念图
水闸文化景观轴示意图
旧七沙水闸:
浮运技术、风车型闸门
旧七沙水闸整体外貌
旧七沙水闸位于珠江河狮子洋水道七沙涌口内约500米处,始建于1973年,1975年投入运行。旧七沙水闸建设采用浮运水闸技术,当时的番禺县为全县推广多组拼装大、中型浮运水闸创造了经验,是全国各地争相学习的典范。
2014年该旧水闸停止使用。同年,区水务局在距离旧七沙水闸180米处,建设新的七沙水闸和泵站,2018 年完工验收并投入使用。2017年我区在新七沙水闸北侧建设了“水闸记忆广场”,成为我区发展的历史见证。
新砺江水闸:
曾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新砺江水闸整体外貌
新砺江水闸位于砺江河口上游约200米处,2010年12月建成,水闸共5孔,单孔净宽9米,总净宽45米,最大过闸排涝流量152m^3/s,为中型水闸。在新砺江水闸等闸群的联合调度下,更好保障砺江河流域126.5平方公里和18.37万居民水安全。新砺江水闸不设实体式启闭机室,造型上充分考虑体量整合,材质和设计风格与综合楼以及船闸相呼应。船闸在满足平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水、船闸风格统一原则设计立面造型,荣获了2011-201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是广州市首个获此殊荣的水闸工程。
雁洲水(船)闸:
省一级达标水利工程
雁洲水(船)闸整体外貌
雁洲水(船)闸位于市桥河河口,建于2008年,是市桥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性水利设施,工程等级为Ⅰ等,规模为大(2)型,水闸共9孔,单孔宽度为16.0米,总净宽为144米。通过雁洲水(船)闸、新龙湾水闸、西海咀水闸等水闸群的联合调度,改善流域水环境,实现流域“水清、面洁、景美”的治水目标,保护流域146.31平方公里面积和51.76万居民水安全。2024年雁洲水(船)闸获评省一级达标水利工程,为番禺区首个省一级达标的水闸工程。
龙湾水(船)闸:
提高市桥河流域防洪(潮)和治涝标准
龙湾水(船)闸全景
龙湾水(船)闸位于市桥河上游的龙湾涌口,与紫坭河交汇处,197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于2005年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后的龙湾水(船)闸分3孔布置,每孔净宽10米,为中型水闸。通过龙湾水(船)闸、雁洲水(船)闸等闸群联合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市桥河流域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助力番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西海咀水闸泵站(闸泵合建):
助推广州南站片区防洪排涝和社会经济发展
西海咀水闸泵站全景
西海咀水闸泵站位于石龙围横梗河出陈村水道处,2007年西海咀水闸进行了扩建改造,将水闸和泵站统一设计、协同建设。新建的西海咀水闸泵站的水闸部分有1个闸孔,孔宽6米,设计过闸流量为 30.0m^3/s;泵站部分装机水泵4台,总功率2520KW,总流量35m^3/s。随着广州市“南拓”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海咀水闸泵站为南站片区的防洪排涝及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新老水闸:
以水兴城,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番禺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番禺人民自古就筑堤建闸,兴水利除水害。如今,当我们漫步于番禺江河之畔时,经常会看到“在水一方”造型迥异、功能不同、崭新坚固的大闸巍然屹立,也会看到一些老旧水闸,在时代的更替中悄然落下帷幕。新老水闸在保障水安全的同时,也见证着番禺的时代变迁,承载着番禺人独特的水闸记忆,展现了治水、兴水的人文情怀和文化魅力。
续力千年,以水兴城。“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区水务局大力传承弘扬先进水文化,探索水闸工程综合利用,深入挖掘番禺岭南特色水闸文化,统筹谋划新旧水闸设施改造及提升路径,构建集安全、游憩、科普于一体的水闸文化长廊、便民亲水载体,通过激活水道功能潜力、构建水闸文化意象、传承番禺生活魅力三大路径,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助力番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文:番禺区融媒体记者 李秀政 通讯员 水务宣
图:番禺区水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