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向美而行,高校+博物馆为特殊学校带来“特殊艺术课”
2024-07-10 15:58:15
广州日报新花城

眼睛失去视力,并不代表无法“观赏”艺术品。面临视觉障碍的学生,同样有欣赏艺术的需求和能力。来自广州艺术博物院和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志愿者师生,在过去两个月的实践中探索如何为视障学生提供一堂特殊的艺术课。“过去的课程是一个‘摸底’的过程,了解视障孩子的特点、需求、反馈,也让他们了解我们、接纳我们。”发起活动的刘俊怡近日与志愿者师生进行了一次课程复盘,调整下一期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我们会增加孩子们喜欢的手工、自然、地理部分,定制包括但不限于艺术类的课程。”


为课堂做准备的视障同学与志愿者小老师。

刘俊怡告诉记者,开发“向美而行”视障儿童艺术课,是为发挥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与广州市启明学校和广州艺术博物院两个基地联动,服务社区和周边群众。作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的老师,她带领学校青云志愿队设计了此课程。课程共有五课时,从6月初开始每周上一节,前四课由志愿者教授,第五节课由艺术博物院的研究员主讲。


黎丽明为同学们分享《渔樵问答》。

广州艺术博物院研究员黎丽明是第五节课的主讲者,她为初三年级的视障学生带来一堂用音乐诠释名画的艺术课,从苏轼的三次贬谪讲起,从怀古情结讲到乐观精神,从《赤壁赋》讲到古琴曲《渔樵问答》,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古画。学生们端坐着,目视前方,把注意力集中在讲台上的声音。


课堂上开心的孩子们。

“许多艺术品都要通过视觉来欣赏,但视障学生由于身体原因既不方便前往艺术馆、博物馆,也不方便欣赏展品,所以课程团队以调用多种感官的‘五感教学法’为灵感,设计了中式审美、嗅觉与想象、体验非视觉摄影和感受广东非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刘俊怡介绍,比如在某次课程中,志愿者师生引导视障学生们通过触摸盲人绘本感受风的颜色,“许多视障学生不知道风的颜色是什么,所以我们从冷热的感觉展开,用花和叶子的气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正在阅读的视障孩子。

为视障人士设计艺术类课程,对于志愿者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大家其实都没有为视障人士提供教学的经验,需要自行摸索”,但是通过五次课程,刘俊怡感受到收获不少,也相信视障学生们有所收获,“他们不一定真的从五次课就能获得多少的艺术知识,但肯定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接触到新的社会角色”。在一次课堂结束后,她观察到一名视障孩子迫不及待跟前来接自己的家长分享“今天有个艺术馆的研究员来了呢”,“对于他们来说,研究员可能是离自己很远的一个角色,而因为这个课程,跟他们近距离接触了。”


认真上课的孩子们。

带着这样的发现,近日她带领团队与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老师进行了一次研讨,发现视障学生们对自然、手工、地理等更感兴趣,而且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沟通的愿望,产生了接下来为视障孩子定制包括但不限于艺术的课程,“可能在课程中也结合一些多元职业、社会角色的分享”。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实习生:祝天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编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