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打喷嚏、鼻塞;一咳就是几个月,夜间经常咳得睡不着觉,感冒等治疗总是不见好;皮肤敏感,湿疹、荨麻疹导致的红斑、瘙痒频发……您是否正为遭受过敏性疾病困扰而忧心忡忡?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儿科举办相关义诊活动,专家就儿童过敏、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问题进行了讲解,部分患者现场还进行了过敏原筛查。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暨南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于锋教授介绍,过敏性疾病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原)产生超敏反应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荨麻疹等,当有些疾病比如咳嗽、鼻炎等,按常规治疗无效时,就要小心过敏性疾病。
咳嗽几个月,竟是过敏性疾病作祟
31岁的温女士(化名),今年3月自觉有感冒症状,之后便一直咽痒、咳嗽,夜间经常咳得睡不着觉。去社区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支气管炎,多次吃药、输液治疗均不见好转,胸部CT检查也无明显异常。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温女士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完成相关检查后,温女士被诊断为“过敏性咽喉炎”,经过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后,温女士症状明显好转。
什么是过敏性咽喉炎?
过敏性咽喉炎又称喉源性咳嗽、变态反应性咽炎,是一种发生在咽喉部位的过敏性疾病。多数患者因过敏原从鼻腔、口腔到达咽喉部,咽喉部黏膜受到刺激而发病。
于锋介绍,外界原因如寒冷刺激,烟雾、废气、灰尘等环境污染物的刺激,食物性刺激,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上皮受损等都可导致过敏性咽喉炎。
过敏性咽喉炎常伴有咽痒及咳嗽,咳嗽呈阵发性咳嗽,多发生在睡前或早上,多呈阵发性,可因刺激性气味而诱发,咽喉部异物感、咽干,无咽痛或咽隐痛,痰少或干咳无痰。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感冒病史或刺激性物质接触史(包括新房装修等)。部分患者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皮肤荨麻疹等。
预防:日常生活中做好五点
怀疑过敏性咽喉炎该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间接喉镜下可见喉部黏膜苍白,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病人前鼻镜下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
2.纤维电子喉内镜: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及喉部黏膜苍白水肿,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喉黏膜充血;
3.血清IgE水平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升高、血清变应原特应性IgE升高;
4.变应原检查:部分患者可查出过敏原。
日常如何预防过敏性咽喉炎? 于锋介绍,主要有以下5点:
1.室内通风,勤洗床单被褥,清洗空调滤网,避免室内装修污染物。对已明确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对粉尘或装修涂料过敏的患者应保持室内通风,改善居住环境;对动物皮屑、羽毛过敏者应避免接触动物、禽鸟。
2.佩戴好口罩,工作或外出环境污染较重时,应戴好口罩或减少外出等。
3.禁烟限酒,酒刺激会加重病情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采取“禁烟限酒”的措施。
4.忌刺激性食物,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甘蔗、梨、石榴等清凉润喉的水果。生活方式规律。
5.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受凉、感冒,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皮肤点刺实验可以帮助筛查过敏原
偏头痛的背后推手或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机体摄入某些特定食物后,通过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机制引起的不良反应,特点就是通常在摄入过敏食物几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过敏反应,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呼吸道、循环系统等,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作为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食物过敏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了1%~2%的世界人口。
近一个世纪以来,有不少研究发现偏头痛和过敏性疾病如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等常同时伴随存在,在频繁偏头痛患者中约1/3在停止某一种食物后,头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小部分将不再头痛,证明食物过敏反应与偏头痛发病相关。
容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有哪些呢?
于锋介绍,许多食物都可以参与激发偏头痛,包括牛奶(43%)、巧克力(29%)、热狗(14%)、鱼(10%)、酒(9%)、咖啡(9%)、大蒜(5%)、鸡蛋(5%)。其他参与激发偏头痛的其他食物还有:茶、豆类、牛肉、柑橘类水果、玉米、番茄、坚果、贝类、猪肉、油炸食品等。
日常如何预防偏头痛?于锋支招如下:
1.保持适量的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适量睡眠,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都可能导致偏头痛。
2.避免食用可诱发偏头痛的食物:书写偏头痛日记,找到可疑过敏食物;进行慢性食物过敏原IgG检测;购买包装食品前仔细阅读配料表。
3.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偏头痛的发病率,过量的运动会触发偏头痛。适合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
4.降低压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定期释放压力,避免压力积累。
5.服用抗过敏药物。
义诊现场有市民问,有些导致过敏的食物煮熟以后可以吃吗?于锋表示,导致过敏的食物是食物本身的成分导致的,跟其生熟没有关系,跟食用的量也没有关系,只要接触了就会过敏,因此,应该严格避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
广州日报新华城编辑: 伍仞 实习生: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