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我国优势特色水果,广州拥有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但因为荔枝产销不平衡,贮运损失大。荔枝采后在流通过程中通常要损失18%~30%。此外,我国荔枝鲜果的出口量极小,每年鲜果出口量不到1万吨,约占荔枝总产量的0.3%左右。因此,开发出更先进的荔枝保鲜技术才能真正提高产业效益。近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采访其果蔬保鲜团队,团队负责人蒋跃明向记者介绍了华南植物园近年来突破荔枝保鲜难题的情况。
(蒋跃明接受记者采访)
蒋跃明表示,团队开发出荔枝复合保鲜剂,该保鲜剂以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氧化剂、活性氧清除剂、呼吸抑制剂、可食性膜和生物源杀菌剂等组成,开发出“生理、病理、品质”三控的保鲜剂,具有协同保鲜效应,能显著延缓组织衰老,抑制病原菌生长,调控贮藏环境水分、气体成分,清除异味,提高果实组织抗逆性等作用,具有操作简易、成本可控和高效等优点。经过中试和规模化生产应用,采用保鲜剂浸泡2-3分钟,按照生产就地常温、低温贮藏、常温和低温电商物流方式,经保鲜剂处理后荔枝常温能贮藏8-10天,低温贮藏35-48天,商品率不低于95%,得到用户广泛认可。
蒋跃明介绍,荔枝保鲜剂因具有易操作、成本可控和保鲜效果好等优点,适合本地贮藏销售、电商物流和长距离物流销售等市场需求、不同物流半径和方式的应用模式,充分得到用户认可,已在我国荔枝主产区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使用护色剂保鲜的荔枝)
团队还开发出荔枝护色保鲜剂。蒋跃明表示,果内外也有采用硫处理技术进行荔枝护色保鲜,如非洲出口欧洲的荔枝即采用此法。硫处理保鲜技术容易存在二氧化硫超标问题,并且果肉风味差,影响环境。为此,团队采用甘露醇冰点渗透调节剂、可食性酸护色剂和生物源抗氧化剂等组成的荔枝无二氧化硫保色出口专用复合保鲜剂。采用浸泡处理4-6分钟,实现荔枝果皮长期保色效果,明显延长货架期,满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鲜荔枝果实进口的保色技术要求。
蒋跃明介绍,目前护色保鲜剂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简单,作为硫磺熏蒸或亚硫酸盐为主要成分的保鲜剂替代品,符合食品法规的要求,符合我国荔枝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食品和检疫要求,在荔枝主产区已推广应用。
(荔枝呼吸膜可用于电商运输)
此外,华南植物园团队还开发出多功能绿色保鲜包装技术,包装薄膜具有调整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的功能,进行“生理”“病理”和“品质”三维控制保鲜;可通过高压电场产生活性氧、羟基等自由基进行杀菌和包装机实现不同包装材料有效充气和热封。另外,该技术还可依据预设的工艺参数,智能调节包装内的自由基浓度,结合包装材料的透气透水特性,从而实现荔枝保鲜。
蒋跃明介绍,该包装替代了传统的塑料包装,提供专用设备、包装材料和使用方法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具有易操作、成本可控和保鲜效果好等优点,适合本地贮藏销售、电商物流和长距离物流销售等市场需求、不同物流半径和方式的应用模式,充分得到用户认可,已在我国荔枝主产区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图、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