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沙龙·视频丨融合就业支持是把双刃剑,越没结果,越没人信?社会组织应该改变这个局面!
都说助残就业、融合就业是社会向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但企业雇主在聘用残障伙伴的路上都要经过“从0到1”的过程,谁来支持企业在聘用残障伙伴的路上迈出那不太容易的“第一步”?如今,随着社会对残障人士就业议题的日益关注,这个问题也成为了推动残障就业落地前最为关键的细节。
日前,由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广东狮子会主办,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联动媒体共同承办的2024连锁业生态大会平行峰会——“南粤扶残 责任同行”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在中山市举行。该平行峰会邀请残联系统、社会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媒体记者一同向广东连锁业企业介绍推动融合就业的社会资源,并探寻以上问题的答案。
《2023年度广东连锁TOP100》显示,2023年度广东连锁TOP100企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实现销售规模5075亿元,比上年增长7.2%;门店规模153894间,比上年增长13.7%。广东连锁上市公司净利润规模接近近年最高值。“广东连锁业正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与此同时,残障人士的劳动力特点与连锁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有很大的契合空间。”一位助残社会组织负责人如此说道。
这些年,广东三元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百胜餐饮(广东)公司、华润万家广东公司、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在实际用工中已经推动了不同残障群体的真实就业。一位融合就业工作的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一直有跟踪残障员的情况,和普通员工的产出、质量、工作表现、离职率等进行比对,数据表明残障员工与普通员工的表现基本是一样的,甚至还会有超过普通员工的时候,跟普通员工一样能创造价值。”
不过,不少已经感受到“残障人士用工价值”的企业亦向记者坦言,雇佣残障人士需要经历一个从不信到相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仅仅依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往往很考验一家企业的观念水平。一位企业家坦诚道,实际上,实现雇佣残障人士的数量增长并不难,因为“在从0到1的时候你已经了解了用人方法,做好了准备,但对大家而言,真正的难点在于迈出0的那一步。”
“大家过去很少想到,其实助残就业不是政策到位、企业有爱心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专业的社会力量,帮忙解决雇佣过程中搭建一个新的体系和衔接的问题,大家觉得做这个事很难,是因为我们往往只说雇人那一瞬间,但忽视了其实除了有爱心和决心,还需要引入专业额公益力量协助完成0到1的过程。”据悉,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承办了这个平行峰会,希望协助连锁业解决心智障碍人士聘请中出现的问题,让更多的心障碍人士在共融的工作环境里更多更好更容易的融入当今社会。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在残障人士就业议题中情况最复杂的心智障碍者就业领域,也有公益组织通过公益支持推动了有效、稳定的就业成果。其中,广州市心友会这些年正是在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广东省三棵柚公益基金会支持下,联合华润万家等爱心企业从2016年开展社会性融合运动康复活动,并延伸出每周数十场的融合服务,搭建“心职教”中高等职业技能教育,开展“心职培”跟进培训支持,在校园、社区、职场推动了持续性的能力支持和融合推广,给每个心智障碍者提供以就业融合为目标的长期性支持,从而将就业支持体系搭起来。
据了解,如今广州已有二十名心智障碍者在心友会支持下进入了持续就业的状态,在各自的岗位上,越来越站得住脚。同时,在第十一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的支持下,广州市心友会的心智障碍者社会融合支持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外界认可,当华润万家聘用心智障碍青年,而员工评价高的故事传出去后,接着,又有另一连锁企业开始找到心友会探讨雇佣心智障碍青年的可能性,无论是企业还是心智障碍青年,都迈向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薪宝科技与广州市心友会联合推出残疾人就业学徒制模式,旨在筛选出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培训后定向输送到企业到岗就业,让社会组织深度嵌入到残障人士的就业衔接过程中。
文、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苏俊杰 实习生:张一婷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欣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