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9位院士聚首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出谋划策
2024-06-16 00:00:04
广州日报新花城

海量的中医典籍、数字化病例、名家诊疗视频等珍贵数据集结成庞大的模型,能够“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设备,用AI辅助医生“人机结合”精准看诊;智能机器人系统还将协助实验,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中医新药研发……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未来的中医,也将充满科技感。

6月15日,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首届横琴中医药科技创新大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召开,这是横琴实验室启动建设以来的首场重磅学术活动,杨宝峰、陈凯先、张伯礼、李兰娟、黄璐琦、刘良、房建成、马骏、朱立国9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的建设出谋划策。

活动中,业界顶尖学者专家就中医药原创理论、重大疾病防治、中药新药创制、中医诊疗装备开发、证候诊疗原理解读、新药创制以及国际科技竞争等多个主题进行了分享,中医药横琴大模型、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同时启动。

两大中医科创平台启动

据悉,此次启动的中医药横琴大模型汇集海量中医药数据,包含100亿字符的中医知识文本以及中医院的数字化病例,依托高可信中医诊疗知识库,辅助医生精准诊疗,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启动建设的中药新药智慧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则是基于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工程化的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通过工程化开发,基于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实现中药成分获取、结构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等全实验流程一站式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主任刘良介绍,实验室注重以人工智能、多元生命组学、多元质谱分析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技术整合应用与创新,致力于打造实验室成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生器、中医药高端产品开发的赋能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器,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链接器,促进中医药科技与产业向高端迈进。

打造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悉,2023年12月28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揭牌成立的横琴实验室,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牵头,珠海市政府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为主要参建单位。实验室集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中医药领域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优势科技资源与人才,将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中医药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大型高端科研平台和国家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受访时说,作为主要参建单位之一,未来医院将与横琴实验室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聚焦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病,开展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进行重大慢性病中医预警防控网络技术开发、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循证医学优化。


“现代中医不再只靠医生个人的‘三根手指一双眼’。”德叔说,依托临床需求进行中医现代诊疗装备的开发也是实验室的重点攻关内容。以中医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借鉴西医诊疗装备及多学科结合开发思路,中医也要重视“医工融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成像、生物传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智能诊断平台,以及可视、客观、定量的中医人体功能评价大装置,开发基于活态传承的智能化中医辅助诊疗系统、中医治疗康复机器人等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陈佳佳、查冠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陈佳佳、查冠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伍仞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