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秒懂视频 | 残疾人田径:残奥会项目中分级、小项最多的大项
2024-06-15 19:28:13
广州日报新花城

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刘辅梁正站在跑道边,“盯”着场上努力跑动的队员,时而给他们喊话,时而走过去给他们指点。“目前队员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备战2025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状态我还挺满意。”他脸带欣慰,“刚刚完成的年中测试赛,总体成绩还不错。”

作为广东省残疾人田径跑跳组教练员,同时又是田径三级跳远与跳远运动员,刘辅梁曾经为广东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立下汗马功劳——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田径运动会上夺得3枚金牌,并破男子T46级三级跳项目世界纪录。28岁时,他就已经成长为教练员。


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残疾人田径运动从1960年罗马第1届残奥会开始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发展至今已成为所有残奥会项日中残疾类别级别、小项最多,组织工作最为复杂的一个大项。刘辅梁负责的是100米、200米跑和跳远、跳高等几个项目的训练工作。 

目前,他带领的队伍有15名运动员,都以新人为主,年龄在18岁左右,主要包括肢体残障和脑瘫两种残疾人运动员,个别是听障运动员。

跑跳项目的技术性较强,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要求比较高——除了对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外,还要求他们对项目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悟性。因此,运动员们往往只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选择一个主项目,而不能很好兼顾两个主项,所以一般会选择一主一副,比如把跳远当作主项,把短跑当作副项。 


在赛道上,有的运动员极力保持身体的平衡,执着练习着,他们是脑瘫运动员。脑瘫运动员由于脑部损伤使四肢和躯干功能受阻,脑部在支配四肢功能上形成不同程度的障碍,表现为痉挛、共济失调、手足徐动等。

刘辅梁还记得,脑瘫运动员们刚来到体育训练场上时,“别说跑步了,连走路都有种跌跌撞撞、随时摔跤的感觉”,但通过训练,他们逐渐走得稳、跑起来,而且跑得越来越好,这也令他非常看重运动的康复功能。

在训练中如何平衡康复和竞赛出成绩这两部分?“其实运动员通过不断的训练,运动能力不断提升,得到某种程度的康复,竞赛成绩自然就能提高,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在他看来,这也许就是残疾人体育运动如此重要、充满魅力的原因之一,“运动给了残疾人运动员更好的身体状态,让我们获得更多自信心和价值感。” 


相关链接

*为了让运动员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参加比赛,田径按残疾类别不同进行分级,共分为五个类别,在同一个残疾类别中再根据功能状态分成若干个级别,同一级别的运动员共同进行比赛。田径的医学分级级别用英文字母加十位数码表示其中字母T表示径赛,字母F表示田赛;十位上的数字表示残疾类别,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残疾级别。

*T61、T62、T63、T64级下肢截肢的运动员在径赛中必须戴假肢。

*截肢及脑瘫运动员参加径赛时,可以选择是否使用起跑器或采取4点支撑方式。

*残疾人田径运动包括站姿比赛和坐姿比赛。站姿比赛的跑、跳、投,虽然规则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比赛形式基本上同于亚运会田径比赛。

广州日报新花城 视觉+民生频道 出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穗残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栾晓森

编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