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碰撞怎样的“奇观”
2024-06-15 16:16:31
广州日报新花城

近日,《奇观——科学艺术展》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展览以艺术视角探索科学微观世界为主旨,以生命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神奇变化为主要内容,通过显微摄影、实物标本和AI技术等综合媒介打破观众对于世界的常规认知,综合多种展示形式以美学的视⻆带领观众开启一段充满想象的艺术旅程。


展览现场

“奇观”是一个看似具体但又很抽象的词语。提到“奇观”,我们脑海里也许可以联想到很多壮丽的画面。但奇观不一定都是宏大的。通过展览作品,我们会发现“奇观”也可以隐藏在方寸之间——几毫米大小的甲虫的体表也可以镶嵌着千万颗蓝宝石;“奇观”也并不遥远,它也可以隐藏在我们身边的自然以及日常生活当中;还有那些物质创造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等。美丽科学联合创始人朱文婷在展览开幕式中表示,科学技术延伸了我们的视觉感知范围,让我们看到了从未想象过的多种形式的美,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观众提供一个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展览现场

本次《奇观——科学艺术展》包括 “生命的韵律”“造物的魔法”“微景观”“奇观之谷”“嗨!元素”5个单元,最终呈现共110幅作品和6部科学艺术影片。展览结尾还特别呈现深圳湾实验室第二届显微图像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展现科研工作者们用艺术思想和科学方法探索的微观世界,让观众体验显微镜发现的微观世界中的“生命之美”。

在展览内容上,“生命的韵律”“造物的魔法”两个单元通过科学摄影生动呈现了生命的奇异形态和绚丽色彩,以及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自然规律与人类创造。“奇观之谷”单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微景观”单元系列作品通过具有绘画性的显微图像展现了由一颗颗小液滴塑造的奇妙景观。“嗨!元素”活动单元在互动中体验化学元素是如何链接生命与非生命、无机物与有机物的。

此次展出作品以科学摄影为主。通过摄影,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画面,把复杂的探索过程用最简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观众更加关注内容本身。同时,科学图像不仅仅是视觉层面的好看,不仅仅是对现象的记录,更是对自然、对自然法则的关注和理解。所以在图像之外,展览也更注重对于图像背后知识的挖掘,对于展出的作品,都有比较详细的知识性介绍帮助大家理解。

主办方表示,科学以理性和证据为基础,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运行规律。而艺术则以情感为核心,表达人类对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的感悟。在这个科学与艺术交汇的展览中,观众得以从一种综合视角,超越表象,重建与自然的连接,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与联系。基于此,展览也准备了丰富精彩的配套活动,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展览所呈现的全新世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莫斯其格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