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秒懂视频 | 力量+动感,轮椅竞速奔跑速度高达36km/h
2024-06-14 12:22:33
广州日报新花城


烈日当空,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的田径场上,轮椅竞速队员们正驱车排成长龙,加速前行,为2025年的残特奥会加紧训练。“运动员们正在‘上强度’,现在是出成绩的时候。”广州市轮椅竞速队教练员陈晓纯说,任务很重,压力也很大,但运动员们都很拼。

奔跑速度最高可达36km/h,在1964年东京残奥会上首次成为残奥会比赛项目的轮椅竞速,是残疾人体育运动中令人振奋的比赛,运动员们运用腰部力量带动上肢,最大幅度挥动手臂的力量,驱动轮椅快速前进,充满力量和动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目前,广州市轮椅竞速队(包括试训队员)共9人,大多数是年轻队员,目前训练的重点是男女T54级的中长跑和正常级别的短跑项目。

作为广州市培养起来的轮椅竞速运动员,陈晓纯曾获得2013年世界肢残运动会(荷兰)100米亚军、2019年全国运动会100米比赛季军,以及2021年陕西全运会5000米第二名、800米和1500米第三名,如今逐渐成长为教练员。明年的残特奥会上,她将参加三个项目,其中包括1500米和5000米。


她告诉记者,这可能是她参加的最后一届残特奥会了,在拼尽全力完赛后,可能就会把重心放在培养年轻运动员上:“大家对他们有很大的期待,都愿意通过传帮带,帮助他们尽快接上棒,后面出更多好成绩。”

对于年轻队员们,陈晓纯有特别的感情:“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过去的自己。”10几年来,她在训练、比赛、训练这样的循环中成长,在技术上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特点。如今,广州市轮椅竞速队主教练胡鹰作为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健全人教练,精准把控队伍的整体训练计划、方向,陈晓纯则主管技术层面,同时也作为运动员们的“热线姐姐”:“而且同样作为运动员,我更能体会运动员们的感受,也能更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进行处理,如果处理不了,才会寻找胡教练的支持。”


体育带给陈晓纯的影响一直是正向的,不但强大了她的身体素质,也令她在不断的参赛过程中领略到各地的风俗民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信心。“体育让我得到成长的同时,也让我学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到我能帮助的人,我相信其他队员也是如此。”陈晓纯说,“队员们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也会帮助其他小队员一起成长,这就是体育神奇的凝聚力量。”

【相关链接】

*竞速轮椅是径赛中轮椅竞速运动员使用的特殊装备,椅子主体高度不超过 50厘米,至少有两个大轮和一个小轮,大轮直径最大不得超过 70 厘米、小轮直径最大不得超过 50 厘米,不许安装任何可增加动力的装置。


*轮椅竟速运动员在400米以上距离的比赛中还须佩戴安全头盔。允许使用专用手套、风镜等。

*轮椅竞速比赛中,一旦超越运动员的轮椅前轮出现在被超越的运动员视野之内,被超越者不准妨碍或阻挡超越运动员

*在轮椅竞速中,运动员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身体正面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以最大的速度前进常常会将头埋到与椅子同样的高度,使得头、胸、腰、臀处于与地面平行的水平面上,在埋头的同时,为了保证行进方向不偏离规定的赛道,每划行一段距离后,运动员必须抬头辨识一下方向,确定方向之后再迅速的埋下头继续驱轮前行。

广州日报新花城 视觉部+民生频道联合出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穗残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栾晓森

编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