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我和西瓜园丨黄卓坚:广州日报至少有三大改革可以载入史册
2024-06-11 21:16:02
广州日报新花城

作为中山大学校友,广州日报社原常务副总编辑黄卓坚于2023年9月接受了中山大学2022级中文系学生的采访,讲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中大中文系学生如何成长为一位指挥若定的优秀媒体领军人才。访谈中,她高度概括了广州日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可以载入史册的几大举措,言谈中充满了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对躬耕半生的广州日报的热爱。


采访时间:2023年9月16日
采访地点:中山大学中文堂


从中山大学到广州日报

吴:请问您在中山大学的四年中对我们学校或者说对我们中文系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黄:我印象最深的很难说是一件事,准确说是一种氛围,就是老师普遍的喜悦和同学普遍的自豪。老师眼睛有光、说话有力、心中有希望的喜悦溢于言表。比如黄天骥老师讲“柴门鸟鹊噪”时飞扬的神采、金钦俊老师讲《迟桂花》时的儒雅与幽默、卢叔度老师的离骚、曾扬华老师的红楼梦、李新魁老师的古代汉语、吴国钦老师的戏曲、吴文辉老师的东方文学……时光飞逝,40多年过去了,但一切依然历历在目。同学们的自豪当然是由于彼时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新生入学第一次开会,老师说,欢迎大家过五关斩六将来到中大中文系。同学们都很用功,白天上课,晚上到图书馆、系资料室、教室自修。我上大学之前没完整学会拼音、没怎么看过童话,没背多少古诗词,只能对仅有的书反复看,比方红楼梦就看了不下50遍,考上大学能够接受系统教育,自然很珍惜。

吴:中大中文系四年的学习经历在您的人生中有着怎样的地位,这四年的求学经历对您日后从事新闻事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黄:我觉得中大这四年是我人生的底色,是素质的重要构件,很难说某件事对我有立竿见影的影响,而是中大的经历融入我的血肉里了。除了老师的课、同学的友谊,康乐园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小礼堂啊,广寒宫啊,惺亭啊,草坪啊,都会变成难以言说的东西慢慢融入你的身体、铸造你的精气神,这也许就是熏陶吧!四年的学习对我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大学四年对我日后从事新闻工作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其一,文学是我观察世界的基础。文学是人学,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人的世界,这是相通的。

其二,是学习能力的养成。新闻的选题每次都是新的,都可能有不懂的内容,所以记者、编辑的学习能力很重要,只有自己弄懂了,能够共情,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

第三是驾驭文字的能力。这是中大中文系的强项,我们每一届学生都受过严格的训练,后来有了“百篇写作”就更加系统了。这么多年来,我接触了不少中大中文系的校友,每一位都文笔流畅,从没发现词不达意、文字别扭的人,这点很为我们系感到骄傲。

吴:您当初为何选择从事新闻行业呢?

黄:我们那时跟现在不一样,那时是分配的。老师推荐我们几个去广播电视部,经过面试就通过了,我自己也愿意去。为什么呢,我们家订报纸,我从小有看报的习惯,早年没电视,只听收音机,我是听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长大的,所以我对媒体不感到陌生。

吴:我其实一直就很好奇,记者和编辑,具体的就是干些什么工作,有什么区别?

黄:如果把编辑部比喻成厨房,那么记者就是采购员、编辑就是厨师。记者是受编辑部指挥的,记者从事采集访问工作,包括文字、摄影、音视频等。比方昨天,广州那么大的雨,我是记者,就必须去一线采访,必须了解灾情和救援的措施。写出稿件交到编辑部,编辑部主任根据总编或值班总编的意图来决定这个稿件放哪个版,每个版都有责任编辑,他们会根据实际需要提炼主题、修改文字。新媒体原理是一样的,但手段要符合新媒体的特点。大的媒体有采访部门和编辑部门,也有采编合一的部门,由总编辑委员会指挥。

我认为媒体工作者先做记者、再做编辑的情况比较理想,但实际做不到,可以做到的是记者、编辑轮岗。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需要有发现新闻的能力,有过硬的文字功底。

黄卓坚.png
黄卓坚是中山大学中文系1980级学生。

广州日报至少有三项改革可以载入史册

吴:您从事新闻行业近四十年,见证中国新闻业最大的变化和发展是什么?

黄:这个问题很大,可以专门写篇论文。我以《广州日报》为例吧,《广州日报》四十多年的历程其实也是中国新闻业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广州日报》至少有三项改革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第一,1987年第一家在全国地方报纸中从4版改成8版。此举被广州市民评为当年“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之一。它使得报纸更加突显了新闻纸的功能,可以做到“两头满意”(即领导满意、老百姓满意)。《广州日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努力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认可。

第二,1996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积极探索报业产业化。不止是报纸出彩,而且印刷、发行、广告等全链条都带动起来了。当时我们建设了印务中心,购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机;自办发行,做到了“你住几楼,我送到几楼”;广告则在此前后连续二十几年位居中国平面媒体第一位。报纸有了可贵的积累,为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当天推出97版,开启了厚报时代。7月1日的《广州日报》别出心裁分上午版、中午版、下午版出版。结果全城出现了抢购《广州日报》的奇观,因为许多读者特别想收集齐97个版。一时买不到报纸的读者将报社围得水泄不通,最后只好请公安维持秩序。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广州日报》7月1日的报纸一周之后重印,在全市的所有售报点,都出现了排队购买报纸的景象。97版为什么会这样成功,我想就是四个字:顺应民心!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厚报满足了当时读者对资讯的需求,在正确舆论导向的大前提下,各式人等各适其适。所以报纸深受欢迎。

广州日报的三大特点

吴:您在广州日报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您认为她的特点是什么?

黄:《广州日报》创刊于1952年12月1日,是广州市委机关报。业界不少人研究《广州日报》,依我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的实践看,她的三个特点很明显:第一,视野宽广,有世界眼光;第二,胸怀祖国,与神州大地一起脉动;第三,深植广州,久久为功做城市进步的记录者。我分别举些例子来说。

以前国内媒体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国际新闻不上头版,但早在1987年,《广州日报》就率先把苏美签署中导条约放在了头版。

对“9·11”事件的报道也很淋漓尽致,《广州日报》在2001年9月12日凌晨2点、4点滚动更新了12个版的动态,上午10点,再发了一期20个版的号外,报纸销量极好。我不需要在这里评论“9·11”事件,但可以提供一个数字。9月12日,广州打到美国的越洋电话增加了700%(当年打电话远没有今天这么方便),可以说大家极度关注这件事,《广州日报》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之后《广州日报》尽量不缺席世界大事,比如利比亚战争、伊拉克战争、印尼海啸、日本福岛地震等,都派记者奔赴一线作报道。

除了采写新闻事件,从2000年开始,《广州日报》不断派记者出国作“看世界”的专题报道。在国际版开辟《热点问题看他国》栏目,就人类文明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互鉴、探讨。

说了国际说国内,《广州日报》的报头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毛主席一共写了三幅供挑选,非常珍贵,真迹在国家档案馆收藏。在《广州日报》报头下面是“追求最出色新闻,塑造最具公信力媒体”一行字,每天都鞭策着广州日报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前辈有采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珍贵记录,有全国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的记录,有记者跟随解放军抓特务的精彩故事。

从1988年开始,广州日报派记者采访全国“两会”。2012年后,我连续十几年率队采访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两会”,我们总结了一个原则是“懂中国,知广东,扣主题,接地气,铸铁军”。

看着一批批年轻记者经过重大采访的历练成长,真是很令人高兴!

国内采访可说的实在太多了,举两个国内重大采访的例子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后几分钟,我们接听来自四川的报料电话,于是立即派记者奔赴机场。同时搜索有没有记者在四川,结果有两位,一位刚好在成都采访,一位在老家休假,他们接到任务后,箭一样奔赴现场,两个小时抵达重灾区。他们一边用电话口头发稿,一边用车参与运送伤员,非常英勇!此后五十多天,我们派了多批记者前往汶川,他们每个人都勇敢如战士,换防的时候哭着不肯离开,男女记者皆如是。这次重大报道延续了50多天,《广州日报》有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我们积累了采访重大灾难的经验,也吸取了教训。比方有的记者是穿着凉鞋奔赴灾区的,所带生存必需品不足。为此,我们专门准备采访背囊,到采访玉树地震时,就从容不迫了。

2008年春节前后有关冰雪灾害的报道也很经典。当时广州火车站广场堪称恐怖,冰雪导致北上的铁路不通,一百多万想回家过年的人(主要是民工)挤在广场,每天吃喝拉撒清理出来的垃圾以数吨计,我们采访指挥部设在流花宾馆,记者到广场和站台采访回来,身上都是臭的,这不重要,最担心的是人群中发生踩踏事件,政府非常希望劝说民工留下过年。我们以“平安是对家人最深切的爱”作了大量报道,对疏散火车站广场人群起了积极作用,被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称为“伟大的创举”!

黄卓坚2.png
黄卓坚和采访她的中大中文系学生一起合影。

本地新闻是占《广州日报》版面最多的内容。也是讲个故事,广州有个救火女英雄叫向秀丽,1958年牺牲的,2018年向秀丽牺牲60周年时候,我们做了一个专题,用电脑一搜,发现60年来《广州日报》对向秀丽的报道有几十篇,清晰勾勒出英雄故事升华成英雄精神的轨迹。

中大和广州互动的故事也很多。黄天骥老师是广州西关人,他曾应邀在《广州日报》开设了一个专栏《生猛广州 淡定广州》,从2013年元宵写到2014年秋分,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他结合近80年广州生活的经历,写下75篇千字短文,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美不胜收、活力四射、隽永绵长的广州,受到了读者的热捧。

我想《广州日报》对广州的意义就是:总在这里,久久为功,与城市一起成长。

人们可以从《广州日报》上看到创建文明城市历程,看到机场、火车站、港口不断新建、扩建的历程,看到1999年为第一条地铁开通做的特刊《地铁一本通》到现在地铁线网越织越密的历程,总之是包罗万有。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原汁原味保存岁月年轮的波澜壮阔与点点滴滴。

我觉得一个好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不应是机械的、冷冰冰的,而是贴心的、有温度的。记得2003年的一天,黄天骥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是想参加《广州日报》与市公安局举办的“一日义警”活动。怎么回事呢?当时广州治安情况不理想,我们希望通过让市民当一天警察的活动来扩大正能量,震慑不法分子。这个活动得到市民极大的支持,几千人冒雨排队报名当“一日义警”。又比方2020年抗疫,广东派出2494位医护和相关人员援鄂,我们每天都追踪他们的英雄故事,待凯旋之时,我们联系各方,将他们每一位的名字打上小蛮腰和市内各大电子屏,这个活动的名称是“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很好表达了一座城市对英雄的致敬。我们还收集了所有抗疫医护的手印和感言,后来全部被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收藏。

从“必然王国”抵达“自由王国”,还要作艰苦努力

吴:如何看待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您如何看待当下传统新闻行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黄:我们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网站,后面我们又做了APP,微博、微信,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根据人民网发布的《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广州日报》连续四年居地方党报第一名。在人民网《2021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广州日报》入选党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广州日报》品牌价值跃升至786.52亿元,位列500强中第130位。但现今传统媒体确实受到极大的冲击,如何从“必然王国”抵达“自由王国”,还要作艰难困苦的努力!

吴:《广州日报》作为官媒,因为有些推文会使用与泛二次元内容相关的配图,所以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广州宅报”“二次元日报”,您是否知道?您怎么样看待这种现象?

黄:我们有很多年轻的记者、编辑,他们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吸引受众。用一些二次元的,或者尝试其他的手法传播,目的都在于此。我们十分重视年轻人的创意,拥有年轻人等于拥有未来。我自己的孩子是90后,之前没有机会像今天这样和00后面对面交流,非常感谢你们的聆听与理解。

文/中山大学2022级中文系本科生吴昊宇、郭现栋、刘俞辰、迟皓玉

图/中山大学2022级中文系本科生吴昊宇

《我和西瓜园》为省老记协广州日报分会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支持下主办的社史回顾与征集栏目,欢迎西瓜园新闻人踊跃投稿。

栏目主持:王晓云

投稿邮箱:

gz202307@163.com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