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我和西瓜园丨活字排版时代②:我亲历的两次排字提速
2024-06-11 21:12:49
广州日报新花城

活字排版是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排字工人排字速度每小时平均千字左右,一个二级工一天排字量7500字,差错率千分之三以内。为了提速,我们一直在尝试调整和改良排字的各个环节。

早期排字版台工人整夜都是站着工作的,车间那时只有三张凳子,一张是车间发稿台专用坐凳,一张是版台做广告用的凳,一张是刻字师傅专用凳。工人们则在整个夜班期间在车间游来游去,据人民日报社排字车间测算,晚上上夜班要在车间云游二十来里路。当年,有些老工人的大腿都爬上了“蚯蚓”,走得太多,站得太久,腿上都静脉曲张了。

排字工人一上班就站着排字、做版台工作,劳动强度太大,站到脚都发软酸痛。1961年,时任排字组组长的张锦,思考如何才能降低劳动强度,他考虑把排字字盘(字架)从站盘改为坐盘,工人排字时可以坐着排稿,并更改字盘里的汉字排列逻辑,从按汉字部笔划顺序排列,改为按文字常用词组串句排列,可以大大减轻排字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排稿速度。这项工作得到了厂部和车间的大力支持。我也参与了这项改革,具体负责坐盘的制作和试用。

我们的改良和试验都是加班完成的,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在1962年年初基本完成坐盘的改造和字盘汉字排列表的工作。从此,排字工人不再需要站立排稿了。

图片1.jpg
这就是改革后的新式坐式字盘(字架),图为排字工人在排稿。(图片由谭国超提供)

三报合并期间,原南方日报排字车间与广州日报排字车间因字盘汉字序列不同,不方便人员调动。1968年,两个排字车间的字盘汉字排列表作了重新编排,相互统一。为此车间组成了“编排汉字排列表改革小组”,由当年南方日报印报厂副厂长伦希担任组长,具体的汉字编排(排列表)等工作则由我负责。

当年,排稿要求“三到”:眼到,看稿要快;心到,专心致志;手到,对准字仓位置。即便如此,差错也很难完全避免。我记得早期印刷厂厂长是何均,他以厂为家,日夜都住在报社的单身宿舍。晚上出报时一直在车间跟班,深入各车间跟着出版全流程。开机后他会第一时间拿着试机纸用红笔点校各版标题,由于他的严谨细致,有效减少了见报差错。

文/丘杰仁(曾为广州日报印报厂厂长)

《我和西瓜园》为省老记协广州日报分会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支持下主办的社史回顾与征集栏目,欢迎西瓜园新闻人踊跃投稿。

栏目主持:王晓云

投稿邮箱:

gz202307@163.com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