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建设街组织辖内部分亲子家庭前往广州市非遗传承中心开展“非遗”美食亲子DIY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水菱角制作体验”,邀请了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传承人伍文辉担任授课人。课上,他为大家讲述了水菱角的起源与推广,以及制作水菱角的方法与要诀。
“水菱角”是一种形状像菱角、口感有韧性、味香的粤式小吃,是广州市“非遗”美食之一。光看名字,不少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另一种美食菱角。而伍文辉在介绍水菱角起源时也对其与菱角的渊源进行了解释:“菱角是泮塘五秀之一,由于有季节性限制,不能长年供应。而当时聪明的西关人在吃不到菱角的时期,便用大米磨成粉,用筷子“濑”成一个个“菱角”,加上炒香的姜丝、大头葱菜、肉丝拌着吃,由于其形状同菱角一样,便将这种食物称作“水菱角”。由此可见,水菱角的确是因菱角而得名,但其制作原料与菱角关系不大。”
而水菱角的制作也颇为讲究,需要经过“浸米磨粉”“晒制”“开生熟浆”“濑制”“煮米汤”“成品烹制”等多个步骤,其中,最见功力的步骤为“濑制”,功夫全在师傅手中的一双筷子上,既要逼真又要大小一致,这便要求掌勺师傅对筷子能操控自如。在介绍完理论知识后,伍文辉也现场演示了如何烹制好一道水菱角美食。
现场的小朋友也忍不住纷纷要求参与体验。在动手过程中,大家很快发现了这看似简单的手法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伍文辉耐心而仔细地为每组亲子家庭进行了“手把手”教学,在他的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其中技巧,知道除了要注重筷子的力道和动作速度,还需要找对筷子张开的角度,这样做出来的水菱角才能快速成型,否则便容易失败。
水菱角制作完成后,还需要从锅中捞出“过冷河”,再搭配由猪骨、虾米、香菇等熬制而成的糊底,撒上葱花与咸菜,一碗色香诱人的水菱角就此出炉。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水菱角,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连声称赞,表示这碗来之不易的美食既好玩又美味。
建设街相关活动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家长和小朋友在合作中制作了美食,也让大家通过亲身体验,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对‘食在广州’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很多传统美食的乐趣不仅在于动嘴品尝,也在于动手制作,不同的食物背后也都有着各自的故事与寓意。未来,我们还将通过组织不同的活动,让大家更了解广府‘非遗’文化。”
文/信息时报记者 杨杏萍
建设街道办事处供图
【小e跑腿】
街坊有需求,我们来帮忙!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平台开设“小e跑腿”专栏,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若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快来扫码留言,记者来帮忙!
长按识别或扫描上方小程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