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垃圾分类达人做客直播间 分享推广垃圾分类妙招
2024-06-01 20:44:46
信息时报

学校成立环保社,推广垃圾分类;社区改编《野狼Disco》,让垃圾分类有声有色……5月31日,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广州市区融媒云平台“新花城”App、信息时报社、微社区e家通承办的“志愿服务扬新风 垃圾分类齐参与”——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线上直播宣传活动在线上如期与广大市民见面,来自学校、社区的垃圾分类引领者和践行者,分享各自推广垃圾分类妙招。

学校环保社团十年实践 宣传推广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的参与。在直播活动中,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老师赖倩瑜首先讲述了学校作为教育阵地,是如何肩负责任宣传和实施垃圾分类的。“要扎实做好教育宣传,完善校园设施建设,加强实践引导,建立激励机制,与周边社区开展合作与交流,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赖倩瑜建议。

随后,赖倩瑜重点分享岭东职业技术学校“岭东绿能量”环保社的成立及发展历程。“10年前成立环保社团,源于当时广州正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我第一次了解到广州面临着垃圾管理和处理的严峻挑战。强烈的环境危机感指引我开启了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实践的大门。” 据介绍,她把社团骨干学生培养成分类小讲师,走进学生中间讲分类,让学生影响学生;带领学生创编垃圾分类情景剧,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唤起师生对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的思考;组织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让师生参与,让垃圾分类变得好玩有趣……


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老师赖倩瑜做客直播间。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摄

经过十年的实践,“岭东绿能量”社团逐步建立起课内以知识类课程为主,课外以活动类课程为主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关注垃圾分类。“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被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赖倩瑜欣慰地表示,十年里,一批批环保骨干培养起来,学生从垃圾分类走向更为广阔的生态文明建设视野:社团曾经的社长毕业后依然关注环保,并加入高校的环保社团,成了一名热心环保公益活动的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影响更多的人;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成了社会工作者,为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而努力;同学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仅养成了分类的习惯,还会尝试更多环保行动,如自带水杯、少点外卖、光盘行动等等。

除了分享学校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赖倩瑜还就家庭教育如何融入垃圾分类给出相关建议。最后,赖老师带来同学们录制的垃圾分类原创歌谣(快板),为直播活动增添趣味和活力。

社区创新垃圾分类宣传 让垃圾分类有声有色

做好家庭垃圾分类,改变居民生活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垃圾分类的长期工作中,增城区荔城街广场社区党总支书记潘威在推动居民群众生活习惯养成上有妙招。直播中,他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富鹏社区开展的新颖别样的垃圾分类工作。

“在富鹏社区,我推动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创建最成功是景新雅苑物业小区。这里有128户居民,当时为了更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首次提出了分类积分制度,制定了共建协议,由党员带头签协议、物业跟着签,群众配合签。社区还给小区每户居民分发了厨余垃圾桶以及其他垃圾桶。党员作为垃圾站桶督导员,除现场指导外,更多的是一个评分者的角色,居民每次投放就拿着集赞卡盖章,居民每月可凭集赞卡到社区领取生活物资以及小朋友的玩具。”潘威介绍。


增城区荔城街广场社区党总支书记潘威带来分享。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摄

来到广场社区任职后,潘威又提出成立垃圾分类小小“第三方”队伍,由青少年化身小小值日生,带领父母成为垃圾分类的站桶人员,共同指导群众分类,此举动吸纳很多家庭共同参与。另外,他们作为第三方定期对物业小区等单位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考核评分,从而形成社区统筹、小区落实、群众监督的一个良好局面。

在垃圾分类宣传方面,潘威也有“金点子”,他通过运用各种视频号宣传、改编热门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垃圾分类宣传有声有色。比如改编的《野狼Disco》和垃圾分类版的《爱你》,传遍了富鹏社区大街小巷,很多学生经过社区时都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到了广场社区,潘威又带领社区推出了垃圾分类微电影——《拾起的信念》,并创作了垃圾分类原创说唱视频《垃圾分类 音你而美》,群众更是参与到制作拍摄中。此次直播活动,同步播放展示了社区年轻人们创作的《垃圾分类 音你而美》,让更多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并宣传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系统的工程。除了社区的推动和努力,作为社区工作者的潘威,最后呼吁广大市民一起加入到垃圾分类志愿队伍当中,通过自己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

文/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