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今年广州“百千万工程”列出48项工作要点 
2024-05-31 20:38:16
广州日报新花城

从开局起步到加力提速,今年广州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部署和落实,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日前,广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印发《2024年广州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为《工作要点》),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等六大方面提出48项工作要点,并详细分解为253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

《工作要点》强调,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实施“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承上启下之年,是省委明确的“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之年,要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打赢打好几场事关全局的大仗硬仗,助力“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

在大抓产业发展上走前列:全力打造七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就产业发展,《工作要点》明确了优化提升产业布局、做强产业园区平台、谋划实施产业项目、推动农业建设现代化大产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壮大食品工业、推动现代化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业提质升级、加强文化体育产业赋能、提升镇村商业服务功能等9项工作要点。

产业布局方面,提出要强化产业协同,加快推动跨区延伸产业链项目建设,支持北部山区探索跨区设立“反向飞地”,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专业市场、仓储物流等产业向外围城区疏解转移,做好产业有序转移。产业项目方面,明确要推进实施市“百千万工程”区域经济重大项目清单,助力镇村谋划一批全局、跨界、填补空白、资源盘活类项目。

在推动农业建设现代化大产业中,《工作要点》明确了多个工作目标。例如,全力打造“穗”字种业、绿色蔬菜、优新水果、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休闲农业等七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争取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4%以上;推进农产品加工、互联网+、设施装备(种植业)、现代种业(农作物)等4个省级功能性产业园建设;新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省级40家等。在发展壮大食品工业方面,《工作要点》明确要争取全年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750亿元,同比增长3%。

在大抓人居环境建设上走前列:就农村垃圾点、污水排水管网等提出建设目标

就人居环境建设,《工作要点》提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推进风貌管控提升、持续提升美丽圩镇品质、稳步推进城市更新、高标准建设绿美广州等6项工作要点。

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按需协同推进公厕新建与老旧公厕改造提升,新建、升级改造500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点,培育100个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典型村,新增完成2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设施正常运行率不低于90%,新建污水管网120公里,完成老旧及问题排水管网更新改造45公里,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公顷。风貌管控提升方面,纵深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工程,已建14条精品示范带各完成10公里以上的风貌提升,健全农房建设全过程管理制度,推广装配式农房、建筑光伏一体化农房等绿色农房新型建造方式。

城市更新方面,出台《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重点推进广州新中轴(海珠)、广州火车站、罗冲围、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四大片区改造。全市城市更新版块力争完成1800亿元投资。全年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0个以上。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万套,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

绿美广州方面,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年完成森林提质增绿22.9万亩,其中优化提升森林质量20.5万亩,新增造林绿化2.4万亩。深入推进区镇村绿化美化,全市种植23万株苗木。

在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上走前列:提升基层教育医疗,服务保障“一老一少”

就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工作要点》提出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基层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服务保障好“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数字化等9项工作要点。

建设“四好农村路”,也是铺就发展快车道。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工作要点》提出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100公里,推动5个重点村镇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推动全市行政村5G网络建设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深度覆盖。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方面,组织重点用工企业专场招聘175场以上,举办新就业形态(零工及灵活就业)专场招聘会100场以上,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培训6300人次以上、“南粤家政”培训5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3.8万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招生3万人,开展农村电商培训3300人次以上。

教育方面,推动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的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将涉农区相对薄弱的普通高中纳入集团化办学。医疗卫生方面,明确全市涉农区紧密型镇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85%,“一元钱看病”卫生站实现全覆盖。

为服务保障好“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工作要点》提出打造“卫生院+敬老院+颐康中心(站)+护理站”农村医养联合体,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提高到80%,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提高到63%。

在大抓体制机制改革上走前列:整合设立“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资金

就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要点》提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建立健全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力机制、深化区镇(街)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化“百千万工程”财力保障、引导金融资源向基层下沉倾斜、激活土地要素强化用地保障、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深化数据要素赋能应用等12项工作要点。

其中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启动“1+1+3”迁入户政策修订工作,探索进一步放宽年龄或学历条件的可行性。在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提出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资、联合出资或通过投资、参股,新组建一批强村公司,允许下拨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强村公司。

在强化“百千万工程”财力保障方面,腾出财政预算额度,整合设立“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资金。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资金占比不低于40%。

引导金融资源向基层下沉倾斜方面,健全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涉农信贷政策激励和信用支持力度,明确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安排市级保费补贴预算1.06亿元。

激活土地要素强化用地保障方面,以从化国家级、增城石滩省级试点为引领,推进更多高品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此外,在2024年土地利用计划中,专项安排“百千万工程”项目用地指标。

在大抓社会力量参与上走前列:提升对口帮扶协作资金,发动建筑业企业助力镇村建设

就社会力量参与,《工作要点》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帮扶协作、充分依托专家智库和高校智力支撑、持续发动企业支持助力镇村建设、有效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进一步引导“三胞”及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等5项工作要点。

帮扶协作方面,提高标准并按时划拨2024年对口帮扶协作资金,其中,对口梅州、清远、湛江的市级帮扶协作资金由2亿元提高至2.1亿元,10个区对口30个县(市、区)的帮扶协作资金由每县(市、区)不少于2000万元提高至不少于5000万元。共建广州市—梅州(湛江、清远)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力争全年合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实现全口径税收11亿元。

持续发动企业支持助力镇村建设方面,深化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完工、开工结对帮扶项目数累计突破100个,打造不少于4个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范例,新谋划一批高质量结对帮扶项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若楠

浏览量:
@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