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一桥一特色:盘活桥下空间,节约城建用地
2024-05-22 23:06:54
广州日报新花城



桥下空间作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5年,广州市就公开发布《广州市城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办法(试行)》征求公众意见,桥下空间的管理和利用逐步受到相关部门及广大市民的关注。

2017年,天河区猎德大桥桥下空间微改造成为“广州经验”,被写入联合国官网“可持续发展目标”专栏,成功以文化惠民、为城市添彩;2020年,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交研”)受委托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市政桥梁桥底空间建设规划及技术指引》,进一步引导广州市政桥梁桥下建设成为高品质交通空间,为广州市内桥下空间规范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近日,记者就广州市桥下空间建设规划采访了广交研相关负责人,他表示,盘活现有桥下空间,促进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多元活力空间转变,可实现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效力提升和用地节约集约双重成效。


位于猎德大桥北侧的桥下空间“有温度”的改造:

桥下营造龙舟文化 市民游客纷纷“打卡”

广州猎德大桥北侧的桥下位置刚好位于临江带状公园的中段。午后,人们在公园内休闲娱乐的间隙,路过这片空间时总会注意到与龙舟的龙头造型相仿的雕塑,纷纷拍照留念;在不远处,有两排划龙舟的船桨造型的雕塑也体现出岭南赛龙舟的特色,不时有小朋友在此穿梭嬉戏;在靠近草地的一小片区域,家长们在旁支起了户外桌椅,边聊天边看着一旁的孩子在桥下玩耍;桥下靠近路边的区域则成了周边居民的“业余戏班”,一人演唱、几人演奏,为这里增添了几分岭南特色的韵律。 

“当时我们结合猎德村的龙舟文化,设计了猎德大桥临江大道节点桥下空间改造方案。” 广交研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国锋介绍,这段桥下空间改造是2017年该公司对天河区桥下空间品质提升的一处试点,它和黄埔大道与猎德大道立交桥改造一起作为广州典型项目登上《广州城市治理榜》,并荣获“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而猎德大桥桥下空间微改造更是成为“广州经验”被写入联合国官网“可持续发展目标”专栏。

他介绍,猎德大桥临江大道节点、黄埔大道与猎德大道立交桥的桥下空间改造运用“温度规划+仿真实验”的方法,做了科学合理、有温度的设计。广交研从周边群众的需求出发,通过现场交通实验采集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行为特征,验证方案设计合理性;同时,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资源,赋予这片空间“龙舟文化”公园功能定位,整合环卫设施、优化行人步行路径、增设桥下文艺活动场地和幸福驿站、新增龙舟文化元素,打造临江大道缓跑路径中点驿站,打开原本“封闭”、单一的桥下空间,使其转变成安全、人性化的活动场所,进而成为如今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


广交研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国锋“一桥一档”+全流程管理

城区桥下空间利用逐步受到重视

“猎德大桥临江大道桥下节点位于天河区临江大道缓跑径中段,空间可利用面积约4018平方米。此前因环卫设施、停车场设置不合理等原因挤占人行通道,通行效率较低,环境品质不高。”赵国锋告诉记者,广交研从策划设计开始一直跟到最后一步实施阶段,将“全面摸查-统筹规划-媒体策划-方案竞选-设计施工-移交管理”的一体化管控保障理念在规划建设的全过程进行了准确传导。

为了让桥下空间改造能惠及更多人,满足周边居民对活力空间、口袋公园的需求,广交研针对性地进行了问卷调查,让市民拥有“话事权”。“为了能够选出大家都满意的改造方案,我们还通过媒体征求公众意见,群策群力设计改造方案,最后实施出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他介绍,2015年6月,原广州市交委就《广州市城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广州市桥下空间使用实行“一桥一议、一桥一档”管理模式;空间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根据桥梁具体特点、结构安全条件等情况,制定桥下空间占用指引,明确该空间的使用性质、占用范围和用途要求。从那时起,对于桥下空间的管理和利用逐步受到有关部门及广大市民的关注。

“桥下空间作为现代交通发展的必然产物,广泛分布于广州城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国锋介绍,此前对于桥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十分有限,存在“一优两低”(“区位优、品质低、效能低”)现象;而在当下空间资源紧约束、空间发展模式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背景下,桥下空间优化利用成为增加公共绿地、增加公共空间的又一载体和着力点。


位于广州环城高速奥体段的桥下空间改造成了停车场

打造多元活力空间

全市近半桥下空间已建设利用

2020年,广交研受托编制完成《广州市市政桥梁桥底空间建设规划及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广州市市政桥梁桥底空间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引导广州市政桥梁桥下建设成为高品质交通空间,为市内桥下空间规范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赵国锋介绍,广州市政桥梁桥下空间主要分布在内环路及其放射线、珠江沿线跨江桥、市内大型立交、人行天桥、城区主要快速路等关键道路节点和重点片区出入口等区域。根据桥梁的用途及跨越障碍等特点,广州市政桥梁桥下空间类型划分为车行桥和人行天桥两大类,其中车行桥包括立交桥、高架桥、跨江河桥三类。

据《指引》摸查统计,全市可使用市政桥梁桥下空间共629处,其中车行桥350处、人行桥279处。截至目前已有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已建设利用的市政桥梁桥下空间达293处,因地制宜将桥下空间打造为居民生活配套、市政管理设施和公共休闲活动的场所。

如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等桥下空间改造,结合珠江景观带黄金岸线塑造,将原来作为环卫基地、私人停车场等功能的临江桥下空间使用权交还给公众,改造为体现岭南文化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并注重在地性文脉延续,促进桥下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多元活力空间转变,吸引来到江边的市民游客驻足,享受更多闲暇时光。


猎德大桥北侧的桥下空间,孩子在桥下玩耍

保持改造利用灵活性

不同桥下空间可综合实际情况优化

赵国锋介绍,根据桥梁类型和区域条件,《指引》明确桥下空间优化提升类别包括品质提升类、功能利用类、环境整洁类三种。

其中,“品质提升类”可布设口袋公园,实行景观美化。口袋公园适宜在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周边的桥下空间设置,不宜设置在机动车流量较大的国省道、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桥下空间,净空高度宜大于3.5米;对位于快速路或主干道周边且不便利用的市政桥梁,以绿植为主,精简灌木,适当点缀观花植被。

“功能利用类”则对桥下空间作城市交通设施、城市管理与应急设施用途进行了探讨。《指引》提出,桥下慢行道、桥下机动车道、桥下公交车站等城市交通设施类用途,抢险基地类、三防布防所类、设施维管站类、环卫设施站类等城市管理与应急设施类用途,应结合相关专项规划,设置在市政环卫及养护服务范围内,并避开人口稠密和交通繁忙的区域。“桥下空间用于市政环卫及养护功能时,可供临时休息材料工具和养护器械的堆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适量提供环卫工人休息更衣、洗浴和停放小型车辆、工具的场所。净空高度宜大于3.5米,不得小于3.0米。”赵国锋说。

此外他表示,桥下空间的设施及功能利用主要受区位条件、用地条件、交通条件、空间条件、人流条件以及周边居民需求等要素影响,因桥梁形态各异,即使是同类桥梁,其桥下空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保持桥下空间改造利用的灵活性,《指引》并未针对不同种类桥梁的桥下空间设施利用作出硬性规定。

“从已改造利用的桥下空间情况来看,人行桥下方空间普遍用作环卫设施、非机动车区等功能;车行桥下方空间根据其空间、交通、周边需求等条件可改造为口袋公园、景观绿化、环卫设施、停车场等功能空间。”


在猎德大桥北侧的桥下空间,市民拍照留念

打造“一桥一特色”

空间活化利用为城市添彩

在广州环城高速奥体段,由于该路段一直到东圃特大桥均为高架桥,桥下空间充足,目前大部分区域已被改造成停车场。记者现场看到,奥体中心旁的桥下空间被分为ABCD等区域,其中B区域的停车场更是改造成自动停泊、取车的双层停车场,空间利用很充分。

而在广州环城高速土华段的桥下空间,除了一部分仍用于停车场外,其余空间已被改造建设成一片运动公园,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攀岩壁、旱冰场等多个子区域,桥下底空间功能更加多元化。

赵国锋表示,广州市市政桥梁桥下空间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不同地点、不同桥梁的桥下空间用地、交通、空间、人流等条件均不同,在此前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普遍遇到上位法及交通条件约束,功能利用限制较多,并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监管、改造投入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为此,《指引》提出了桥下空间的改造利用应遵循“一桥一方案”工作制度、“一桥一景观”工作思路,打造“一桥一特色”高品质交通空间。

截至目前,《广州市市政桥梁桥底空间优化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有效指导并推动广州市11个区60余处桥下空间活化利用,如东风路德坭立交、盘福路立交、西场立交、新市立交等共11个节点。“《方案》的实施让桥下生花,为城市添彩。” 赵国锋说。


广州环城高速土桥段的桥下空间改造成了运动公园

盘活桥下空间资源

鼓励试点改造、强化公众参与

赵国锋介绍,广州市现存桥下空间占地规模大,空间资源富余,如盘活现存的桥下空间资源,可增加更多微小公园,有效应对环卫设施、三防设施、道路管养设施等邻避设施用地空间问题;同时,可节约较多建设用地,实现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效力提升和节约集约用地双重成效。

“建议因地制宜,结合桥下空间区位条件、用地条件、交通条件、人流条件以及周边居民需求等要素制定优化提升方案,推进桥下空间有序化、功能化、精细化、品质化改造。” 

此外他表示,在桥下空间盘活利用中需突出地方特色,改善人居环境,以“绣花功夫”推进“灰色空间”高质量发展,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

他表示,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议桥下空间主管部门会同业主单位、街道、市民、设计单位、媒体等建立工作坊制度,就桥下空间功能优化进行深入沟通,优化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鼓励各区选取条件成熟的桥下空间进行试点改造,从规划到落地全过程强化公众参与,实现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享有治理成果,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黄名沂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黄名沂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黄名沂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