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所实验室——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两个实验室的成立体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对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高度重视,是学校与深圳市及科研企业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是该校成立的第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设立。其旨在探寻人工智能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趋势,在自然语言与语音处理、生成式大模型、跨模态认知计算等领域寻求突破,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进一步促进深圳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验室由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李海洲担任实验室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张晓平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有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科研人员20余名。
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是继港中大(深圳)与企业、事业单位共建20多个联合实验室之后的又一新突破,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展产学研合作。
据介绍,港中大(深圳)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平台近90个,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横向科研合作240余项,合作金额超3.4亿元。其中,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已建成2所省级(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2所市级(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多个涉及众多研究领域的科研实验室和团队。
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纳 通讯员:吴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