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广言广语 | 如何让儿歌不“缺位”“错位”?
2024-05-22 20:04:43
广州日报新花城
新闻热点,广言广语。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过。那时候的经典儿歌,可太多了。但现在呢?正如一位小学教师所言,现在“歌曲都是从老歌库里找,适合现在儿童生活的儿歌太少了”。同时,儿歌市场中还出现了诸多“灰色儿歌”“成人化儿歌”。 儿童音乐需求不减,为何会出现儿歌“缺位”“错位”的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整体创作环境不好。相比高收益、易传播的流行歌曲,儿歌的商业回报少、行业认可度低,很多创作者或主动或被动地就转向了其他领域。当专职创作者愈发稀缺、好作品越来越少,整个创作环境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但抛开大环境的因素,儿歌市场依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句式工整、语言简练、节奏韵律感强的“挖呀挖”手指谣就传播很广。又比如,从流行歌变“儿歌”的《逆战》《孤勇者》等一度在儿童中风靡。这些新的“儿歌顶流”启示着创作者们,有扎实“内功”的好儿歌依然“唱得响”、“对接”好了儿童需求的好作品依然能在新的媒介中广泛传播。 让儿歌不再“错位”、重新“归位”,需要创作者转变思路、提高创作水平;也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予以支持,让儿歌创作者有成就感、有实实在在的收入。 文案/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