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一包子铺老板称申请近10次未能办下店铺招牌。他表示,店铺已营业1个多月仍然是无店招的状态,这给他们正常经营带来了很大困扰。(5月20日澎湃新闻)
这条新闻一路读下来,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点显而易见,与当地政府服务效能相关。店铺招牌审批按理说是件简单的事,为何会让经营者重复折腾十次之久,说白了就是相关部门用户思维不够,少了一些靠前服务、换位思考意识。在当前自上而下提倡为大小经营主体减负、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如何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特别是如何减少经营主体审批路上的来回奔波,值得思考。二是管理权力边界的问题。据一些受访商户所述,审批证明屡遭打回的原因多数是出在“细节”方面,比如招牌字体大小、颜色、材质与官方规定不一致。一般而言,一家店铺选择什么样的广告牌应基于自身经营需要。除开必要的安全审批之外,管理权力的介入理应慎重。
审批程序过繁、标准过细,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意识在作怪,这也反映出城市治理观念出了问题。其实不只是新闻中提到的地方。近些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运动的开展,统一店招已经是很多地方提升市容市貌的惯常操作了。什么“清明风”“番茄炒蛋风”“密不透风”,这些丑得千奇百怪的统一招牌不仅屡屡被群众吐槽单调呆板、大煞风景,权力过度干预之下还容易影响经营主体经营秩序、有损市场活力。由此来看,城市管理的边界和尺度,务必要界定清晰。
城市治理需要下绣花功夫。但精细化不等于事事在手、处处躬亲,更不能给商家添堵。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付迎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