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新花城民生频道出品
一个社区的发展本质上是关系的修补和构建,它需要一场系统的社会创新来寻找出路。
如今,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泮塘五约在不知不觉中,正将一场社会创新推向下一个阶段。
这片不过0.031平方公里的土地藏着一个至少900年历史的乡土聚落,是广州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之一。龙船夺锦、功夫舞狮……数百年的历史故事在当地老人间口口相传,并被引以为傲。
但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这里也和许多村落一样,曾陷入拆与留的徘徊挣扎。颓败、边缘、出走......那时,曾住在这里的人们各散东西。
一个村子的式微,似乎不可逆地发生。
“约”最早是一种乡村组织的名字,是村民的聚居点,相当于一个自然村落。泮塘自东向西分为首、二、三、四、五约。
2016年,一场众多因素叠加下的社会创新给村子带来了转变。广州首个以“保留”为目的的城市更新项目;广州首个公众参与的“共同缔造”工作坊……在泮塘五约进行的微改造不仅翻新了部分物理硬件,也让当地街坊参与到社区改造决策中。
大家开始意识到,社区因人而生,本土的集体记忆和盼想可以是社区发展的一部分。
2019年,微改造结束,此后五年,社区变漂亮了,历史建筑逐渐修复,各种小店入驻空房子。
但人们也发现,这个社区的生长开始进入到更复杂的阶段。
它的未来需要更进一步的社会创新,而这或许能给城市的更新带来更多思考。
1丨千年历史,到此为止了?
两度说拆迁,村子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
今年的广州,雨下得比往年更密。
麻石小巷、青砖斜瓦、数步一景……位于广州西郊、经历了多年更新改造的泮塘五约,如今比起一般的城中村平添了几分闲情雅意和古色古香。然而,在泮塘五约度过了大半个世纪的权叔和许多老人一样,认为这还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泮塘五约。
在这个雨水弥漫的春天里,权叔心里一直藏着一个问题——这个“官方说是九百年历史,而我们考据认为应该至少是千年历史”的古村,需要保留的应是历史和记忆的魂,那么,今年的泮塘五约会在这一方面迎来蝶变吗?
对于这个问题,他有点不敢期待,同时,又忍不住期待。
分享泮塘五约的权叔。近年来,他特别关注泮塘五约的建设和发展。
这种矛盾的心情,得从十七年前讲起。
不过0.031平方公里的泮塘五约,是广州历史城区中罕见的留有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多姓宗族共居的乡土聚落。
广州老饕口中的泮塘五秀、被慈禧赐封过的泮塘龙船、曾经动辄百人的舞狮队伍、铿锵有力的功夫马步、跨越百年的建筑和祠堂……
这些都是在至少九百年历史沉淀下,泮塘五约独有的故事、荣誉和风貌。然而,很少人知道,如今这些村中老人们引以为傲的资本,其实并不属于十七年前的泮塘五约。
芮光晔在一次分享中回忆了曾经的泮塘五约。
2007年,因荔湾湖公园扩建,荔湾湖公园边上的泮塘五约被列入征拆范围。2013年9月,“西关广场”修建计划提出,涉及泮塘五约的拆除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不过,两次“拆迁”都没能完全进行下去。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半房产被征收为公有产权,二分之一的居民搬迁,余下又有一半居民将房子出租,而留守泮塘五约的那四分之一的街坊则以老年人为主。
拆旧建新没有下文,那时的村子随老人一同老去。
一直生活在泮塘五约的暨叔是留守在村里的百多位老人之一。他还记得,2007年之后的那十年是大家都很不开心的一段时间,“我们这些人一直住着祖先留下的房子,早已经住惯了,又怎么愿意搬迁,我们的心其实都在古村里”。
在泮塘五约的一些角落,依旧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
但那时,村里疏于打理,到处又脏又乱,而且前途未卜,以至于大家都以为,泮塘五约的记忆和故事或许就到此为止了。
直到2016年,《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施行,“微改造”取代“全面改造(拆除重建)”,泮塘五约被列入广东首个以“保留”为目的的城市更新项目。
按计划,泮塘五约的微改造分为两期,一期主要为核心区危房修缮、立面改造、三线下地等工程;二期是其他区域的建筑修缮、公共空间景观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内容,而这部分怎么改、改成什么样,需要结合泮塘五约居民的意见来敲定。
项目相关主体。
然而,当象城建筑作为设计单位,请不久前从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毕业的社区规划师芮光晔和黄润琳两人进入泮塘五约了解街坊的改造意向时,感受到的只有颓败和冷漠,目之所及皆是年久失修的老旧住宅楼和无序的改造。
“村民不搭理我们,说这里被拆迁了十年,你们到底想干嘛。”那时泮塘五约的很多人都以为——
这一次的改造政策是不是又要来拆村子了。
2丨最重要的,不是翻新建筑
这群年轻人进村挨了两个小时的骂
实际上,恰恰相反。
芮光晔和黄润琳希望让村民参与到泮塘五约的改造中,了解他们对改造的真实诉求。
而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冷漠和戒备。
2017年年初,泮塘五约迎来了传统民俗——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两人藉由节庆,拿着手持DV走进村子,在村民面前“成功刷了一波存在感”。
泮塘五约村民开展民俗活动。
但他们没想到,“刷完存在感”,紧接着就是“挨一顿狠骂”。2017年5月,象城建筑以及芮光晔和黄润琳在泮塘五约三官庙旧址召开了一场“来了满满一屋子人”的茶话会,一起去讨论“微改造是要做什么”。
而“某种意义上带有半官方色彩”的他们一站在那里,便被满满一屋的居民“骂了”整整两个小时。
第一次和居民开会的海报和场景。
但那一年,芮光晔和黄润琳依旧在泮塘五约设了个大本营,欢迎大家有事来找社区规划师。他们每周都到村子里跟老村民聊天,挖掘公共需求,也帮忙协调微改造中的施工矛盾。
各种努力下,社区规划师和村民终于产生了信任和连接。
这些年,社区规划师做了许多项目之外的工作,建立信任。
2017年9月7日,围绕公共空间改造,他们发起了第一次村民沟通共议会。
2017年10月1日,在泮塘五约村民的活动中,他们继续向更多泮塘五约的年轻人征集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听到了越来越多关于泮塘五约千年历史的动人故事。
“每一次跟老人讨论公共空间改造,老人都会先从一波泮塘五约的历史讲起——讲与盐步因划龙舟而结契的故事、讲慈禧太后赏赐的雉鸡尾、讲荔湾湖的建设……”
芮光晔说,藏在老人记忆深处的故事不断涌现,而背后是一种独属于泮塘五约的自豪,这份自豪夹杂着公共空间改造的需求,以及不断生长的公共意识。
居民的公共性逐渐得到了激活。
她还记得,“就是在一次交流中,泮塘五约的街坊们提出‘泮塘以前是好有文化的地方,要是能办个展览就好了’,我们说,‘好啊,那我们一起来做吧’。于是我们开始在村里征集照片,也去图书馆、档案馆找照片,每次收集了老照片,都会打印出来带来给他们看看,老人家就会围着照片讲故事。”
两个月后,这个展览做起来了。
2017年11月的一天,村里的长者们小心翼翼地搬出了那块沉重的黑木板,在上面写下即将举行展览的通知。村民们齐心协力,搭起聚会用的帐篷,展示出之前从各处收集回来的泮塘五约历史照片以及对未来公共空间的改造愿景。
这些问题的答案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他们一边用旧照片考究来往路人本地生僻的“历史知识”,一边持续征集村民有关公共空间的改造意见。
“修缮泮塘五约仅存的祠堂”“拆除泮塘五约和荔湾湖公园之间的围墙”“平整三官庙前的广场空间”“修缮五约亭”……自此,村民的心声也开始不断流露,并被陆续写入微改造的工程清单里。
那一年,这一模式被社会各界视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创新。
当时,大家写下了许多关于未来的愿景。
但在芮光晔和黄润琳看来,这一社会创新的意义不在建筑和空间的翻新。
2018年8月,荔湾区更新局与昌华街道成立泮塘五约共同缔造委员会,以进一步商讨微改造事宜,7名村民代表街坊主动担任委员。
同年12月,三官庙前广场施工,村里老人纷纷来“监工”,当工人们挖掘出三官庙正门曾经的一对门联石时,老人们激动不已。他们随即找到了社区规划师,讨论起恢复门楼以及此前提到的祠堂等文物修缮一事。
那时,村民们说得最多的是,“希望让外边的人看见泮塘五约!”
这个村子的“根”,似乎正在恢复生长。
这场参考了居民意见的微改造,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还有一次,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三校工作坊上,就“泮塘五约”这个设计案例,村民们踏入了“象牙塔”,向高校学生和各地专家讲述自己对微改造的想法以及有关泮塘五约文化的理解。此外,他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分享泮塘五约文化;在三官庙前,村民们开始自发传承武术和醒狮文化,由长辈于每周五晚间,向后辈传授武术和舞狮的技艺。
从这时候开始,泮塘五约的老人有了更大的想法。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场社会创新的最大挑战也正悄然而至。
当初部分居民心声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旧很有远见。下图为村民在高校分享微改造之个人见解。
3丨一场社会创新实验的两面性
我们是不是终究回不去以前那样了
权叔等人所期待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修复。
“以前,我们是会坐在榕树下一起聊天的。”
暨叔说,“村里很多人在前十年就已经搬开了,现在早已没了在榕树下聊天的习惯。”权叔则说,“我们老人喜欢聊这里的历史,但年轻一代没有这方面的共同话题,而是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抽不出身。即便传统节庆都会回来,但曾经百来人一起出狮的时代结束了。我们现在教功夫和舞狮、传承文化,教真功夫、免费教。但这个时代免费的东西没人学、学的人难坚持,反倒是收费培训机构引得家长争着去。”
不过,他们觉得改变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公共参与微改造的模式,点燃了村民心中的一把火。
有一次,村民特意请芮光晔等人吃宵夜。原来,是希望这些专业人士额外帮个忙,给泮塘醒狮设计个logo。
2019年年末,泮塘五约微改造正式完工,部分危房得以修缮,五约亭修整了,三官庙前广场宽敞了。悠长窄巷中,一栋栋坡顶青砖小屋映入眼帘。
然而,这一场关于公共参与的探索随着微改造的完工进入尾声。
那些年,包括权叔在内的多位老人,多次提过要活化仅剩的宗祠,也说过要再现三官庙的门楼,在与历史的互动中重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然而,当时讨论最热烈的文物修缮计划因微改造对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定额低于市场价、资金不足,部分建筑缺征收、置换计划,因而大多化作空谈;而更多危房的修缮以及文化景观的营造,则无法利用微改造的资金实现。
老人们逐渐发现,原来泮塘五约的这个共同缔造委员会都被框定在当时微改造的范围内讨论;而历史文物修缮、社区文化保育、邻里关系修复……这些村民们心心念念的“盼想”其实并不在微改造的范围之内,因此也不在共建的清单之中。
在外人看来,这场微改造极具社会创新的意义;但于老人而言,当这场社会创新实验结束,其激发的公共性无处安放时,多年前对村子未来的那股无力感又再次袭来。
“后来都没怎么开过会了,”权叔说,“缺少可讨论的议题。很多东西也不是我们能定的。”
这场本质上想“保留”一个古村的社会创新给了村民希望,又在不经意间创造了新的无力感。
村民一直希望修缮村里仅存的一个祠堂。图为祠堂旧貌。
不过,也是那些年,与村民吃过夜宵、学会了怎么分辨醒狮、上过泮塘龙舟的芮光晔和黄润琳等人,也和这里的人们“处出了感情”。
受聘于微改造项目的他们,在微改造结束后又自发开启了微改造之外的共建探索。
2018年,他们开始联合村民和志愿者编纂《泮塘五约口述史》,计划以此传承这里的集体记忆,并在两年后整理出口述逐字稿10余万字。
2020年,他们在项目结束后依旧留在泮塘五约,并找到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为泮塘五约微改造做不了的事情筹款。
口述出书一事,维持了大家的热情。
“我们在2020年9月筹了1.3万元左右。村民其中一个心愿,就是恢复历史环境要素景观节点,包括恢复三官庙旧址东侧大榕树下的镇水石狮。”
令芮光晔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1月,大家用筹到的部分钱买来石狮后,多位村民上阵搬狮、拆箱、戴花、清杂、整平、和泥、沾胶、定齐,而镇水石狮的历史古貌的修复又接着引发了文化连锁反应:
后面几年,有街坊参照过去的布局,自发地给两只石狮布置了台阶(因为该位置过去有个埠头),把恢复历史景观这件事情延续了下去。
大榕树下的镇水石狮。
除此之外,他们还还原了这里的社稷之神石碑,并将余下善款用于口述史编纂。因为公益力量的介入,泮塘五约里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的关系保持着缓慢的生长。
但在泮塘五约这个日益复杂的社区生态里,这些善意和努力依旧显得小打小闹。
偶发的善意不足以持续推动历史文物的修缮,以及社区文化活力的激活。
微改造的成功之处在于政府赋能推动多方共商共建,但此后,谁来做这些事成为了新问题。
4丨共同缔造不能停留在建筑上
泮塘五约不仅是一座古村
实际上,2019年后的泮塘五约,不仅在历史文化方面缺少共建。
2019年年末,作为活化运营单位,荔湾区文商旅发展中心开始引入“审美投契”的数十家小业态文化类经营主体进驻微改造修缮后的新房子。
在白天,这些商铺与村里老人还有早年租用了房子做仓库的人们一同构成了完整的泮塘五约。
有店铺主理人老李与权叔成了“每天一见”的关系,平日下午也会喝茶聊天;也有一位传统文化服装主理人租下了小花园,而斜对角的村民也总时不时地热心分享种植心得。
大家在天然的互动中形成了新的泮塘五约社区关系网。
那时,老村民觉得村子可热闹了,泮塘五约的故事好像在被更多人了解。
“景点范”有了,接下来怎么才能旺丁又旺财,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回答的问题。
对要定期交铺租的新村民而言,生活除了诗意,还有更多现实经济因素需要考量。
“从中山八路拐进来,许多地方有不少破旧房屋,甚至有的留有‘铁皮外装’;而大家说这是个历史文化街区,但这里的历史文物还在修缮,也没开放;越往村里走,越缺乏清晰的指引,路人越容易迷路。这些细节其实都会‘劝退’消费者。现实中,挺多人一天难做一两单生意,但铺租的压力是一直压在身上。”
一位自带客流的商家告诉记者,泮塘五约的历史和氛围很适合文化产业进驻,但这个社区的商业文化生态其实需要通过对话,才有可能进一步共建出来。
无论是文化、商业,还是人文,泮塘五约的社区营造还有不少细节有待回应。
路标可以集众人之智完善;人流少就做针对群体的外推导览;公共空间优化可以通过众商众议推动;在地文化产品可以结合村子打造……不少商家认为,这里有着不同于其它商圈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又因为其社区居住属性没有直接交给纯商业地产公司规划,恰恰可以延续之前微改造时探索的共建模式。
新旧村民都觉得,只有由不同主体一起讨论,才有可能一起在这个古村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一个融合的商业文化社区生态,把大家所期盼的古村文化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然而,有没有专业人士作为非利益相关方为大家提供协作支持,则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理论上,协作者可以引导大家一起推动文物修缮、讨论公共空间和整体村落景观的优化、商讨公益性文化传承和商业引流互动等活动的实施。泮塘五约此前成立的共同缔造委员会机制完全可以沿用下去。
但现实中,共同缔造委员会协调不同主体的权力是因建筑项目而获得,因此也难以介入其它板块。
有村民和商户告诉记者,泮塘五约的商业活动曾经由荔湾区文商旅发展中心负责活化运营,后来管理权转交给了街道,同时引入了保利公司来提供物业服务。
这里的确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但不同板块间资源不共通,也不会相互引流合作,导致彼此分割,旺丁不旺财,“商户其实也有不少共创的想法,但大家不知道共建共商的机制在哪里。街道会组织开会,但作为管理者也很难同步担任协作者的角色来梳理大家的意见,对接资源并进行落实”。
村民自发开展舞狮传承活动,其实也需要协作者赋能指引;但现在更多是大家各自干各自的状态,缺少协作平台。
而一直留在泮塘五约的芮光晔也并非看不见问题所在。
2023年年末,在微改造项目结束近四年之际,她和自己的团队自发租下了泮塘五约直街86号民房,作为“翻屋企·泮塘五约社造中心”的驻点,希望借助共同缔造委员会以及自己本身的社区规划师身份,参与到跨文化、建筑、商业、人文领域的社区营造和协作之中。
然而她很快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官方身份,你其实就是一个新村民。而作为村民,就没办法调动不同的主体”。
尝试延续这场社会创新,芮光晔把自己变成了新村民。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商业生态的打造,如今的泮塘五约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集众人之力推动的《泮塘五约口述史》项目耗时六年,今年终于找到出版经费的支持,但书中的四十一位村民口述者,已有五名的名字“被补上了一个个黑框”,先后离世,更多的古村文化传承工作,会变得越来越迫切。
于商户而言,许多人在五年前入驻,签订了为期五年的租约,今年和明年正是续约的节点,面临着留与走的抉择。这些一直顶着租金压力的人们,同样渴望看到共同缔造的希望和可能。
这座至少千年历史的古村,依旧在漫长的夏日中,等待着关于未来的答案。
丨不确定的未来:
共同缔造的下一棒应该交给谁?
共同缔造,到底应如何延续到建设工程领域之外?
泮塘五约的共同缔造,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赋能。
因此,共同缔造要想延续,关键在于如何赋能。
一直深度推动并参与其中的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二级调研员江伟辉,一直见证了共同缔造在泮塘五约微改造中生发的力量。
“通过共同缔造的平台,协作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相关方的想法建议,将零散纷繁的民意转化为设计方案,而各方碰撞达成共识的成果可以通过共同缔造平台直达指挥部,交由施工单位执行。”他告诉记者,正是在这场共同缔造中,那些在历史档案中难以找到的细节和集体记忆,也都悄然显现。
“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同意见,甚至出现针锋相对的局面,我们先把所有诉求摆出来,我们不抵制任何方向,唯一的立场就是共同把事情做好。”江伟辉分析道,一个可以顺利推行下去的共同缔造一定要有一个共识——推动一个社区以人为中心的良性发展。
大家可以基于自身的需要提出诉求,共同缔造就是从不同的诉求中先找到共同的方向,然后制定各种解决方案把工作向共同的方向推进,过程中就相关工作的公共性进行去中心的讨论,无论结果如何,政府、居民、专家等都要接受共同体产出的结果。
其实很多成员一开始并不具备从公众利益出发的自觉,往往从自身利益和见解出发提出诉求,而从各种不同的利益出发往往更容易造成短兵相接的矛盾冲突,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及第三方设计团队的参与介入,从更高的维度和更长的时间跨度去综合统筹,在共同缔造这个平台上凝聚共识。
如果缺乏这一共识,共同缔造就会变成无效的吵架大会。
这些年,正是在一个共识下,泮塘五约的公共性逐渐从建设工程延伸到更多领域。
微改造之外,社区规划师和村民一起靠自己重现一个历史旧景。
这些年,共同缔造委员会中的社会力量其实也有在用各自的力量推动泮塘五约的变化。
其中,有社区规划师“用爱发电”捣腾事情,也有同样身处共同缔造委员会的媒体记者多次通过报道,呼吁推动文物及历史建筑修缮。
正是在多方推动下,2022年,泮塘五约开启了本土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两年后,2024年4月,西关记忆项目(泮塘五约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服务公开招标。
大家都在尝试通过建设工程,延续共同缔造的生命。
最新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到了此前村民和商户均有提及的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包括三官庙及门楼、仅剩的祠堂、书舍等等,也提到修建乡情馆等相关内容。泮塘五约即将迎来新的一轮建设和修复。不过,这一项目介绍中,就后续运维和社区创生的共建机制并无过多涉足,亦无明确提出如何延续共建机制。
也就是,一旦建设项目结束,共同缔造的去留依旧是个问号。
在接受采访时,江伟辉也在思考共同缔造的下一棒应该由谁来接。
社区共创再生是一个跨领域的长期工程,需要一个多部门协同推进的社会工作体系为共同缔造赋能。但现实中,一个片区的更新中,前期的规划设计、中间的施工建设、后期的综合管理,以及文化保育、招商运营、社区活动、物业管理等分属不同部门负责。由住建部门牵头的共同缔造平台有部门职能范围的壁垒,对微改造以外的事务师出无名,资源不足,“但如果共同缔造平台随着工程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觉得有些可惜”。
2022年《泮塘五约文物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
也有人指出,共同缔造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而跨领域的共同缔造首先需要更多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力量在内的社会主体形成关于共同缔造的共识。但目前,大家在这方面的共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没有共识,也就没有主体赋能;另一方面,共同缔造需要一个良好的社区基础,因此,前期要有人持续培育一个社区的公共性,但这方面谁来做也是个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少专业人士眼中,如今国内正提倡跨部门的社会工作资源整合,而此次修缮工作或许可以成为推动下一个社会创新的契机。
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在泮塘五约的新一轮更新中,或可以有部门以“泮塘五约的未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当初探索的共商共建机制延伸到后续的社会文化活动、商业生态建设之中,实现共治共享,并通过放权和赋能,让协作者和协作平台可以跨领域地介入商业、文化、人文、环境等各项推动村落社区发展的工作,将这个单纯的建筑活动提升到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构建,以协调不同主体,共建一个更系统化、更有活力,同时也是新旧村民共同企盼的泮塘五约。
广州日报新花城民生频道出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李天研 实习生:袁嘉婧
支俊迪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部分由象城广州、翻屋企供图)
海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苏俊杰 实习生:卢婉盈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