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保护血管健康 日常生活这么做
2024-05-17 16:41:37
广州日报新花城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5·18源于一个指标:血液总胆固醇的上限值5.18 mmol/L,旨在呼吁人们重视血管健康。如何保护血管健康呢?珠江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杨力教授,中医科学术带头人梁东辉教授从饮食营养、中医角度,推荐几个生活小妙招,防治血管疾病。

减少烹调油 适时调换油类品种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杨力教授提醒,炒菜油量过多、经常食用各类油炸食物等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长期摄入过多的油脂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血管内膜的厚度和硬度,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导致动脉狭窄和血管阻塞。

“减少油的摄入,对于保护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益处。”杨力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平均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1/3,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克-30克为宜,减油的重点在于减少烹调油。

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植物油,那么哪种更健康?

杨力教授说,每种油的成分不同、营养不一,尽量少摄入饱和脂肪,尽量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的油类。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购买,但是不要长期吃一种油,多样化选择有利于营养平衡,建议采购烹调油时适当调换品种。

此外,要警惕看不见的油脂——坚果类。15 粒花生米或一小把瓜子中的油脂含量大约等于10毫升油。建议每日摄入限于10克左右,并计入总能量中。

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减少油的摄入量:

1.烹饪时控制油量。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建议选择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减少油的用量。

2.选择低油菜品。在外就餐和点外卖时注意选择低油菜品,主动提出少油需求,合理点餐,避免浪费。

3.少吃油炸和高油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品。

4.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宜选瘦肉,每人每周畜肉摄入不超过500克。

食疗运动、穴位调养防治血管疾病

中医将血管疾病归为胸痹、中风、眩晕、头痛等范畴,认为心脑等脏器血管疾病是脏腑、气血、阴阳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梁东辉教授表示,中医治疗血管疾病不仅仅针对患处,而是全面调理人体各方面的功能,达到整体治疗的目的。中医防治血管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中药调理、情志调理、饮食调理、针灸调理、运动调理等。

中医食疗方

1.葛根粥

【材料】葛根粉2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20克葛根粉和50克粳米放入砂锅,加一升水,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黏稠。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降压、保护血管。

葛根有“千年人参”之美誉,含有多种对心血管健康有利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异黄酮、葛根素等,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等,被称为“天然血管支架”。

2.红曲粥

【做法】把粳米洗净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在火上,等水开后再加入红曲,用小火煮熬成粥后加入适量红糖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降压降脂、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

红曲被誉为“天然的他汀”, 可用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其中,以红曲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制品血脂康得到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推荐。

3.杞菊茶

【做法】将枸杞和菊花用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枸杞和菊花都具有清热明目、降血糖的功效,适量饮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糖代谢,维持血糖的稳定。

4.丹参山楂茶

【做法】:将丹参10克和山楂15克清洗干净后切成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将水烧开,然后文火煎煮15分钟左右,最后滤取汤汁,一天分两三次服用。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脂异常,扩张冠脉功能,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预防血栓。

穴位调养法:按揉丰隆穴

【穴位按揉】两手拇指用力向下按压揉之,以感酸胀为度,每穴按揉2~3分钟,每日2—3次。

【功效】丰隆穴是祛痰湿的一个要穴,位于小腿外侧,具体定位是犊鼻穴下8寸,胫骨前肌外侧。具有调节胃经和脾经等两大经络的作用,有助于调节血脂。

中药熏洗沐足:高血压足浴方

【药材】桑叶、桑枝各 15 克。

【功效】清热平肝,清肺润燥。适用于高血压病引起的头晕、失眠。

【用法】将桑叶、桑枝加水煮30分钟,水温适宜时进行足浴,每日25分钟以上。

中医传统运动: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气功,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属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适中、干预过程安全,可降低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发挥心身同治的作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黄曾艳、卢钰仪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