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举行产教融合合作协议签约、园区揭牌活动。通过多方共建招商引资一体的产业孵化和投融资引导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举是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大学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战略合作协议,促进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和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产教融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汇聚各界优势资源,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当天,中央财经大学大湾区(黄埔)科技园、中央财经大学大湾区(黄埔)科技金融产业园揭牌启动。21家湾区优质企业与研究院签署产教融合合作协议,4家企业与研究院签署园区入驻意向协议,10家企业与研究院签署园区平台服务协议。
中央财经大学大湾区(黄埔)科技园、中央财经大学大湾区(黄埔)科技金融产业园由研究院与中财大科技园(北京)有限公司、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广州开发区人才教育工作集团、广州开发区企业上市和新三板发展促进会、广州开发区上市企业联合会、广州市黄埔区金融业协会共建。
研究院将依托园区,与共建单位一同打造招商引资一体的产业孵化、投融资引导平台,为广州开发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落地成长提供辅助和支持。围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特别是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汇聚各界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高地,充分发挥产业孵化功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平台,引导国内外知名投融资机构入驻相关科技金融产业园,吸引和培育各类金融科技企业入园孵化,助力广州市高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化;同时,搭建财经中介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企业成长、管理咨询、财务会计服务、税务服务、投融资顾问、财经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科技园、科技金融产业园的启动落地,不仅是研究院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研究院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梁勇在致辞中表示,被誉为“财经黄埔”的中央财经大学与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的黄埔强强联手,奏响了中财大融入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强音,研究院将不断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将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结合起来。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海鸥表示,研究院是中央财经大学与广州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新型科研机构,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才引智、实施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中央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中财的校友圈文化,聚是一团火,这种人文基础,以及专业人才的聚集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园区签署服务平台协议的企业,北京银证大通国际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弘康表示,他和团队将有针对性地帮助有需要的入园企业,将切身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中,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业界导师、企业成长导师受聘
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9月,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以经济管理领域理论研究、政策咨询、高端人才培养和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为重点,开展产教融合、跨学科、复合式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承接相关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平台。目前已圆满完成2021级学生的全程培养,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9.21%。
当天举行了中央财经大学产教融合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业界导师和中央财经大学大湾区科技园、科技金融产业园第一批企业成长导师聘任仪式,共有23位业界导师和8位企业成长导师受聘。
中央财经大学产教融合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采取双导师制,除学校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学校老师担任学术导师外,研究院再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业界导师。研究院此前已经聘请了60 多名各领域专家担任业界导师,业界导师来自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中具有很高学识、丰富经验和奉献精神的专家,将为学生提供更实际工作经验与帮助。企业成长导师将对园区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在企业成长、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涉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事项进行指导,并分享企业管理经验和心得。
“金融人才的培养,是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重要途径。”受聘业界导师的银河证券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史楠表示,作为校外导师,她不仅会传授知识和经验,更将担负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责任,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和接触真实金融市场的机会,也能为企业输送更多具有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金融人才。
当天,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还应邀就新质生产力作专题报告。他以“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切入点,从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三个方面阐释了新质生产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强调法治保障体系的强化、产权制度的优化、市场机制的完善、国际合作的推动等新质生产关系的完善是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来自政府、学校、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产教融合基地等各方代表共100余人出席活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焦婵娟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